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魏書 下    P 440


作者:魏收
頁數:440 / 623
類別:歷史

 

作者:魏收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魏書 下

石榮者,從主書稍進為州。自被劾後,遂便廢頓。子長宣,武定中,南兗州刺史,與侯景反,伏法。

王遇,字慶時,本名他惡,馮翊李潤鎮羌也。與雷、黨、不蒙俱為羌中強族。自雲其先姓王,後改氏鉗耳,世宗時復改為王焉。

自晉世已來,恆為渠長。父守貴,為郡功曹,卒。遇既貴,追贈安西將軍、秦州刺史、澄城公。

遇坐事腐刑,為中散,遷內行令、中曹給事中,加員外散騎常侍、右將軍,賜爵富平子。遷散騎常侍、安西將軍,進爵宕昌公。拜尚書,轉吏部尚書,仍常侍。例降為侯。出為安西將軍、華州刺史,加散騎常侍。幽後之前廢也,遇頗言其過。及後進幸,高祖對李沖等申後無咎,而稱遇謗議之罪。沖言:「果爾,遇合死也。」

高祖曰:「遇舊人,未忍盡之,當止黜廢耳。」



  
遂遣御史馳驛免遇官,奪其爵,收衣冠,以民還私第。世宗初,兼將作大匠。未幾,拜光祿大夫,復奪爵。

廢后馮氏之為尼也,公私罕相供恤。遇自以常更奉接,往來祗謁,不替舊敬,衣食雜物,每有薦奉。後皆受而不讓。又至其館,遇夫妻迎送謁伏,侍立執臣妾之禮。

遇性巧,強於部分。北都方山靈泉道俗居宇及文明太后陵廟,洛京東郊馬射壇殿,修廣文昭太后墓園,太極殿及東西兩堂、內外諸門制度,皆遇監作。雖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驅馳,與少壯者均其勞逸。又長於人事,留意酒食之間,每逢僚舊,具設餚果,觴膳精豐。然競于榮利,趨求勢門。趙脩之寵也,遇往還宗承,受敕為之監作第宅,增于本旨,笞擊作人,莫不嗟怒。卒於官。初,遇之疾也,太傅、北海王與太妃俱往臨問,視其危惙,為之泣下。其善奉諸貴,致相悲悼如此。贈使持節、鎮西將軍、雍州刺史,侯如故。

始遇與抱嶷併為文明太后所寵,前後賜以奴婢數百人,馬牛羊他物稱是,二人俱號富室。


  

遇養弟子厲,本郡太守。稍遷至右軍將軍,襲爵宕昌侯。產業有于遇時。

苻承祖,略陽氐人也。因事為閹人,為文明太后所寵,自禦廄令遷中部給事中、散騎常侍、輔國將軍,賜爵略陽侯,兼典選部事,中部如故。轉吏部尚書,仍領中部。高祖為造甲第,數臨幸之。

進爵略陽公,安南將軍,加侍中,知都曹事。初太后以承祖居腹心之任,許以不死之詔。後承祖坐臓應死,高祖原之,削職禁錮在家,授悖義將軍、佞濁子,月餘遂死。

王質,字紹奴,高陽易人也。其家坐事,幼下蠶室,頗解書學。為中曹吏、內典監。稍遷秘書中散,加寧朔將軍,賜爵永昌子,領監禦。遷為侍禦給事,又領選部、監禦二曹事,復特加前將軍,進爵魏昌侯。轉選部尚書,加員外散騎常侍。

出為鎮遠將軍、瀛州刺史。質在州十年,風化粗行,察奸糾慝,究其情狀,民庶畏服之。

而刑政刻峻,多所笞戮,號為威酷。高祖頗念其忠勤宿舊,每行留大故,馮司徒亡,廢馮後,陸叡、穆泰等事,皆賜質以璽書,手筆莫不委至,同之戚貴。質皆寶掌以為榮。入為大長秋卿,未幾而卒。

李堅,字次壽,高陽易人也。高宗初,因事為閹人。文明太后臨朝,稍遷至中給事中,賜爵魏昌伯。小心謹慎,常在左右,雖不及王遇、王質等,而亦見任用。高祖遷洛,轉被委授,為太仆卿,檢課牧產,多有滋息。世宗初,出為安東將軍、瀛州刺史,本州之榮,同於王質。所在受納,家產巨萬。值京兆王愉反于冀州,堅勒眾征愉,為愉所破。代還,遇風疾,拜光祿大夫,數年卒。贈撫軍將軍、相州刺史,賵帛五百匹。以弟子曇景為後,襲爵魏昌伯,為羽林監、直後。

秦松,不知其所由。太和末,為中尹,遷長秋卿,賜爵高都子。有罪免。世宗復其爵,起為光祿大夫,領中常侍。遷平北將軍,領長秋卿。出為散騎常侍、安北將軍、并州刺史。卒,贈大將軍、肆州刺史,謚曰定。

白整者,亦因事腐刑。少掌宮掖碎職,以恭敏著稱,稍遷至中常侍。

太和末,為長秋卿,賜爵雲陽男。世宗封其妻王氏為雲陽縣君。卒,贈平北將軍、并州刺史。

劉騰,字青龍,本平原城民,徙屬南兗州之譙郡。幼時坐事受刑,補小黃門,轉中黃門。高祖之在懸瓠,騰使詣行所。高祖問其中事,騰具言幽後私隱,與陳留公主所告符協,由是進冗從仆射,仍中黃門。

後與茹皓使徐兗,采召民女。及還,遷中給事,稍遷中尹、中常侍,特加龍驤將軍。後為大長秋卿、金紫光祿大夫、太府卿。

肅宗踐極之始,以騰預在宮衛,封開國子,食邑三百戶。是年,靈太后臨朝,以與于忠保護之勛,除崇訓太仆,加中侍中,改封長樂縣開國公,食邑一千五百戶。拜其妻時為鉅鹿郡君,每引入內,受賞賫亞於諸主外戚。所養二子,為郡守、尚書郎。騰曾疾篤,靈太后慮或不救,遷衛將軍、儀同三司,余官仍舊。後疾瘳。騰之拜命,肅宗當為臨軒,會其日大風寒甚而罷,乃遣使持節授之。

騰幼充宮役,手不解書,裁知署名而已。奸謀有餘,善射人意。靈太后臨朝,特蒙進寵,多所幹托,內外碎密,棲棲不倦。洛北永橋,太上公、太上君及城東三寺,皆主修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