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石遺室詩畫    P 126


作者:陳衍
頁數:126 / 176
類別:文學評論

 

石遺室詩畫

作者:陳衍
第126,共176。
仙霞插霄漢,天險此其亞。」《哭母》詩長,未錄。 二五、寧化李元仲世熊,明末清初人,黃石齋先生弟子,與易堂九子中彭躬庵先生交最摯。所著《寒支詩文集》行世已久。
文學孫樵、劉蛻,記、序各體,多近纖仄。然如上石齋先生諸書、《擬閩督院與海上書》、《呈郭令君詳免衛官書》、《回詳丁方伯揭》、《答彭躬庵書》,以及碑誌傳略諸作,皆可追孫可之、杜牧之集中之雄俊者。詩造語纖澀,似元人之學長吉,時復與黃石齋、倪鴻寶相彷彿。明末風氣,大抵然也。
其《檢寒支集》云:「灑酒烹蔬自祭詩,騷宗雅系嗣無兒。新編突兀如《天問》,六代三唐彼一時。」此其最文從字順者。自言其所作奇崛如《天問》,六代、三唐,另是一時體格,皆所不屑為也。
二集詩諧適者尚多。《九日懷人》云:“雲飛木落見秋哀,痛飲豪吟不可裁。此酒應澆高士墓,短歌自勸菊花杯。伊人一水霜葭渺,九日千年壘塊來。


  
天外寄愁真未盡,何時知己共登台?」
二六、伊墨卿先生,世重其字,而罕稱其詩。著有《留春草堂詩鈔》七卷,近體筆情娟秀,而時時喜作雄邁渾成語。如《鄒縣謁孟子祠》云:「功不下神禹,
象真同泰山。」《端硯》云:「磨人自是同磨墨,正筆應知在正心。」《榮澤渡河》云:「濤聲暮走鴻溝界,野色秋高廣武原。」《武勝關》云:「天低鄖子國,
雲沒楚王台。」《沅水》云:「湘夫人枉思公子,屈左徒空弔賈生。」《題登岱圖》云:「一杯東海水,九點齊州煙。」《六如亭》云:「因依玉局三生後,縹緲陽台一夢中。」《看牡丹》云:「李白詩邀妃子笑,姚黃花損相公名。」《花朝》云:「歸雁帶將春信早,疏鐘聽到雨聲乾。」對句由「晨鐘雲外濕」翻出來。
《戲呈劉石庵先生》云:「半世塗鴉鬢欲班,平生惟服謝東山。幾回欲試撥監法,
仍恐書遭批尾還。」娟秀句如《青草塘》云:「一士袍同色,荒陂水有聲。」
《寓樓對酒》云:「桃花春色好於馬,竹葉雨香濃到杯。”《再游西溪》云: 「重來人狎前溪鷺,枯坐心成九夏冰。」《赴郡憶梅》云:「一樹半開人便去,昨宵孤立鶴猶猜。」《宿倚山樓》云:「南鬥白生無月夜,佛桑‧發落花天。」《奇胡茂甫》云:「年年春草雕青鬢,樹樹梅花亂白雲。」《十七夜月》云: “自然光略損,敢厭上來遲。」


  
二七、余舊作《西湖雜詩》有云:「湖心亭是廣寒宮,月湧樓台入太空。比似洞庭波萬頃,君山也占水當中。」後讀伊墨卿先生《西湖寓樓看雨》,云: 「湖心亭子微茫裹,聊當君山一點看。」前人已先我言之矣。

●卷二五


一、‧庵太保詩多有本事可資史料者。如《吳柳堂御史圍爐話別圖,為張仲昭侍讀題》云:“侍禦席藁爭失刑,一斥歸臥蘭山陘。當年廷議孰主者,斫伐直木新發硎。(廷議成祿罪名,疏稿已具。
醇賢親王后至,袖一稿,以牽合天時、刺聽朝政請譴言者。泉愕然。某公奮筆署奏曰:『王爺大,中堂小,我從王爺。』
遂以上。于通政凌辰、王理少家璧疏爭不得。)寧期再出殉龍馭?秦良衛史公所型。同時四諫接踵起,欲輓清渭澄濁涇。
曉曉牖戶及未雨,綱紀之正先朝廷。角弓翩反局一變,竄謫流散隨春星。忌醫廿載藥籠盡,疾亟永命尊稀苓。抱薪止沸國卒斬,騷魂九死誰能瞑?我交侍禦恨已晚,衰涕猶為同宗零。
談詩說鬼再寒暑,
語謂踏田盤青。(侍禦以初元起廢,丁丑夏間即相過從。詩孫記為戊寅,誤矣。
其輓圭庵聯云:『是國家有用人,君不長年我偏壽;為親朋輒作惡,別猶難遣死何堪。』圭庵蓋已謁假而病作也。侍禦死之前,嘗語人將游盤山,故其上陵不歸,
家人猶疑在田盤也。)張侯居廬更嘆逝,攤卷百感鰥鰥醒。薊祠既成次故宅,去後還往餘風螢。橫街每過輒掩袂,矧對遣墨憑精靈。
黃童死孝骨早朽,卷中有《陶樓再同父子題作》。肯念桑海吾伶仃。藏書掠篇獨脫此,呵護無亦關冥冥。
蕢齋藏書被兵掠奪殆盡。長言追記慰明發,永寶手澤揚余馨。”仲昭,簣齋子,末故雲。「故宅」、「橫街」句,謂吳柳堂故宅在南橫街,仿楊椒山故宅例,
以祀柳堂,門前有扁額也。
二、近見黃晦間近作兩首,筆意蒼老,亟錄之。《晚過社稷壇遲癭公不來遂成此作》云:「蒼然栝‧百杉松地,得與遊人生夕涼。六月將秋仍病暑,眾囂宜Η一澆腸。晚來棲息能相過,舉國劬勞自未央。
到此不無林木嘆,士夫名節獨尋常。”《晨過社稷壇將夕乃歸》云:“國事身謀兩不言,朝暾來此對風軒。經秋樹似陳人在,委地枝為眾鳥屯。已著霜花近重九,舊過茶社有寒暄。
余懷今日都消盡,坐待林監照暝昏。」
三、吾鄉鄭無辯布衣容,有《無辯齋詩》一卷,甚清真。余曾為作敘,恨其老守鄉裡,不肯出遊,詩境為眼界所局。近余自都歸里,復出詩數十首,請為去取。別將三年矣,詩境有進,多近誠齋、放翁,時入四靈,有雜之木庵先生集中幾不能辨者。
如《夏夜攜壯兒納涼作》云:「插花瀹茗又焚香,父子相攜作道場。忙者得閒時亦暫,晝雖恆熱夜彌涼。漫憂國少三年蓄,翻喜身無一藝長。淡薄門庭冷情性,不妨世我兩相忘。」《論詩》云:「性情早自絶于詩,無實何能欺小兒。不襲陳言填故事,腹中寒儉有誰知?」此首意有所指也。《游深山居園有感》
云:「門掩竟虛佳日過,園荒想見主人忙。老松不比閒花木,灌溉雖疏亦自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