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石遺室詩畫    P 106


作者:陳衍
頁數:106 / 176
類別:文學評論

 

石遺室詩畫

作者:陳衍
第106,共176。
徒增風樹傷。三失愧皋魚,惻怛摧中腸。”鳴鳥念同群,飛花戀故枝。感彼同心人,索居慘不怡。
弱冠吟《秋柳》,塗抹挾清詞。王丈笛樓太守垂謬賞,雅才許言詩。少擬漁洋《秋柳》詩,丈兄而激賞。悲秋發清嘯,一見湯生寄。
歲生追士曾佑君,有《鄂州秋感》詩。藻思瀹冰雪,靈根探天池。朱鶴唳雲端,鵬搏思怒飛。各有萬里志,燕雀彼何知。
談天識鄒衍,沅帆參事代鈞。被服光陸離。形勝攬域外,九洲環瀛裨。卷舒入尺素,縮地言非欺。


  
君譯印 《中外輿地全圖》,志大願宏,未竟業而卒。奇想排閭闔,陋論一映吹。正名辨┆同,商榷得良規。(余撰《海國輿地釋名》,以稿就正,君允為作序,未果。

乖離視參商,畹晚曜靈馳。一瞬忽干齡,惕茲朝露曦。嘉卉有榮瘁,華月有圓虧。
存亡亦偶然,觀化奚足疑?末契托金石,曩游眷芳菲。他時過南樓,聞笛有餘悲。”
源本蕭選,妥帖排募,即以序中「常侍思舊」二語移贈何如?至感徒增愴,非張南樓,君已自言之矣。
三、畏廬近游江南回,囊中出新詩數首,曲折取勢中,意頗貫注,錄其一首最佳者。《下關寓樓望鍾山隱然,欲訪蘇堪故居未果;即題其集》云:「望裹鍾山勢鬱蒼,卻從月下想濠堂。欲尋前跡無三里,別構高樓已十霜。溪水還留曾照影,櫻花久作避人香。


  
善夫慣吐酸心語,那復酸心似海藏。」
四、偶過仲毅,談貞長詩,以《過恕齋故居》一首為最工,次則《夜過海藏歸紀所語》一首。《過恕齋》云:「故人築宅臨道邊,我亦居此曾三年。明明七載同所止,吳風楚霧心茫然。西山昨日成新阡,一棺戢身碑有穿。
園中花木皆故物,衛公戒子悲平泉。人間一事猶掛眼,當日屋成君病眠。憂時憤俗復強出,老守一轍無他遷。翦除豪猾奮彈戮,時論百喙稱其賢。
惟清與介君可信,宮府不通繪與箋。國門再入騰謗譽,言有不用憂悄悄。鳴笳建纛送還鎮,我時竊嘆君難全。牙兵日橫柄潛奮,崇朝禍發張空眷。
古來覆敗類如此,為之者人成者天。江聲東流日夜急,君胡負此清泠淵?黃州鼓角不可聽,別語雖秘人能傳。戶庭重過見寒月,榆柳已老無鳴蟬。迥車腹痛在何日?我今躑躅來門前。」題系《夜從靜安寺遄歸,過恕齋故居,聞恕齋昨日葬西山矣;感賦。》恕齋,故武昌督部也。此詩之工,在能抑絶蔽掩,如老泉之稱退之者。貞長雖故者,無失其為故,然「賢」韻、「鴦」韻是實語,「園中」三句、「黃州」二句,必實語矣;「淵,,韻包括古今多少人:“全」韻吾於匐齋亦云然。
《過海藏》云:「海雲斂月涼生芒,栝竹影地森成行。馬蹄蹴踏若翻水,但惜損此寒瓊光。打門夜半撼鄰睡,主人延客先下堂。兼旬再見已足喜,況能坐對秋宵長。
主人論詩得真理,近稱米氏推歐陽。上規韓白許永叔,出以簡淡非尋常。老顛落筆不局曲,意境往往齊蘇黃。前聞“沈侯」語「夏五」,文字不可輕其鄉。
此言當為永叔發,我意若合衡與量。嘉‧元‧在何世?縱有作者人謂狂。明星耿耿天作霜,我歸所止神旁皇。人間俗淪成嗤點,段拂豈果師元章?”蘇堪舊曾標舉永叔,損軒亦甚喜之。
後蘇堪復稱米老,余所常聞。「沈侯」殆指子培,「夏五」殆指劍丞。子培舊服膺山谷,所謂「不可輕其鄉者」,當指山谷。歐陽似非其所喜。
段拂,南宋初官至執政。 五、散原諸子多能文辭,余贈師曾詩,所謂「詩是吾家事,因君父子吟」者也。師曾近作,真摯處幾欲突過乃父。其弱弟彥通,則巾角搔頭,與師曾鬃鬃有須者迥不相侔。
素工長短句,近亦偶為詩,《無題四首》之三云:「端是天人玉儼臨,酒懷蘭語蕩靈襟。閒詞獨服焦延壽,字字幽馨出《易林》。」「王母旌旗鎮上宮,黃河天瀉玉琿琮。中原靈氣今朝盡,輸與雙成住碧峰。」「平生風雨不言愁,一度尊前意卻休。仍是惠休多慧業,三生平白夢揚州。」《梁溪曲四首》之三云:「曲罷真能服善才,十年海上幾深杯。不知一曲梁溪水,多少桃花照影來。」「休言滅國仗鬚眉,女禍強於十萬師。早把東南金粉氣,移來北地奪胭脂。」
「監痕紅似小紅樓,似水簾攏似水秋。豈但柔情柔似水,吳音還似水般柔。」有序,言:「自前清末年,京師南妓最盛,皇室貴冑,無不惑溺,遂以苞苴女渴亡國。而梁溪亦成北來南去之李師師」云云。
作此種詩,卻有名貴氣。
六、吾鄉小西湖有宛在堂,在水中央,小孤山開化寺之旁,明高澱傅汝舟
創以祀明以來詩人林子羽諸先生者也。堂三楹,堂前老藤一架,百餘年物,廣庭雜蒔花木,若芭蕉、紫薇之類,繚以低粉牆,牆以花磚疊成方空,可望湖光。自明至清同光間,屢有興廢,所祀詩人屢有附益,則為林子羽、王孟揚、傅木虛、高宗呂、鄭善夫、謝雙湖、謝在杭、陳叔度、趙十五、葉台山、曹石倉、徐幔亭、
徐興公、黃莘田、楊雪椒、林范亭、劉芭川十七先生。歲以寒食重陽,具酒餿祭焉。光緒間堂久不修,漸以傾塌,又疊遭大水,遂圮。余偶歸里過之,惟見臨桂朱桓所書匾額,尚庋開化寺客堂中。
黃莘田先生所書葉文忠詩句楹聯”桑柘幾家湖上社,美蓉十里水邊城”者,已不復見。藤花亦委地枯盡矣。癸丑裡居數月,與何梅生、王又點、龔塵諸人為觴詠之集。一日集林雪舟寒碧樓下,謀修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