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198


作者:中科院
頁數:198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作者:中科院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衝突在最後時刻避免了。19641015日,比較務實的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和柯西金(Alexei Kosygin)在中央委員會中成功地徵集到足夠的支持者,解除了赫魯曉夫的部長會議主席職務。29一天以後,中國的第一枚原子彈在新疆爆炸
這是蘇方人員撤走後中國科學家們獨立取得的功績。
儘管中蘇關係暫時改善了,但很快就表明,新的蘇聯領導層並沒有對赫魯曉夫確定的方針改弦更張。北京重新批判蘇聯的修正主義,裂縫擴大了。全世界共產主義政黨中有幾個表示同情北京的強硬立場,而其它政黨則分成了親華派和親蘇派。蘇聯不斷嘗試把中國人驅逐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但均沒有成功。
3.領土爭端
對中蘇邊界4,150英里的領土爭端、沙皇俄國及史達林施加給中國人的嚴重傷害意識,與意識形態爭論和爭奪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權問題糾纏在一起。毛澤東立意要奪回所有喪失的領土和權利。
中國人對喪失領土的怨恨有着深刻的歷史根源。與俄羅斯簽訂的最初兩項條約,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和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雖然一般都被認為是公平的條約,但中國仍因此分別丟失了93,000平方英里和40,000平方英里的領土。其餘那些與俄國簽訂的條約毫無疑問是不公平的:1858年的《瑗琿條約》將黑龍江流域重85,000平方英里的領土割讓給了俄國,這塊地方成了阿穆爾省;1860年的《北京條約》確認了《瑗琿條約》,另外還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的133,000平方英里領土,它成了俄國的濱海省;1881年的《聖彼得堡條約》割去了15,000平方英里的中國領土。在1912年民元革命時期,俄國煽動蒙古獨立運動,承認外蒙古的「自治」,將它變成了一個實際上由俄國保護的國家。
布爾什維克革命之後,中國在1919年重新獲得了對外蒙的控制,但蘇軍在l9217月入侵蒙古,恢復了它的「獨立」,同時吞併了唐努圖瓦。30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成立,成為蘇聯的第一個衛星國,以庫倫為首都。現被稱作烏蘭巴托(意為「紅色英雄」)。隨後,根據19452月的雅爾達協議,以後又經1945814日的中蘇條約確認,蘇聯重新獲得了1905年俄國戰敗後割讓給日本的沙皇在東北的一切特權和特殊利益。
即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史達林還從毛澤東那裡強行索取了許多屈辱性的讓步。


  
與中國所有的愛國者一樣,毛澤東一直想糾正中國在以往遭受的傷害。早在1936年,他對美國記者斯諾說,「中國直接的任務是取回我們所有的失地」,包括外蒙,它應成為「中華聯邦」的一個部分。31
196338日,北京開列出一份失地的清單,包括西伯利亞南部、濱海省和俄國中亞地區的至少500,000萬平方公里領土。北京要求蘇聯書面承認,目前的中蘇邊界是諸多「不平等」條約因而也是「不合法」條約的產物。莫斯科否認與任何鄰國存在領土問題,拒絶承認與中國舊有條約的不合法性。1964710日,毛澤東對來訪的日本社會黨代表團說:「大約一百年前,貝加爾湖以東的地區成了俄國的領土,從那時之後,海參崴、伯力、堪察加和其它地區才變成了蘇聯的領土。


  
這筆帳我們還沒清算呢。」32莫斯科譴責毛澤東的聲明,稱它令人想起了希特拉尋求「生存空間」的說法。赫魯曉夫公開駁斥說,如果說沙皇俄國是擴張主義者的話,中華帝國也彼此彼此;這兩個國家都從別人那裡搶奪了土地,它們的行為應相互抵銷。因此,1964225日在北京開始的邊界談判毫無成效,在同年1015日就破裂了。
在這之後,邊境衝突的頻率越來越高,烈度也越來越大。到196811月,勃列日涅夫
柯西金領導決定對領土糾紛採取強硬態度,大規模衝突顯得不可避免了。
據中國方面聲稱,從1964年談判破裂到19693月,蘇聯共侵犯中國邊界4,189次。邊境的緊張局勢日益加劇,進而在196932日和314-15日在烏蘇里江的珍寶島爆發了兩次大規模的衝突。中國和蘇聯都聲稱珍寶島是自己的領土,這個島嶼位於東經13351‘、北緯4651’,大約有一英里長、三分之一英里寬。中國人堅持稱,這個島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江岸的一部分,在晚夏季節低水位期間,中國人徒步涉水就能到達該島,而且中國的漁民一直用它來曬漁網。
蘇聯人則爭辯說,他們從1922年起就在這個島上設立了一個哨所,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他們于1950年撤銷了這個哨所;此外,中國人定期申請借用珍寶島的事實,就可證明蘇聯擁有這個島嶼。
31-2日夜間,約三百名偽裝的中國戰士抵達珍寶島,在一片灌木地帶開挖散兵坑,準備打伏擊。翌日上午約十一點鐘,看上去沒帶武器的中國人列隊走向俄國人;當他們走到敵方面前二十英呎遠時,第一排人迅速閃到旁邊,第二排人便開槍射擊,打死了七名俄國人,包括他們的長官。其它一些中國戰士從隱蔽處衝出,一舉解決了這支蘇軍隊伍,俘虜了十九名士兵和大批蘇軍裝備。俄國增援部隊最後抵達該島,逐走了中國人。
雙方都宣稱取得了勝利,同時指控對方進行了侵犯。
314-15日的第二次衝突是俄國人發起的報復行動,投入了坦克和許多士兵。戰鬥從上午十點打響,持續了九個小時,造成了六十名俄國人和八百名中國人傷亡。33雙方都竭力渲染衝突事件,舉辦展覽會揭露對方的殘忍,組織龐大的示威遊行以鼓動民族情緒和戰爭恐怖。隨後在黑龍江八岔島和新疆邊境在綫發生的衝突,進一步加劇了戰爭的急迫感。
4.戰爭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