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201


作者:中科院
頁數:201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作者:中科院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如果農業生產總指數以1957年為100的話,1958年為1081959年跌到861960年又跌到83。工業生產指數相比之下好一些:假設1957年為1001958年為1311959年為1661960年為161-1631961年為107-110。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整體情況令人失望,從1958年的950億美元一路下降到1959年的920億美元,1960年的890億美元、1961年的720億美元。5總而言之,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最初幾年的結果是相當不讓人滿意的,人民中存在着巨大的不滿情緒。
務實派人士越來越對毛澤東的政策不滿。他們覺得,毛澤東是在用完全與時代不合拍的游擊戰思想來管理國家,作為一個大國的最高治理者與他原先作為革命家的成功角色相比,相差太遠。開始有人巧妙地暗示他的才能有侷限性。確實,「三面紅旗」
黨的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
已造成經濟混亂和社會動盪,這促使務實派人士內心中對毛澤東路線的疑問與日俱增。
他們大膽提出要改弦更張,哪怕冒觸犯領袖的風險。
1.彭德懷的下台
19598月,中共中央委員會召開廬山會議,黨內第五號人物、主要的經濟設計師陳雲在會上主張採取幾項重大的變革,包括從人民公社退回到合作社,制定更切實的經濟發展規劃,與蘇聯進行有限合作,更多地強調「又紅又專」。陳雲的發言也許事先得到了劉少奇的首肯,而這無疑令毛澤東一派的人不快。6
國防部長彭德懷提出了更直率批評。彭德懷是毛澤東的老戰友,一名傑出的軍人,他剛剛對東歐作了為期三周的友好訪問回國,其間他在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會晤了赫魯曉夫。兩人討論了中蘇關係的惡化。彭德懷為勸說赫魯曉夫不要收回對中國提供核援助的諾言,輕率地透露了中國的混亂狀況和大躍進的缺點。
赫魯曉夫鼓動他反對毛澤東。在彭德懷回國一個星期之後,蘇聯宣佈終止兩年前與中國簽訂的核技術協議,也許是希望以此來加強彭德懷對抗毛澤東的地位。在廬山會議上,這位鹵莽的國防部長散髮了一份「意見書」,批評毛澤東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草率、過分」,指出混亂的原因是推行人民公社,而「小高爐」又浪費了20億元人民幣。他尖鋭地批評:


  
我們被大躍進的成績和群眾運動的熱情迷惑了,一些左傾思想抬頭,總想一步跨入共產主義......按一些同志的觀點,政治掛帥就能替代一切......但政治掛帥不能替代經濟規律,更不能替代經濟手段。7


  
他把大躍進比作「小資產階級的狂熱性」,稱它是空想主義的「頭腦發熱」
這肯定諷刺了毛澤東的健康狀況。彭德懷抨擊十五年超過英國工業產量的想法,斥責中國的經濟「大錯特錯」。他批評黨控制軍隊,呼籲建立一支擁有最新裝備的現代化職業軍隊。由此,他主張與蘇聯保持更密切的關係以便獲得新式武器的供應,他對毛澤東的「人民戰爭」觀念提出質疑,也激烈批評不斷讓軍人參加政治活動而分散其精力的做法。
彭德懷的批評雖然尖鋭,但他並未鼓動拉毛澤東下台,只是主張修改他的政策。8
陳雲認為這樣批評毛澤東會產生反作用;影響他的更有效方式應該是,把他的政策所造成錯誤的事實和數據擺到他面前,讓他自己做決斷。這樣毛澤東就不會感到受人挑戰,也許就會自行終止或緩和大躍進的進程。9
不出所料,彭德懷的批評之激烈震驚了毛澤東,他稱之為「大有炸平半個廬山之勢」。彭德懷一向以性格急躁著稱,因此,如果他不是剛剛同討厭的赫魯曉夫會晤過的話,他空前尖鋭的批評或許能被容納。但是與蘇聯社會帝國主義勾結卻是不可饒恕的,而且很自然地使他成了一個修正主義分子。彭德懷要求建設現代化裝備的職業軍隊,這種主張將必然導致更多地依賴蘇聯的援助,並使中國有限的資源分散到軍事上去,這就需要重新調整政策重點的主次緩急。
毛澤東後來指責赫魯曉夫參與了「反對兄弟黨的幕後分裂活動」,還抨擊彭德懷「賣國」、「在外國唆使下散佈不和」,這表明,毛澤東對彭德懷與赫魯曉夫之間的「曖昧」關係極其惱火。10彭德懷顯然指望劉少奇和鄧小平的支持,但這兩人都不給他撐腰,於是他失敗了。
毛澤東對待彭德懷氣急敗壞,但對其它人則持調和姿態。他主動道歉,承認不恰當地倡導人民公社和大躍進:「人都有缺點。就連孔夫子也犯過錯,馬克思也有錯。他認為在他有生之年歐洲會發生革命。
我看過列寧的手稿,上面到處有改動。他也犯過錯誤。」毛澤東是個爐火純青的策略家,他不是推卸責任,而是自責對經濟災難負有責任:「我自己專注搞革命,對搞建設不在行,我不懂工業規劃。所以不要寫我領導有方,因為我還從來沒有管理過這些事情。
但是,同志們,我應該對1958年和1959年負主要責任。要罵就罵我吧。」11他言下之意是,他的錯誤是指導有誤;其它人的責任是跟他犯更多錯誤。然後,毛澤東話鋒一轉,聲稱中共是集體領導,責任必須分攤。
12
毛澤東堅持,挫折是暫時的
「十年後再回頭看一看,我們是對還是錯」.13他用一種不可抗拒的氣勢警告說,要是他得不到支持,他就到農村去,再發動一支農民武裝推翻政府。「但是,我想你們是會跟我走的。」事情到了這一步,政治局委員都表示擁護他,毛澤東勝利地結束了廬山會議。1959917日,彭德懷元帥被解除了國防部長職務,並由林彪接替。
14毛澤東宣佈大躍進的高速步伐跨完了,「不再允許搞浮誇風」。他至少暫時預設了溫和政策。
2.緊縮和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