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太平廣記 三    P 93


作者:李昉
頁數:93 / 150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李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太平廣記 三

唐高宗患風眩病痛苦不堪,頭暈目眩看不清東西。高宗召侍醫秦鳴鶴給他看病,秦鳴鶴看後說:「是風毒往上攻引起的,如果刺頭出點血就能好。」則天皇后在簾後面大怒道:「此人該斬!天子的頭上是出血的地方嗎!」秦鳴鶴磕頭請求饒命。高宗說:「給人看病,議談病情,按道理是不應該治罪的,並且我的頭非常沉悶,几乎不能忍受了,出點血不一定就不好。我決心已定。」高宗讓他給刺。秦鳴鶴刺唐高宗的百會穴和腦戶穴,並出血。唐高宗說:「我的眼睛能看見了。」他的話未說完,則天后在簾後行大禮,謝秦鳴鶴,說:「這是上天賜給我的醫師啊!」然後親自贈送絲帛、珠寶給秦鳴鶴。

盧元欽

泉州有客盧元欽染大風,唯鼻根未倒。屬五月五日,官取蚺蛇膽欲進,或言肉可治風,遂取一截蛇肉食之。三五日頓漸可,百日平復。(出《朝野僉載》)

又商州有人患大風,家人惡之,山中為起茅舍。有烏蛇墜酒罌中,病人不知,飲酒漸差。罌底見蛇骨,方知其由也。(出《朝野僉載》)

【譯文】



  
盧元欽客居泉州,患了痲瘋病,只有鼻根還未爛掉。正值五月五日,醫官拿着蚺蛇膽正要給他吃,這時有人說,蛇肉可以治痲瘋病,於是取一段蛇肉給他吃,吃了三五天後,病漸好轉,百日以後就完全好了。

又,商州有人患痲瘋病,家裡人討厭他,在山中給他蓋了茅舍,他一個人住在那裡。有一條黑蛇掉進一個小口大肚的酒罈子裡,病人不知道,飲壇中酒後病漸漸好了。後來在壇底發現蛇骨,才知道是因為喝了蛇浸泡過的酒的緣故。

周允元

則天時,鳳閣侍郎周允元朝罷入閣。太平公主喚一醫人自光政門入,見一鬼撮允元頭,二鬼持棒隨其後,直出景運門。醫白公主,公主奏之。上令給使覘問。在閣無事,食訖還房,午後如廁。長參典怪其久,思往候之。允元踣面于廁上,目直視不語,口中涎落。給使奏之。上問醫曰:「此可得幾時?」對曰:「緩者三日,急者一日。」上與錦被覆之,並床舁送宅。止夜半而卒。上自為詩以悼之。(出《朝野僉載》)

【譯文】

武則天時,鳳閣侍郎周允元朝中議完事後,到閣中。這時太平公主傳喚一位醫生從正光門進宮,正看見一鬼摘周允元的頭,兩個鬼手裡拿着木棒跟在他的後邊,一直走出景運門,醫生把這事告訴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把這事稟報了武則天。武則天命給使去察詢。周允元在閣中無事,吃完飯回房休息。午後上廁所,長參典奇怪他去的時間長,想到這兒,就去廁所看他,只見周允元面向前撲倒在廁所裡。參典扶起他,他眼睛直視不說話,口中流涎水。給使把這情況奏明武則天,武則天問醫生說:「他這樣能堅持多久?」醫生說:「慢了三兩天,快了就一天。」武則天拿被給他蓋上,派人連床抬着送回住處,到半夜他就死了。武則天親自作詩悼念他。

楊玄亮



  
久視年中,襄州人楊玄亮年二十餘,于虔州汶山觀庸力。晝夢見天尊云:「我堂舍破壞,汝為我修造,遣汝能醫一切病。」寤而說之。試療無不癒者。贛縣裡正背有腫,大如拳。亮以刀割之,數日平復。療病日獲十千。造天尊堂成,療病漸漸無效。(出《朝野僉載》)

【譯文】

武則天久視年間,襄州人楊玄亮,當時二十多歲,在虔州,受汶山觀僱用,在這裡做工白天睡覺夢見天尊對他說:"我的房屋已破舊不堪,你能給我重新修造,我使你能醫治一切病。玄亮睡醒後很高興,試着給人治病,沒有不好的。贛縣有位裡正,背部有拳頭大一塊腫留,玄亮用刀割下,幾天以後就好了。玄亮給人治病每天可得錢十千。待他為天尊修造好了廟堂,再給治病,漸漸無效了。

趙玄景

如意年中,洛州人趙玄景病卒,五日而蘇雲。見一僧與一木長尺餘。教曰:「人有病者,汝以此木拄之即愈。」玄景得見機上尺,乃是僧所與者。試將療病,拄之立差。門庭每日數百人。御史馬知己以其聚眾,追之禁左台。病者滿于台門。則天聞之,召(召原作追,據明抄本改)入內。宮人病,拄之即愈。放出,任救病百姓。數月以後,得錢七百餘貫。後漸漸無驗,遂絶。(出《朝野僉載》)

【譯文】

武則天如意年間,洛州人趙玄景病逝,五天後又復活了。他說:「我看見一個和尚,他給了我一根長木,有一尺多長,他告訴我說‘有患病的人,你用它觸一下病人,病立刻就好。’」趙玄景看見幾上有一隻長尺,正是和尚送給他的。他試着用它治病,觸病人,立刻就好了。消息傳開,人們紛紛來找他,每天有幾百人聚在他門前等待讓他治病。御史馬知己認為他是聚眾閙事,逮捕了他並把他囚禁在左台,患者又聚集在左台門前。武則天聽說了這事,召趙玄景進宮。宮人有病。他用尺觸病人,病人立刻就好。武則天放他出宮,任由他為百姓治病。幾個月以後,趙玄景得錢七百多貫。後來漸漸不靈驗了,就再也沒有人找他治病了。

張文仲

洛州有士人患應病,語即喉中應之。以問善醫張文仲。張經夜思之,乃得一法。即取《本草》,令讀之。皆應,至其所畏者,即不言。仲乃錄取藥,合和為丸。服之,應時而止。一雲,問醫蘇澄雲。(出《朝野僉載》)

【譯文】

洛州有位讀書人患了應答之病,每次說話,喉嚨中就應答一聲,這位讀書人去問懂醫術的張文仲。張文仲經過一夜的考慮,想出一個辦法:拿《本草》一書讓患者讀。所讀的,喉嚨中全都有應答之聲。讀到它害怕的藥名時就沒有應聲了,於是文仲就把那味藥先抄錄下來,然後配製成丸劑,讓患者服用,應聲當時就止住了。還有的說,那書生是找蘇澄雲看的病。

郝公景

郝公景于泰山採藥,經市過。有見鬼者,怪群鬼見公景,皆走避之。遂取藥和為殺鬼丸,有病患者,服之差。(出《朝野僉載》)

【譯文】

郝公景在泰山採藥,回來時經過集市。有一個能看見鬼的人,奇怪群鬼看見郝公景全都逃離而去。於是這個人向郝公景討來草藥,製成殺鬼丸,有患邪病的人,服用後就好。

崔務

定州人崔務墜馬折足。醫令取銅末,和酒服之,遂痊平。乃亡後十餘年,改葬,視其脛骨折處,銅末束之。(出《朝野僉載》)

【譯文】

定州人崔務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腳。醫生讓他拿來銅末。用酒和了給他服用,他的腳就好了。崔務死後十多年,遷墳另葬,看見他脛骨折損的地方,用銅末束着。

卷第二百十九 醫二

周廣 白岑 張萬福 王彥伯 李祐婦 元頏 梁革 梁新趙鄂 高駢 田令孜 于遘 顏燧

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