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石遺室詩畫    P 86


作者:陳衍
頁數:86 / 176
類別:文學評論

 

作者:陳衍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石遺室詩畫

云:「面面看山盡不同,澗迥崖斷忽相通。直教眼腳爭猜度,到此方知造物工。」
沈濤園近有《由戒壇至潭柘》六絶句,末首云:「松陰中著一亭閒,捫腹逍遙散步還。五月行人不知暑,拖綿帶夾聽潺潺。」亦誠齋體。
一一、暾谷有《戊戌元日江亭即事》云:「倚闌雲起亂鴉呼,黯黯西山望未無。乍入閻虛催夕景,還連風色落平蕪。主憂避殿當元日,臣職操兵見嗇夫。如我閒官神所笑,何祥欲問自疑迂。」此首乃是年元旦日蝕,暾谷偕友人詣江亭觀音大士問簽作者。相傳籤詩中有巴、蜀、湘、閩等字,含有四章京被禍語意,當時固不覺,而詩中「主憂避殿」、「臣職操兵」各語,詩讖分明,已見圍攻頤和園、孝欽訓政、景帝禁處瀛台諸兆,亦奇矣哉。
一二、又《直夜》云:「鳳城六月微涼夜,省宿無眠思欲彈。月轉觚棱成曙色,風搖燭影作清寒。依違難述乎生好,寂寞差欣咎眚寬。身鎖干門心萬里,清輝為照倚闌干。」《呈太夷丈》云:「聞命書思既竭才,池亭起早獨徘徊。寒生曉夢知方雨,雷轉秋陰喜漸開。救偽未妨行督責,乘時自合仗雄才。先生平日吾師事,試問如何區畫來。」此二詩,暾谷參與新政時所作,去被逮不及十日,暾谷為章京纜十日而難作也。詩意清淒,似雲棲謁蓮池大師塔之作,而跟臘不寧處過之。曰「無眠」、曰「思欲嬋」、曰「依違」、曰「差欣咎眚寬」、曰「既竭力」、曰「猶徘徊」、曰「如何區畫」,其自知力小任重,自憂自危者至,而已不得脫也。「身鎖」二句,思其婦;「寒生」二句,尚望事機可轉。
言為心聲,哀哉!
一三、暾谷頗事冶遊,後識孟德後人,歡場中時有身世之感。《與石遣丈大興裡飲罷,過宿有嘆》云:「往日矜誇一任護,遠來共醉事殊難。高樓罷酒天初雨,短榻挑燈夜向闌。流落傾城同一嘆,忖量終歲得多歡。
此懷恐逐晨鐘盡,留遣迴腸報答看。」是夜座中所述,矜奇傲詭,又足淒斷。
一四、壬子後,堯生自滬歸蜀,寄居重慶,幾陷不測。又次年歸榮縣,憂患離索之餘,愈視友朋如性命。寄詩多首代書,使余分致諸故人,語意沈痛,皆從肺腑中進出,非薄俗輕雋之子所能勉托也。《得癭公書,識京華故人消息,喜極志感》云:「燈下欣如聚故人,經年南北斷知聞。


  
苦吟健飯陳無己,行乞枯僧楊子云。惟汝梁鴻妻共廩,有人王霸子成群。獨憐老跨耕牛者,強唱農歌媚細君。」
此首總憶諸故人,而真摯之情已不同尋常矣。三句謂余,四句謂楊昀谷,六句謂畏廬,七八句謂曾剛甫。《上任公》前四句云:「無名死近不才身,一發餘生賜老民。寡識送將彌處士,反騷留得楚靈均。」即言癸丑重慶之亂,有假托君名肇事者,幾被連及,任公諸人營救乃白也。「《反騷》」用得有趣。《知昀叟近狀百感作寄》云:「並無歸路到禪關,獨影棲棲燕市間。講肆為生通馬隊,歲寒留約斷巴山。


  
佳兒已解應官未,舊侶同嗟得食艱。莫唱秋墳聊近酒,老來還泊落星灣。」首二句言昀谷‧禪寂,而未得安身立命之地;三句謂掌教知事傳習所;四句謂昀谷四川郡守,終未到省。《墊庵為農戲寄》云:「老去多牛號乃公,全家力作畝南東。
半生識字千天怒,八口占星盼歲豐。留命桑田休問海,傳香麥隴自聞風。杏花菖葉陂如鏡,椎髻相看一笑中。」剛父官度支部十餘年,至左參議,積廉俸至萬餘金,亂後不欲復仕,盡以買天津軍糧埕之田,乃斥鹵不堪耕種者。
堯生微聞之而未知其詳,中四句云云,若尚有收成之望也者,然「占星」、「傳香」,已近望梅止渴矣。憑石遺奇海藏樓云:「前歲曾吟鄭君裡,櫻花紅白閉禪關。悠悠世事憑翻覆,落落詩流倦往還。誰識心雄萬夫上?無窮事在一樓間。
未來天地從君卜,大海潮頭壁立山。」《懷畏廬叟》中四句云:「一飽一饑留命在,
古心古貌立人間。遣民汐社偕陳鄭,列國虞初鑄馬班。」《寄叔海先生》末四句云:「我歸故里如覊客,人指中華剩酒徒。
幸入青山無片屋,免教賣婦貼官租。自註:國民供億之苦,財政貴人不知也。」而讀之使人累欷者,莫如《讀石遣室詩話記慨》云:「故人各各風前葉,秋盡東西南北飛。今日長安余幾個?前朝大夢已全非。
一燈說法懸孤月,五夜招魂向四圍。當作《楞嚴》干偈讀,老無他路別何歸?」《又上石遺叟》云:「我自入山無出理,計難相見只相思。長安如日行不到,前歲傳書今始知。數畝陶江應有宅,一貧匡鼎坐談詩。
因風夜下啼鵑拜,並訊人間老帝師。一老無他路」句、「我自入山。三句,真沈痛矣;“一燈說法。二句,括余十數卷詩話中許多議論、許多生死交情。
沈摯心思,出以深透筆力。余既報以五言二首,君復寄數詩,乃令大兒聲暨代報一律云:“真詩直遣千回讀,補盡書中不盡詞。已共林花驚聚散,各憑尊酒自維持。(與堯生共有尊中之好。
)篇篇急就翁差放,字字艱辛子獨知。來詩有三首,專論《石遺室文》。五夜一燈萬里路,互招魂魄續交期。」尚深至,為余所欲言也。
一五、胡瘦唐作詩不如堯生之多,而興來亦復不能自休。余最喜其《游西山絶句》二十首,惜無其稿矣。有《題吳吉士秋林讀書圖長句》一首,論咸同以來朝士學派,致慨於新學之敗壞舊學,頗跌宕可喜。詩云:「毅皇中興盛文彥,京朝學派凡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