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禪真逸史    P 130


作者:清溪道人
頁數:130 / 202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清溪道人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禪真逸史

原來那日反亂之時,杜伏威恐禍貽親族,已令人分頭通報,盡皆棄家逃竄去了。只有杜應元之舅孔竅,遠房侄兒杜橛,避在城外山中,緝着被獲到官。孔竅供稱杜伏威令來福招引,欲同往黃河盂門山逃難等情。桑參將把二人下獄監候,複選步兵一千五百,委葉榮統領,星夜追至黃河渡口,助蔣太守剿賊。

蔣太守、俞福接見,設宴款待。葉榮細問賊巢虛實,蔣太守道:「賊首繆一麟連敗數陣,身中三箭,閉關不出,賊巢將破。近來添了一個賊將,不知何處來的,年方弱冠,十分驍勇。日昨交鋒,被俞將軍逼落水中,令軍士下水擒捉,反被殺傷。

不意賊將在水底將我戰船扳翻,盡皆落水,險些兒身葬魚腹。今幸將軍駕臨,必有奇策。」葉榮道:「看他山寨。不過一窪之地,況賊首殺敗,破之甚易。

雖有乳臭小寇,何足慮哉!」附耳道:「只須如此如此,賊巢指日可破。」蔣太守甚喜。當下葉榮傳令:「本部軍士,每一人要聲柴一束,初更取齊進發。」

此時眾軍打點齊備,盡皆銜枚,輕舟前進。二更盡,直抵黃河上岸,逼近木柵,數處堆起蘆柴,一面放火燒柵,一面擂鼓吶喊。關內嘍囉急放弩箭炮石,官軍愈加攻擊。嘍囉飛報寨裡,杜伏威知覺,忙披掛綽槍上馬,飛奔關前,只見木柵四圍皆已燒着。



  
杜伏威棄槍,披髮仗劍,口中念動真言。霎時月色無光,驟雨大降,卻是杜伏威運黃河之水,澆滅大火。眾官軍淋得衣甲透濕,無處藏身。少頃雨住,狂風大起,颳得眾人立腳不定,個個驚慌亂竄。

葉榮禁遏不住,也放馬落荒而走。後面喊聲大振,大隊嘍囉點起火把,簇擁杜伏威追出關來。葉榮回頭看時,追騎已近,平欺杜伏威年幼,不以為意,帶轉馬,舞刀接戰。杜伏威槍尖早到額前,葉榮躲閃不及,面中一槍,倒撞馬下。



  
杜伏威割了首級,驅嘍囉四下搜殺官兵,四鼓盡,收軍回寨獻捷。繆一麟鼓掌大悅,方信伏威英勇,前言果不謬也。有詩為證:

不識孫吳妙,徒知用火攻。

烈煙隨火滅,詭計已成空。

當夜俞福引本部官軍,駕數十隻大船,渡河接應。初時見火光競起,倏然又雨降火熄。少頃又見火光明亮,喊聲不絶;心下驚疑,催軍急急搖船前進。忽見水中逃命官兵,爬上船來,報說戰敗,主將已被少年賊將所殺。

俞福大驚,即駕舟轉回南岸,與蔣太守備言其事。合寨驚愕,不敢逼近寨柵,只將軍馬隔河遠遠圍困,緩緩攻打。

再說朱儉其一行人在飯店裡候了數日,眾好漢陸續來到,同至僻靜處照會了。朱檢查點人數,共一百三十餘人。正要覓船渡河,只聽見金鼓喧天,喊聲振地。朱儉驚問店主人:「這喊戰金鼓之聲,卻是何處?」店主道:「客官不知,離我這鎮頭五七里路,即是永寧關口。

黃河之中,有一強盜,姓繆名一麟,號公端,身長九尺,武藝過人,聚集千餘嘍囉,倚山傍河,創一大寨,打家劫舍,攔截客商,數年無人敢近。今因劫了鹿阝州知州的官船,知州一家盡被殺死,本郡太守蔣爺發軍征剿。這喊殺之聲,又是兩下交戰了。」朱儉聽罷大驚,心中暗想道:「正欲投奔繆公,不期與官軍交戰,怎生過去見得杜爺?」心內憂煎,且分付眾人密密四散藏頓,不可被人識破。

自卻離了飯店,沿河打聽消息。遠遠見官軍撐舟駕櫓,紛紛攻寨,朱儉只得在河岸盡頭楓樹下坐地,想道:「怎的得到寨裡,通一個信息也好。」當日不歸飯店,擠着命走到路口茅店裡,沽幾壺酒吃了,復到河邊探望。看看天色將晚,官軍撤圍四寨。

月色朦朧,朱儉獨自一個,在堤上走來走去,躊櫥不決,又不知到大寨有多少路程,又無船隻,不敢下河泳水。悶昏昏的再到楓樹下坐了一會,不覺酒湧上來,一覺睡翻在草裡。

卻說山寨裡每夜撥兩隻快船,差十個嘍囉輪班出來巡哨。當夜悄悄寂寂,把船搖近對河,聽得岸上大樹下打鼾之聲,諒來是官軍細作,輕步上岸,將朱儉綁了,扛下小船,飛也似搖過河來。到山下吹一聲哨子,伏路的嘍囉自來接應。朱儉兀自在醉中未醒,直待扛上岸來,方覺臂膊疼痛,問小嘍囉:「你們為甚事綁我到此?」嘍囉道:「不須多說,請你去山寨中見大王講話。」朱儉暗想:「這必是大寨裡巡風的了。」且不做聲,任他扛上山來。早有人報知寨裡,杜伏威升帳,叫押進細作來。杜伏威看見原來不是細作,恰是好漢朱儉,慌忙喚樓鑼開綁,引進後寨見繆公端。

朱儉將上項事細說一遍,又道:「急切裡要到大寨通個消息,卻沒門路,天幸得接診綁來見杜爺。」杜伏威道:「我正要着人接你眾人,不期官軍催戰,無暇及此。」朱儉道:「適見官軍勢大,將軍未可輕敵。」杜伏威道:「數日前曾和官軍對陣,被我殺一大將,砍死官兵無數。

但俞福等恃眾欺敵,一時未肯退兵。你眾人雖拚命欲來救應,這一二百人做得甚事?況且又無大將統領,怎生廝殺?我雖有法術,水面上難以施行。今有密書一封,煩你星夜趕到河東廣寧縣石樓山下張太公莊上,送與林澹然師太,如此如彼,盡在書中。速去速來,不可遲誤!此是要緊軍機,足下莫辭跋涉。」朱儉道:「將軍差遣,生死不辭。事不宜遲,即此便往。」杜伏威寫了書,取白銀五十兩,差兩個嘍囉掉船送出河港。朱儉從僻路上岸,沿河闖出大路,不分晝夜,努力奔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