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三    P 89


作者:李昉
頁數:89 / 150
類別:中國古代史

 

太平廣記 三

作者:李昉
第89,共150。
有一位讀書人家住在鄧州。一次,他到郡南去野遊,好幾個月沒回家。他的家裡人到一個占卜人那去算一卦,占卜人看著卦象說:「奇怪呀!我決斷不了,重祈禱一下。」禱告完了,改用龜卜,砍一塊龜板燒灼,說:「你們問卜的這個人,在龜卜的顯象中象似病了卻沒有病,好象死了卻沒有死。過了年,他自己會回來的。」果然過了半年,這位讀書人回到家來。說:「我進入山中的一個深洞裡,讓一種東西蟄了一下,象患了病,四肢不能動彈。腦袋昏昏沉沉的,象喝醉了酒。後來,看見一個怪物從明處爬進洞裡,又返回去。過了好一會兒,又來了,一直爬到我身邊,伸出脖頸貼近我的嘴和鼻子。我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巨龜。停了約喘十口氣的工夫才離去。」家裡人將當時問卜的情形告訴給這位書生,書生算了一下時間,正是在他見到巨龜的時候,家裡為他占的卜。

卷第二百十八 醫一



  
華佗 張仲景 吳太醫 句驪客 范光祿 徐文伯 徐嗣伯 腹瘕病 李子豫 徐之才 甄權 孫思邈 許裔宗 秦鳴鶴 盧元欽 周允元 楊玄亮 趙玄景 張文仲 郝公景 崔務

華佗

魏華佗善醫。嘗有郡守病甚,佗過之。郡守令佗診候,佗退,謂其子曰:「使君病有異於常,積淤血在腹中。當極怒嘔血,即能去疾。不爾無生矣。子能盡言家君平昔之俧,吾疏而責之。」其子曰:「若獲愈,何謂不言?」於是具以父從來所為乖誤者,盡示佗。佗留書責罵之。父大怒,發吏捕佗。佗不至,遂嘔黑血升余,其疾乃平。又有女子極美麗,過時不嫁。以右膝常患一瘡,膿水不絶。華佗過。其父問之,佗曰:「使人乘馬,牽一慄色狗走三十里,歸而熱截右足,柱瘡上。」俄有一赤蛇從瘡出,而入犬足中,其疾遂平。(出《獨異志》)

又後漢末,有人得心腹瘕病,晝夜切痛。臨終,敕其子曰:「吾氣絶後,可剖視之。」其子不忍違言,剖之,得一銅槍,容數合許。後華佗聞其病而解之。因出巾箱中藥,以投槍,槍即成酒焉。(出《志恠》)

【譯文】

三國人華佗,醫術高明。有一郡守得了重病,華佗去看他。郡守讓華佗為他診治,華佗退了出來,對郡守的兒子說:「你父親的病和一般的病不同,有淤血在他的腹中,應激怒他讓他把淤血吐出來,這樣就能治好他的病,不然就沒命了。你能把你父親平時所做過的錯事都告訴我嗎?我傳信斥責他。」郡守的兒子說:「如果能治好父親的病,有什麼不能說的?」於是,他把父親長期以來所做不合常理的事情,全都告訴了華佗。華佗寫了一封痛斥郡守的信留下,郡守看信後,大怒,派捕吏捉拿華佗,沒捉到,郡守盛怒之下,吐出一升多黑血,他的病就好了。又,有一位極漂亮的姑娘,已經過了結婚的年齡,可是仍沒有嫁人,因為常期以來她的右膝,長了個瘡,不斷往外流濃水。華佗看過後,她父親問女兒的病情,華佗說:「派人騎馬,牽着一條慄色的狗跑三十里。回來後,乘狗身子正熱時截下狗的右腳,拄在瘡口上。」不一會兒,有一條紅色的小蛇從瘡口中出來,進到狗的腳中,那姑娘的病就好了。

又,後漢末年時,有人腹中長一結塊,白天黑夜疼痛無比。臨死時,他對兒子說:「我死以後,可以剖腹把那東西拿出來,看看到底是什麼。」他兒子不忍心違抗父命,於是剖腹,取出一個銅槍頭,約有三分之一升左右。華佗聽說後,就前去瞭解。華佗看完,從小箱子裡取出藥放在槍頭上,槍頭立刻化成了酒。

張仲景


  

何顒妙有知人之鑒。初郡張仲景總角造顒。顒謂曰:「君用思精密,而韻不能高,將為良醫矣。」仲景後果有奇術。王仲宣年十七時過仲景,仲景謂之曰:"君體有病,宜服五石湯。若不治,年及三十,當眉落。仲宣以其賒遠不治。後至三十,果覺眉落。其精如比,世咸嘆顒之知人。(出《小說》)

【譯文】

何顒有極高的識別人才的能力。當初,郡中少年張仲景來拜訪他,他對仲景說:「你考慮問題細微周到,但你的氣派、風度不太高,以後必成為一名良醫呀!」後來張仲景果然醫術超凡。王仲宣十七歲時來拜訪張仲景,仲景對王仲宣說:「你身體有病,應當服用五石湯,若不治療,到三十歲時,眉毛該脫落了。」王仲宣認為到三十歲還遠着呢,沒及時治療。到三十歲時,果然發現眉毛脫落。張仲景的醫術精深到這種程度,世人無不讚嘆何顒識別人才能力的神妙!

吳太醫

吳孫和寵鄧夫人。嘗醉舞如意,誤傷鄧頰,血流,嬌惋彌苦。命太醫合藥。言得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當滅此痕。和以百金購得白獺,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滅,左頰有赤點如痣。(出《酉陽雜俎》)

【譯文】

吳國的孫和寵愛鄧夫人,一次酒醉後揮舞如意,不意刺傷了鄧夫人的面頰,流出了血,鄧夫人嬌聲嘆惜疼痛不已。孫和令太醫配藥。太醫講,須用白獺骨髓、雜玉和琥珀粉末調配,可以除掉疤痕。孫和用一百兩黃金買來白獺,於是太醫配製藥膏。因琥珀用得過多,到傷癒時,鄧夫人左頰疤瘡沒有完全去掉,臉上留下一顆象痣一樣的紅點。

句驪客

魏時有句驪客善用針。取寸發,斬為十餘段,以針貫取之,言發中虛也。其妙如此。(出《酉陽雜俎》)

【譯文】

魏時有個句驪客人擅長用針治病。他拿來一寸長頭髮,截為十多段,用針把它穿起來,說是頭髮中間是空的,真是絶妙。

范光祿

有范光祿者得病,兩腳並腫,不能飲食。忽有一人。不自通名,徑入齋中。坐于光祿之側。光祿謂曰:「先不識君,那得見詣?」答云:「佛使我來理君病也。」光祿遂廢衣示之。因出針(「出針」原作「以刀」,據明抄本改。)針腫上。倏忽之間,頓針兩腳及膀胱百餘下,出黃膿水三升許而去。至明日,並無針傷而患漸癒。(出《齊諧錄》)

【譯文】

有位叫范光祿的人得了病,兩隻腳全都腫了,不能吃也不能喝。忽然有一人,不通報自己的姓名,徑直進入光祿的書房中,坐在他的旁邊。范光祿對來人說:「先前我並不認識你,怎麼到我這裡來了?」來人回答說:「是佛派我來治病的。」於是范光祿脫去衣服給他看。來人拿出針,在腫腳上行針。不一會兒,就在兩腳和膀胱的穴上進針一百多次,流出黃膿水三升多,他就走了。到第二天,范光祿沒有留下傷,他的病漸漸好了。

徐文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