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魏忠賢    P 73


作者:佚名
頁數:73 / 176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佚名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魏忠賢

老僧道:「害道豈盡在女色,凡有一念之邪,一事之賊,皆是欲。你可速回人世,以了俗緣,只是得志之時,少戒殺性,就是無量功德了。」進忠跪下道:「蒙師父救命,銜結難報;但此去資生無策,且又不成人道,還望師父收留。」老僧道:「此乃天數,非人力所致。你在此久留不得,我有一枝藥贈你,回去少濟目前。你從今厄運已去,後福將來。這一枝藥可治虛怯之症,不論男女五勞七傷虛損勞症,皆可治之。這一枝膏子藥,專治婦女七情六慾、憂愁鬱結,並尼僧、寡婦獨陰無陽之症。這一枝草藥,治一切跌打損傷並毒蛇虎狼咬傷,酒調一服即效。膏藥與丸藥俱有,只這草藥用完了,你須自採些去,將前三藥俱用絹袋盛着,各裝一袋。」又把了個藥籃與他,同他走到前山,照樣采幾顆與他看道:「此路望南去,一路俱有,不拘多少,采畢到前面那個高嶺上,有一池清水,可將此草到那池裡洗淨,揉去汁水,陰乾為末,酒下三錢,即愈骨損折者,三服即接完矣。但那池內有龍,須先拜禱,方可洗藥,切不可觸犯,要緊!你自去取,我在庵裡等你。」

進忠獨自採來,一路上觀看山景,真是萬壑爭流,千岩競秀,雲物周遭,溪山入畫,走一回嘆羡一番。采得籃中已滿,上高嶺一望,又別是一番境界了。只見:

半空蒼翠擁芙蓉,天地風光迥不同。

十里青松棲白鶴,一池清水泛春紅。

疏煙閒鳥浮雲外,玉殿瓊樓罨畫中。



  
誰道神仙不可接,赤城霞起此間通。

那嶺上果有一池,無多大,清澄徹底。進忠雙手掬起水飲了兩口,將藥俱洗淨了,揉去汁水,放在籃內,又濯了一會足,起身四下觀看了一會,竟忘了老僧之言,未曾祝告龍神。遂走到崖畔,見有一座石洞,都是碧綠的石頭,上面石乳滴下,垂有一二尺長,就如玉筍一般。正中一尊觀音像,進忠想道:「這高嶺上四無人煙,為何也琢一尊神像在此?」再近前看時,原來不是雕琢的,就是那石乳滴成的,眉目衣服,儼若雕成,善才、龍女、淨瓶、鸚鵡,件件皆精。進忠道:「正是天巧勝人工。」正打點回去,才走到池邊,只見池內一縷煙起,漸漸升起,初如一條白帶,次後如匹練懸空,頃刻間遍滿山頭,一陣大雨,鞭雷掣電齊來。只見:



  
雲生四野,霧漲八方。搖天撼地起狂風,倒海翻江飛急雨。雷公忿怒,倒騎火獸逞神威;電母生嗔,亂掣金蛇施法力。大樹連根拔起,深波徹底翻乾。若非灌口斬蛟龍,定是泗州降水母。

那雷轟轟烈烈,竟似趕着打來,進忠嚇得慌忙躲到觀音像後,只聽得雷聲專在洞門外響,連山都震動了。進忠只是叫:「菩薩救命!」雷雨下了有兩個時辰,漸漸雷聲高起,過了一會,雨散雷收,那嶺太高,上面水如傾崖倒閘一樣。又過了一會,日色才出,進忠才走出洞外,忽猛省道:「是了,忘卻老僧之言,定是龍王震怒。」復來池邊拜禱道:「弟子魏進忠,愚蒙小人,觸犯尊神,望恕弟子無知之罪。」又到觀音面前叩謝了。正要回去,抬頭看時,山間雲霧遮滿,不見來時路徑,想是雲還未盡。坐了一會,又起來望時,只見重山疊疊,一些路也沒有。四下尋路,止有東南上有條小路,卻又險峻,只得扳藤負葛,一步步望下爬。

捱到東嶺,遇見一處,兩山接榫,不得過去。

那接榫處卻只有二尺多寬,壁立而下,深有萬丈,底下水流如箭。論平日也還跳得過去,因是爬了半日山路,腳軟了,又見下面極深,心中又怕,兩腳抖顫,莫想站得起來,坐在山崖上喘了一會氣。

看看日已西去,正在着忙,只聽得遠遠有人言語,又等了一會,見對山上一個人走來,口裡唱着歌兒道:

破衲穿雲掛薜蘿,獨耽生計在山阿。

世情險處如棋局,懶向時人說爛柯。

只見那人頭戴遮陽箬笠,肩挑繩擔,腰插板斧,原來是個樵夫。進忠道:「行路的哥,救我一救。」那樵夫叫道:「你從哪裡來的,在這裡坐著?這澗沒多闊,跳過來罷。」進忠道:「爬了山路的,腳軟了,跳不得。」那樵夫將肩上扁擔拿下,擔在上面,按住一頭,拉著他手,才跳過來。那樵夫收過扁擔,進忠與他唱個喏。樵夫道:「你從哪裡來的?」進忠道:「嶺上下來的。」樵夫道:「這嶺壁萬仞,從未曾見人上去,你怎麼從上面下來的?」

進忠道:「我是採藥的,從前面山上誤走過這嶺上,因雷雨迷失了路,故從嶺上爬下來了。」樵夫道:「聞得上面有龍王,你可曾見麼?」進忠道:「沒有見,只見一池清水。」樵夫道:「你這往哪裡去?」進忠道:「我也不知路徑,只是有人家的去處,便好借宿。敢問哥,這是甚麼地方?」樵夫道:「這嶺下是居庸關,此嶺喚做摩天嶺,離關二十里向東去,也是個隘口。本該邀到寒舍宿,奈我又入山深了,你便依着這條小路走去四五里,就有村落了。莫走大路,恐遇遊兵盤詰。」進忠作揖,相謝而別。果然走不上三五里,山下露出幾個人家來。只見:

望裡雲光入暮天,柴扉幾處結炊煙。

昏鴉點點棲林杪,小犬狺狺吠短檐。

進忠走近人家,見一老者在門前札草餵馬,遂上前與那老者見禮道:「我是過路的,欲借府上一宿。」老者道:「這是緊要的口子,要盤查奸細的,你從何處來的?」進忠道:「我是個為客的,因在路上被小軍們搶去行李,望老爹暫借一宿,明早便行。」老者道:「拿文憑來看才能留宿哩。」進忠道:「文憑在搭褳內,俱被搶去了。」老者道:「沒文憑不留,恐是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