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蜀山劍俠 卷三上    P 74


作者:平江不肖生
頁數:74 / 507
類別:武俠科幻

 

蜀山劍俠 卷三上

作者:平江不肖生
第74,共507。
葉繽初見雲鳳時,便知將來必有相須之時。自己素不喜與外人交往,峨眉門下無甚知交。還疑萍水相逢,異日難得常見,到了用時不便相煩。不料既與楊瑾兩世淵源,雲鳳人又這樣謙恭誠懇,對己傾慕非常,斷定將來隱患可除,越發欣喜,由此三人成了至交。

不提。



  
第二○八回

踏雪賞幽花 玉雪仙嬰雙入抱
飛光驚外道 金烏邪幕總無功

光陰易過,不覺滿了七日期限。健兒正從殿旁一間小石室內端了一盤煨芋和一些鮮果進來,與雲鳳食用。忽見金霞飛起,一閃不見,同時現出整座法壇。楊瑾手掐法訣,面向裡立,口中梵唄之聲剛住。

再看沙、咪二小,身上仍各圍着一片布單,低眉闔眼,端坐原處,人已長成十五六歲幼童形象,面前卻各多了一身道童裝束。隨聽楊瑾道:"你二人原有衣履已穿不得,急切間無處覓取。是我這兩日乘着行法餘暇,將昔年上山時俗家父母所賜的兩匹綢緞製成兩身道裝,與你二人穿用。塵世華服雖非修道人所宜,但此物乃今生父母所賜,當時不忍過拂親心,帶上山來,又不願以此濟貧,留存至今。

現時想起年久難免朽壞,我又要它無用,你二人此時又無衣着,正可暫且穿用。等到峨眉拜謁教祖,賜了穿著,再行更換。現在佛法已經圓滿,等我三人走開,速速換好相見吧。"說罷,便同葉、凌二人同往前生居住的小石室內相待。

沙、咪二小也真勤謹,自從元神歸竅,便照大師所傳,運用玄功,靜俟成長,一毫都不曾鬆懈。楊瑾再施展佛法相助,長到預擬身材,方始停歇,專做骨髓堅凝功夫。到第七天上,二小自覺大功告成。因原着衣履已在嬰兒剛成長時被大師行法脫卸,身上只圍着一片布單,正愁沒有穿的,聞言大喜,連忙睜眼欲先謝恩時,三人已回身走去,喜洋洋縱下座來,拿起新衣,匆匆穿好。


  

健兒在旁見二小七日之內居然成了大人,雖然不免妒羡,也代二小歡喜不已。一面忙着詢問經歷,一面幫着二小穿戴。二小見他仍是藐躬小弱,同來四人只他最為本分,所遇獨最落後,相形之下,好生不安。健兒見二小喜容速斂,對己關切,也頗心感,便把日前遇合略為告知。

二小聞言大慰,重又喜氣洋洋,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勸勉問詢,亂了一陣。

跟着穿著停當,忙同趕往隔室,見了三人,納頭便拜,伏地不起。因是感恩太過,二小俱都啼笑相連,淚流滿面,話反一句說不出來。連帶健兒也不禁淚下。楊瑾見狀,笑道:"你們至誠心意,我已知道,不消說了。

日內將帶你們同往峨眉,師祖還賜你二人各有兩件法寶,少時便須傳授。且和健兒到外面談一會再來吧。「二小越發大喜,又叩了一陣頭,方始起立,轉身欲行。楊瑾看出二小想要出洞,便問往哪裡去?二小顫聲答道:」還沒有向大師祖謝恩呢。

「楊瑾笑道:」師祖轉輪妙法,大幹造物魔鬼之忌,除法壇外,全洞均經佛法封禁,我還未撤,你們怎走得出?並且師祖此時已應人約,出山未歸,佛緣只此。就能見一面,也須將來,在去峨眉以前,是見不着了。健兒已蒙極樂真人收錄,他此時正把你二人當作識途老馬,急欲一問幻象中的情景,向道心切,可愛可憐。故此好多話未說,便令你們到外面暢談,莫辜負他盼望。

我們也有話談,快些去吧,喚你們再來好了。"三小領命走出。

雲鳳見二小肩披鵝黃色荷葉雲肩,頭輓抓髻,短髮拂額,甚是疏秀。上身穿短袖衫,下身穿短褲,腰圍湖色緞戰裙,足穿芒履。一個劍眉星眼,英姿韶秀;一個靈秀異常,精悍現于眉宇。俱就原形放大,只多了一身仙風道氣。

本來相貌英俊,加上這身裝束一陪襯,直和想象中的天府金童相似。好生歡喜,直向楊瑾稱謝。葉繽也是讚不絕口。楊瑾便問:「比仙都二女如何?」葉繽笑道:"這個難說。

二女乃是孿生,我自出世以來,就沒見過這樣生具仙骨仙根,美秀靈慧的少女,異日一見自知。除這二女外,只見到這兩小人,所以讚美。聽說峨眉頗有幾位年輕的道友,不知如何?前見三英中的余英男,根骨自是上品,如論容貌,似尚稍遜。即便能有比她還強的,要像二女的天真可愛,卻恐未必呢。

"

楊、凌二人聞言,好生驚異,便都記在心裡。隨把大師手諭所示此行機宜和神鳩、二小安排,商談了一陣。然後喚進二小,傳授法寶,撤禁出洞。

去到前殿一看,芬陀大師尚未歸來,只剩那只惡骨已化的獨角神鳩守在殿裡。此鳥本已通靈,自經大師連日佛法度化,業已悟徹前因。因不復仇視,知道楊瑾是它主人,見面便即長鳴示意,甚是親呢。只有周身仍被牟尼珠所化金光彩虹圍繞未退,似耐不住法寶威力剋制,以前凶焰盡斂。

楊瑾過去一撫弄它,便現乞憐之色。楊瑾笑道:"我師父因你夙孽太重,意欲輓回他年劫數,本定為你代去惡骨之後,再用十日苦功,玉汝于成。不料你孽重難輓,適有要事出門,不能如願。欲藉此寶之力,助你脫難,但我佛門至寶,外人初授,萬難佩用。

你無此寶防身,眼前一場大劫便躲不過。為此使你暫受磨煉,再有兩三日,便能以你自身元丹與此寶相合運用。恐你惡骨未化,野性猶存,難於忍受,一有反覆,不堪造就。因此不曾明說,卻早留有手諭,看你福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