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池北偶談    P 71


作者:王士禎
頁數:71 / 140
類別:風土人文

 

池北偶談

作者:王士禎
第71,共140。
李子田舉唐人詩用字,音與今人別者,如劉夢得「停杯處分不須吹」,分作去聲。王建「每日臨行空挑戰」,羅虯「不應琴裡挑文君」,挑皆上聲。包佶「曉漱瓊膏冰齒寒」,冰去聲。段成式「玳牛獨駕長擔車」,長上聲。予按:白氏《長慶集》中,此例尤多,如「請錢不早朝」,請作平聲。「四十著緋軍司馬」,司入聲。「紅闌三百九十橋」,十讀如諶。「為問長安月,如何不相離?」相,思必切。「燕姬酌蒲桃,燭淚粘盤壘」,蒲桃,蒲上聲。「三年隨例未量移」,量平聲。「金屑琵琶槽」,琵仄聲之類,子田皆未暇及。又劉夢得「幾人雄猛得寧馨」,寧平聲。「拋卻丞郎爭奈何」,爭去聲。獨孤及「徒言漢水才容ザ」,才去聲。盧綸「人主人臣是親家」,親去聲,讀如靚。徐鉉《騎省集》:「莫折紅芳樹,但知盡意看」,自註云:「但,平聲。」予按《老學庵筆記》云:但,姓,音讀如檀。又宋陶谷「尖檐帽子卑凡廝」,廝入聲。宋文安《三十六所春宮館》「州軍司馬,也好畫為屏」,亦如白詩。又《猗覺寮記》舉李商隱「可惜前朝元菟郡」,菟去聲。「九枝燈檠夜珠圓」,唐彥謙「燈檠昏魚目」,《釋文》,檠音景;《前漢·蘇武傳》注,音警,唐人如此尚多,未能枚舉。又陸游「燒灰除菜蝗」,蝗仄聲。「拭盤堆連展」,連上聲,今山東制新麥作條食之,謂之連展,連讀如輦。東坡詩左元放,放作平聲。司馬相如,如作上聲。

◎三原公詩



  
《三原王端毅公遺事》載公巡撫三吳時,題一寺壁絶句云:「彩西飛日未斜,江村兩岸有人家。吉祥寺裡梅千樹,不到春來不著花。」亦宋文貞梅花賦之比。

◎杜茶村詩

黃岡杜浚于皇,晚號茶村老人,少時詠蘇長公:「堂堂復堂堂,子瞻出峨眉。早讀范滂傳,晚和淵明詩。」合肥龔端毅公酒間常擊節誦之,以為二十字說盡東坡一生,真不可及。

◎魏文靖公

蕭山魏文靖公詩,傳者絶少。壬戌冬,偶見黃子久畫《沙磧圖》一卷,卷尾有文靖題詩云:「江村望極際春明,匝地人家喚欲應;芳草一川潮灧灧,嬌鶯隨處柳層層。茅茨逼水通幽島,苔徑穿雲接斷塍;迴首夕陽天末墮,老漁猶自未收罾。」秀麗可誦。

◎板橋詩

《白氏集》有板橋詩云:「梁苑城西三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條。若為此路今重過,十五年前舊板橋。曾與玉顏橋上別,更無消息到今朝。」今訛作劉夢得,而說者疑《中山集》不載此詩,蓋未考《長慶集》耳。

◎趙松雪書杜集

康熙辛酉六月,在慈仁寺市見趙松雪手書杜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未有新鄭高文襄公跋云:「趙文敏書,前人以為上下三千年,縱橫十萬里,都無此書。」云云。又有管志道跋。


  

◎冶源

司馬文正公《詩話》載青州劉概孟節詩:「昔年曾作瀟湘客」云云。概棄官居野原山。今州南四十里臨朐縣有冶源,亦名冶泉,有水竹之勝,或雲歐冶鑄劍之地,世為馮氏別業,即文正所謂去人境四十里者也。野原,蓋冶源之訛。

◎李侍郎

六合李侍郎,字退庵,順治戊戌、己亥間,予在京師,辱忘年之契,論詩文一字不輕放過。其詩有云:「酒醒亭午後,人憶秣陵西。」「瓜步新添水,清明遠送行。」此例數十句,唐人絶調也。有集二十卷,手自編劃,去留甚嚴。甫刻成而病,臨歿戒其子曰:「我死後二十年始可行世。」今倏忽三十年矣,其集世竟無知者,實本朝一作手也。順治辛丑過揚州,予造謁舟中。因論近日布衣詩,予舉程嘉燧、吳兆,公曰:「終須還他邢第一。」

◎四句詩

祖詠試終南山望餘雪詩云:「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四句即納卷。或詰之,詠曰「意盡」。閻濟美試天津橋望洛城殘雪詩,只作得廿字,云:「新霽洛城端,千家積雪寒。未收清禁色,偏向上陽殘。」主司覽之,稱賞再三,遂唱過。二事絶相類,題韻皆同。

◎僧郢子

僧澄瀚,字郢子,濟寧人,工詩,有絶句云:「昨宵初罷上元燈,又欲看山向秣陵。騎馬乘船都不會,飄然誰識六朝僧。」為時所稱。

◎歸熙甫帖

歸熙甫與門生王子敬一帖云:「東坡《易》、《書》二傳,曾求魏八,不與。此君殊俗惡,乞為書求之。畏公作科道,不敢秘也。」借書雅人事,乃亦徇勢力如此,且在嘉靖間,世風已爾矣。

◎石鼓詩

《筆墨閒錄》云:「退之《石鼓歌》,全學子美《李潮八分小篆歌》。」此論非是。杜此歌尚有敗筆,韓《石鼓詩》雄奇怪偉,不啻倍蓰過之,豈可謂後人不及前人也。後子瞻作《鳳翔八觀詩》中《石鼓》一篇,別自出奇,乃是韓公敵。

◎坡詩

坡公送蘇伯固五言詩云:「三度別君來,此別真遲暮;白盡老髭鬚,明日淮南去。酒罷月隨人,淚濕花如霧;後夜逐君還,夢繞江南路。」公自註:「效韋蘇州。」予雲此生查子詞耳。

◎三尺

唐詩「空聞明主提三尺」,宋人云「三尺乃歇後語」。此說非是。予按《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三尺取天下」。師古曰:「三尺,劍也。」《韓安國傳》所云「三尺」亦同。而俗本或雲「提三尺劍」,劍字,後人所加耳。「提三尺」三字,全用班書語,安得謂之歇後?

◎出帝論

《濮議·或問》中一段,全用《五代史》晉出帝論,故著嘗試論之曰句,正謂出帝論也。

◎意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