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白話散文集粹    P 148


作者:作者群
頁數:148 / 319
類別:白話散文

 

作者:作者群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白話散文集粹

周作人是「五四」時期提倡抒情性散文最力的作者,他的《美文》一文對於此類散文的創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收錄于《自己的園地》、《雨天的書》和《談虎集》中的抒情小品,寫得蒼勁古樸,舒徐自如,往往于淡泊之中顯出一股凌厲之氣,發生過不小的影響。但那些品賞草木蟲魚,沉溺于說理談玄的作品,卻流露出封建士大夫式的閒情逸致。
在文學研究會的作家中,朱自清也是一個重要的散文作家。他具有多種文字風格,像《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寫得綺麗纖□,情景交融;《荷塘月色》和《綠》,運用對於音樂和色彩的感受,進行巧妙的比喻和聯想;《背影》卻以白描的文字,勾畫了父子離別的淒切場面;《執政府大屠殺記》則是細緻曲折地描繪「三·一八」慘案的實況。朱自清在思想和藝術上作了嚴肅認真的探索,寫出過不少出色的小品散文,為中國現代散文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貢獻。
創造社的主將郭沫若,用一種激蕩和奔騰的情調,寫出了自己在人世的坎坷,控訴社會的罪惡,傾訴內心的悲憤,《星空》、《橄欖》、《水平綫下》等集子,所收入的就是這類作品。鬱達夫的散文具有更大的影響,《還鄉記》、《還鄉後記》、《日記九種》等篇章,詛咒醜惡的社會,渴望真摯的情愛,坦率地剖析着內心的苦悶與憤慨,寫得清新流暢和富有激情。他寫於30年代的《屐痕處處》、《達夫遊記》等作品,則又俊秀圓潤,富有神韻和氣勢,而且還表達出憎惡黑暗現實的沉痛和憤激的感情。
以「新月派」詩人聞名的徐志摩,他的散文在20年代也產生過不小的影響。這些作品直抒胸臆,較多表達了他作為自由主義者的思想情趣,藝術上刻意追求,注重鎚煉字句,但有的內容傷于輕佻,文字也因追求詞藻的華麗而顯得過度的鋪張繁複。他的散文,大都收入《落葉》、《自剖》、《巴黎的鱗爪》等集中。
「五四」以後,還興起了一種篇幅短小、更多地省略了敘事因素、同時又具有較多詩意的抒情性散文,即散文詩。許地山的《空山靈雨》是這類創作首次較大的結集,它抒發情懷,探索哲理,既執着人生、譴責黑暗,又懷疑現世、畏懼鬥爭,反映了當時某些追求進步與正義的知識分子,也有着軟弱和遁世的一面。在這之前,魯迅的《自言自語》、郭沫若的《我的散文詩》和劉半農的《老牛》、《曉》等篇什,都是散文詩創作的最初的嘗試。至于魯迅的《野草》,更是散文詩創作中的名着。


  
王統照當時寫的一些散文詩,也以激昂的感情打動過讀者。30年代從事散文詩創作的還有麗尼和陸蠡。
「五四」前後的散文創作,大都洋溢着反封建的思想感情,體現了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文學研究會的作家大都表現出了這種傾向,主張浪漫主義的創造社作家在這方面自然表現得更鮮明和突出。隨着社會主義思潮的不斷傳播和工農革命運動的逐漸高漲,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將個性解放的要求與對於社會主義的嚮往結合起來了。
「五四」新文化運動統一戰線開始分化以後,堅持反封建鬥爭的雜文創作依舊在前進着,1924年創刊的《語絲》(見語絲社)周刊,登載的文字就「大抵以簡短的感想和批評為主」(《發刊詞》),1925年創刊的《莽原》周刊,也是為了進行「『文明批評』和『社會批評』」,「繼續撕去舊社會的假面」魯迅《兩地書·一七》。除了魯迅之外,周作人和林語堂也是《語絲》的重要作者,圍繞着「三·一八」慘案等事件,他們也曾寫過一些很有思想鋒芒的雜文。但是與此同時,兩人也開始表現出妥協和自由主義的消極情緒。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許多革命作家向國民黨反動派的文化「圍剿」展開了英勇頑強的鬥爭,左翼或進步的文學刊物都重視刊登雜文,在當時還出版過一些以登載雜文為主的刊物。魯迅這個時期的雜文,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為了衝破國民黨反動派當局嚴密的文網,他不得不經常變換筆名,寫得較為隱晦曲折,雖是「帶著枷鎖的跳舞」《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卻說明他運用這一武器,達到了更加精湛、嫻熟的地步。
瞿秋白最早認識到魯迅雜文的重要意義,認為在「這裡反映着『五四』以來中國的思想鬥爭的歷史」(《〈魯迅雜感選集〉序言》),對於魯迅雜文的成因、特徵和社會作用,進行了精闢的分析。這一時期,他自己也寫了一些雜文,像《民族的靈魂》和《王道詩話》,就都是精粹的作品。郭沫若、茅盾、鬱達夫等,也寫了不少抨擊時弊的雜文。由於雜文創作在30年代的廣泛發展,從青年作者筆下湧現出不少成功的作品。


  
像唐□的《推背集》、《海天集》,寫得犀利勁遒;柯靈的《市樓獨唱》,寫得簡練深切;徐懋庸的《打雜集》,寫得質樸雋永,都為戰斗的雜文創作增添了光彩。
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之間,出現了一批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抒情小品作者。豐子愷的《緣緣堂隨筆》、《車箱社會》,洗練流暢,頗具神韻;梁遇春的《春醪集》、《淚與笑》,娓娓而談,吟味人生;李廣田的《畫廊集》,散髮出泥土的芳香,顯得絢麗而又渾厚;何其芳的《畫夢錄》,以令人眩目的色彩,勾畫着朦朧和縹緲的圖景;陸蠡的《竹刀》,時時在美麗動人的景色中,編織着令人悲憤的故事;吳伯簫的《羽書》,善於從生動的形象中,展開海闊天空的遐想。還有鐘敬文、靳以、麗尼、繆崇群等,也都各具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