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191


作者:中科院
頁數:191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作者:中科院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功,激勵政府制定更加雄心勃勃的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這個計劃號召到1962年時工農業生產總體增長75%,國民收入增長50%。幾個工農業生產的指針數據體現了計劃者的信心:煤,1.9億-2.1億噸;鋼,1,050萬-1,200萬噸,電力,400億-430億千瓦;原油500-600萬噸;糧食,2.75億噸;棉花,240萬噸。13
伴隨着經濟的迅速增長,政府徹底修改了高等教育制度,旨在短時期內培養出大量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為鼓勵技術教育,人文學科受到了抑制,許多所工科學院創辦起來,而綜合性大學則被削減。課程目錄被修訂,院校內的系科得到調整,目的是要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專業上。這樣,掌握狹窄領域內的專業知識便優先於接受整體教育。
根據一位美國著名科學家的研究,1960年時中國的二十五萬科學家和工程師中,有90%是在1949年共產黨掌權後培養出來的,而在1960年,中國工科畢業生數量大約是美國工科畢業生的75%14
2.3「大躍進」和公社第二個五年計劃剛剛開始,政府就急切投入了一場狂熱的新運動,以圖使業已過熱的經濟加速增長。1958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宣佈在今後三年內開展「大躍進」運動,號召在1958年鋼鐵增產19%,電力增產18%,煤增產17%。毛澤東提出要在十五年內(即1972年前)趕上或甚至超過英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在樂觀主義的鼓動下,浮誇的計劃者們在隨後數月裡不斷提高生產指標,希望取得前所未有的增長率。
鋼鐵生產指標從19582月份的620萬噸台高到5月份的800萬到850萬噸,8月份又上漲到1,070萬噸。人們大膽地預計本年度的工業產量將總體增長33%。15為了達到這種奇蹟般的發展記錄,每個人都被鼓動參加工業生產;這樣,每個人,不管其職業是什麼
政府官員、農民、學生、教授、工人等等
都成了無產階級。到1958年秋,全國樹起了約六十萬座小高爐。


  
與這場狂熱的工業化運動相伴而行的是,政府通過建立人民公社邁出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又一步伐。1958年春,河北、河南和東北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將農業生產合作社逐個合併;到這年7月,這場運動達到了「高潮」,「人民公社」一詞正式出現。毛澤東和其它高級官員視察了河南和河北的一些早期樣板,829日,中共中央正式宣佈人民公社的誕生。到195811月,出現了26,0001個人民公社,容納了98%的農業人口。
每個農村公社平均含約三十個合作社,約五千戶人家,也即25,000人。公社擔負起對各村莊的行政管理職權,控制本地的工農業資源,徵集稅收,開辦學校、銀行、托兒所、公共食堂、老人院、公墓等等。公社佔據一切私有財產如土地、房屋和牲畜。但是,家庭結構沒有被摧毀,一家人繼續一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只有那些鰥寡孤獨人等才生活在公社住房中。公社的規模後來減小了,到六十年代初,全國有74,000個公社,每個公社分成若干個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以提高工農業產量。


  
與農村公社並存的還有城市公社,其中華北鄭州的紅旗公社是個樣板。該公社在19588月建立,以鄭州紡織機械廠為中心,包括了4,134戶人家,含18,729人。集體生活開始之時,工人們搬遷到廠區,在廠區周圍,公社開辦了布店、公共食堂、幼兒園、托兒所、醫院、學校,公園、銀行、電影院。另外還有老人院、儲蓄所和為公共食堂種植蔬菜、飼養豬禽的農場。
由於80%的婦女上班工作,「家政服務站」和街道服務單位也就必不可少了。這些站點由老年人操辦,他們做各類家務,如代交各種費用、縫補衣服、打掃屋子、照看孩子、看護病人等,收取很小一筆報酬。在組織上,鄭州紡織機械廠廠長兼任公社社長,而廠黨委則同時是公社黨委,對公社進行嚴格控制。公社下設工業、農業、財會、計劃、保衛、福利、衛生、文化等各部門。
當然還有各生產團隊,按軍事編製組成,如團、營、排等,任務是提高工業、農業和其它各方面的產量。16
在歷史上,人們只進行過兩次公社實驗,而這兩次實驗都很快就不光彩地失敗了。一次是1871年的巴黎公社,從317日持續到528日,共七十三天;另一次是蘇聯革命初期的農村公社。1930年,史達林宣稱,公社單位儘管是遙遠未來的理想,但不符合社會主義的現狀。毛澤東自然不會不知道這些經驗,但他似乎更多地受到了晚清維新分子康有為所著《大同書》的影響,這部書受古代典籍《禮記》中《禮運》篇的啟發。
在《大同書》中,康有為倡導建立一個烏托邦,那裡將沒有私家財產,沒有私家產權,沒有土地買賣,沒有私家工業,沒有私家商業;那裡將有公共醫院、公共護士、公共福利、公共教育、公共老人院和公共墓地。這種烏托邦的基本特徵是衝垮家庭,將婦女從廚房的勞作中解放出來。17決非偶然的是,毛澤東稱公社的特點是「大」和「公」,這恰恰就是《禮運》篇開頭的基本概念。《禮運》的開篇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18中國共產黨歡呼:公社的推廣是「東亞廣闊地平在綫初升的太陽」,而且滿懷信心地誇耀:「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實現不再是一件遙遠的事情」。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