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五虎平西    P 89


作者:不題撰人
頁數:89 / 165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不題撰人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五虎平西

自從千歲爺到此之後,龐大師一連有十三封書信,要小官把千歲爺性命害了。只因我受過太師一點之恩,又難以推卻,只得將實言告明。」狄爺說。「就把本藩擺佈了罷,這有何不可?」王正說:「千歲,你何出此言?你乃當朝鐵石擎天柱,大宋駕海紫金山,立建多少汗馬功勞,保護大宋江山頂力之人。

小官焉敢做此無法之行,如若我依了太師之命,要陷害千歲,小官也不來實告了。」狄爺說:「如今你意見若何?」王正說:「太師今日來書一封,內說倘小官仍不下手害千歲,連着小官也要收拾了。」狄爺說:「如今他十三封書何在?」王正說道:「千歲,十三封書多是他來人帶回的,並無一字存留。」狄爺冷笑道:「龐洪,想你幾番害我,屢屢不成功,因何息不得此心,必要算計於我?可惜原書不存一紙,何作為憑!」驛丞說:“千歲,太師是個有主意的人,焉肯把書留在此處?小官當時見了一書延挨一次。

如今延挨不得了,所以小官告明此事,來日掛官逃走便了。」

狄爺聽罷搖頭說:「驛丞,你休得心煩。本藩思量一個妙計安穩你做官,何須逃走?」王正說:「千歲,只怕這件事沒有思算得來。」狄爺說:「若打算不來,本藩縱死何辭?」驛丞說:「千歲,你斷然死不得的,若千歲有甚差遲,如同大宋砍斷擎天棟柱,而且小官性命難保,妙計不過小官掛冠逃走的。」狄爺道:「王正,你休要逃走了。

龐洪原要算計本藩的,你且放心,待來日要打算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我命無妨,你安穩做官才是。」王正無奈應諾。此時狄爺無心吃酒,略用了幾杯,即喚收拾去。



  
說聲:「驛丞,你且去安睡罷。」王正領命去了,只有狄爺歸房獨坐,悶對銀燈,說:「龐洪啊,我到底與你何冤仇,你苦苦必要生心圖害於我,不畏上天!而且欺瞞君上,申同女兒惑迷聖上,倚着內助勢力作惡過多,罪盈滿貫,終然有日報應。但恐龐洪要害我,若有來書為憑,方能把他擺佈,如今就無憑證,說之無益。我若不死,他就要算計王正了,如何打算才好?」思想到煩悶不堪處,即抽身轉出房外,只見庭前月色如銀,天河雲淨無煙,少停孤雁高飛,鳴聲哀切。

狄爺對此淒涼之景,觸感愁懷,不勝悲煩。嘆聲:「龐洪,你今日害得我既不見君面,又不見母面,孤伶獨處,還不知母親懸望於我如何苦切。」恨想一番,虎目中不見英雄之態。

此時已是更敲三鼓,忽見天邊五彩祥雲靄繞,見遠遠雲端落下一位仙翁,呼喚:「賢徒,緣何在此傷懷?」狄爺一見,原來師父到來。弟子拜見,即請師父坐下庭前。王禪老祖開言說:「賢徒,前時為師差你到汴京助宋平西,做保國之臣,今日你被拘留此地,又見你怨氣衝天,至此為師特來點你。」狄爺說:「師父啊,一言難盡。

自別師尊以後,到京就與國家出力,志在朝廷立功勞。豈知出仕未久,卻被龐洪三番五次圖害於我。上年取得珍珠旗回國,聖上收入國庫已久,直至今年已有一載,聖上忽然傳說是假旗。此時弟子忍耐不住,觸撞朝廷,押出西郊斬首。

幸得姑娘救了,方免過刀之苦。今日問罪流徒此地,豈知龐洪又不容弟子。月餘之間連次十三封書付託驛丞,要害弟子性命,幸得王驛丞存心仁厚,將此說知弟子,立在進退兩難。我若不死,龐洪焉得能饒王正?所以弟子在此月下思量,猶疑不決。

未知怎樣處決這奸臣才好。」老祖聽了,微笑說:「徒弟,你不必過慮心煩,那龐洪父女氣數未盡,那裡處次得他?你今且聽我言,權為隱避。少不得西遼又復動于戈,此時仍要你督兵取得真旗回國,奏凱班師。以後天下平寧,龐洪父女權勢已盡,賢徒自此福祿叨天了。」狄爺說:「師父,那旗還有真的麼?」老祖說:「為何沒有的?」狄爺說:「真旗弟子未見過,未知怎生分別的,師父可知道否?」老師說:「為師說與你知罷,可謹謹記着。」就將真旗的式樣一一說明。狄爺謹記在心,且到日後平西試驗真旗。此是後話。

此時老祖取出靈丹兩顆,說聲:「賢徒如今與你丹丸兩顆,收藏身邊。」狄爺說:「丹丸後來如何用的!」老祖說:「你記而行,你且權為隱避,只宜四虎將與你母知道。切勿多泄一人。倘日後更有災難,為師再與你解救。」狄爺諾諾連聲,深深拜謝師父提攜指示之思,就把靈丹收藏下。王禪老祖說:「賢徒,為師去也。」即駕上雲端,狄爺跪在塵埃中翹首慇勤相送。祥雲復靄,仙師去了。

狄爺起來,想一回說道:「卻也好笑,本藩正在愁煩之間,忽然師父到來,說明真旗之妙處,又命我詐死埋葬,避奸權隱,且依計而行便了。」不覺滿懷愁悶頃刻已消了。又聽得更敲四鼓,即迴轉房中坐下,想來龐洪父女屈害忠良,本藩只道他報應生此了,豈知正在盛時之際,動他不得,只猶恐他害盡忠良,奸佞就得志,江山誠恐不安寧了。且罷,懮也懮不來的,成事不能強為,不必恨這奸臣了,且待後來報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