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兒女英雄傳    P 236


作者:文康
頁數:236 / 289
類別:古典小說

 

作者:文康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兒女英雄傳

這個當兒,不惟安太太、金玉姊妹望着老爺慶賀罷,連長姐兒都不錯耳輪兒的聽老爺怎麼個說法。只見老爺聽罷,啞然大笑,說道:「我只道是怎麼個難題目,原來為此,何須辭費到如此!此亦不讀書之故也。聽我講,那花紅不消費心,有朝廷的恩賜,赴瓊林宴這日,一榜新進士都要領的;卻只有榜眼、探花、傳臚一定要披戴起來,才成得這個盛典。至于執事,國初的時候,官員都有例用的執事,只翻出《會典》來看,上面載得明明白白。如今玉格既點了探花,自然該有他應用的儀仗。這事便是真個請教孔夫子,孔夫子也沒個不許可的理。有甚麼使不得的?」

安太太見老爺難得有這等一樁俯順群情的事,也自高興,便閒談道:「真個的,既是例上有的,怎麼如今外省還有個體統,京裡的官員倒不許他使呢?」安老爺道:「是不能也,非不許也。你們既不博古,焉得通今?這可就要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道理了。我朝以弓馬取天下,從不曉得甚麼叫作圖安逸。國初官員乘馬的多,坐轎的少,那班世家子弟都是騎馬,還有騎着駱駝上衙門的呢。漸漸的忘了根本,便講究坐轎車;漸漸的走入下流,便講究跑快車;漸漸的弄到不能養車,便講究僱驢車;漸漸的連僱驢車也不能了,沒法,雖從大夫之後,也只得徒行起來了哇!何況一路還要到鼻煙鋪裡裝包煙,茶館兒去喝碗茶,這要再用上分執事,成個甚麼體統?如今既是親家這等疼孩子,我也不好故卻,待我着個人替他照那《會典》上開載的,不奢不儉置辦一分起來,何如?」張太太聽了半日,聽這句話頭兒,彷彿是應了,便合舅太太說道:「我合你說啥話兒來着?人家親家老爺憑藉事兒,你給他說在理上,他沒個不答應的不是?」舅太太道:「說了半天,敢則孔聖人就在這兒呢。」大家一笑而罷。

卻說安公子傳臚下來,授職用了編修。接着領宴謝恩,登瀛釋褐,一切公私事宜應酬已畢,便打算遵着安老爺給他定的那個歸第吉期,收拾回園,叩見父母。他未回家之前,那恩賞的旗匾銀兩早已領到。安老爺先在莊園門外立起一對高大朱紅旗杆,那莊門外本有無數的大樹,此時正是濃蔭滿地、綠葉團雲的時候,遠遠的望着那「萬綠叢中一點紅」,便有個更新氣象。莊門上高懸一麵粉油大字「探花及第」的豎匾,迎門牆上滿貼著泥金捷報的報條。出入往來的那班家丁倍常有興。裏邊兩位當家少奶奶早吩咐人在當院裡設下天地紙馬、香燭香案,又掃除佛堂,上着滿堂香供,家祠裡也預備祭筵。安老夫妻又叫在何公祠也照樣備辦一分供獻。



  
是日,安老爺因是個喜慶日期,兼要叩謝天恩祖德,便穿了件絨線打邊兒加紅配綠的打字兒七品補子的公服。安太太、舅太太都是鈿子氅衣兒。張親家老爺先兩日早回了莊園,新置了一套羽毛袍套。親家太太又作了一件絳色狀元羅面月白永春裏子的夾紗衫子,穿的紗架也似的。金、玉姊妹此刻是欽點翰林院編修探花郎的孺人了,按品漢裝,也掛上朝珠,穿著補服。兩個人要討婆婆的喜歡,特特的把安太太當日分賞的那兩隻雁塔題名的雁釵戴在頭上。事有湊巧,恰值何小姐前幾天收拾箱子,找出何太太當日戴的一隻小翠雁兒來,嘴裡也含着一掛飯珠流蘇,便無心中給了那個長姐兒。他這日見倆奶奶都戴着只翠雁兒,也把他那只戴在頭上,「婢學夫人」,十分得意。

這日天不亮,張老便合親家借了兩個家人,帶了那分執事,迎到離雙鳳村二十里外,便是那座梓潼廟等候。那執事是一對開導金鑼,兩對「賜進士出身」、「欽點探花及第」的朱紅描金銜牌,一對清道旗,一對朱花旗,一對金瓜,一把重沿藍傘。



  
公子那邊從頭一日收拾停當了,次日起早,帶了家丁便回莊園而來。半路到了梓潼廟,吃些東西,換了衣服。一路鑼聲開導,旗影搖風,公子珠掛沉檀,章輝,頭插兩朵金花,身披十字彩紅,騎一匹雕鞍金埒的白馬,迤邐向雙鳳村緩緩而來。一路也過了四五處煙村,也過了兩三條鎮市,那兩面鑼接連十三棒敲的不斷,惹得那些路上行人,深閨兒女都彼此閒論,說:「這讀書得作官的果是誰家子?」一程一程,來到臨近。公子在馬上望着那太空數點白雲,匝地幾痕芳草,恰遇那年下半年有個閨月,北地節候又遲,滿山杏花還開得如火如錦,四圍杏花風裡簇擁他白麵書生的一個探花郎,好不興緻!近山一帶那些人家,早就曉得公子今日回第的信息,一個個扶老攜幼,抱女攜男,都來夾道歡呼的站在兩旁看這熱閙。內中也有幾個讀過書的龐眉皓髮老者,扶了根枴杖,在那裡指指點點說道:「不知這位安水心先生怎樣自修,才生得這等一位公子!又不知這位公子怎樣自愛,才成了恁般一個人物!」

話休絮煩。須臾,公子馬到門首。一片鑼聲振耳,裡頭早曉得公子到了。公子離鞍下馬,整頓衣冠。抬頭一望,先望見門上高懸的「探花及第」那四個大字。進了大門,便是眾家丁迎着叩喜。走到穿堂,又有業師程老夫子那裡候着道賀。他匆匆一揖,便催公子道:「我們少刻再談,老翁候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