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魏書 下    P 531


作者:魏收
頁數:531 / 623
類別:歷史

 

魏書 下

作者:魏收
第531,共623。
元城二漢屬,晉屬陽平。天平初屬。有沙鹿山。
斥章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晉屬廣平。真君三年並列人,太和二十年復。天平初屬。
貴鄉天平二年分館陶置,治趙城。有東中郎將治。有空陵城、關城。



  
陽平郡魏文帝黃初二年分魏置,治館陶城。

領縣八

戶四萬七千四百四十四
口一十六萬二千七十五

館陶二漢屬魏郡,晉屬。有館陶城。
清淵二漢屬郡,晉屬有清淵城。樂平二漢屬東郡。晉屬。前漢清縣,後漢章帝更名。治樂平城。
發乾二漢屬東郡,晉屬。有發乾城。
臨清太和二十一年置。武城永安中置,天平元年罷,二年復。有武城。
武陽二漢、晉屬東郡,曰東武陽。後改屬。
陽平二漢屬東郡,晉屬。永嘉後並樂平。太的二十一年復屬。有陽平城、崗城、趙簡子陵、武溝水、白馬淵。

廣平郡漢武帝為平干國,宣帝改為廣平國。後漢建武中省,屬鉅鹿。魏文帝黃初二年復,改治曲梁城。

領縣六

戶二萬三千七百五十
口十萬三千四百三

平恩二漢屬魏郡,晉屬,治平恩城。有康台澤。
曲安景明中分平恩置,治曲安城。邯鄲二漢屬趙國,晉屬,後屬魏。真君六年屬。有紫山。
廣平前漢屬,後漢屬鉅鹿,晉屬,後罷。太和二十年復,治廣平城。
曲梁前漢屬,後漢屬魏,晉屬。
廣年前漢屬,後漢屬鉅鹿,晉屬,永嘉後廢。太和二十年復,治廣年城。

汲郡晉武帝置,治城頭。

領縣六

戶二萬九千八百八十三
口十萬二千九百九十七

北修武孝昌中分南修武置,治清陽城。有清陽泉、馬泉、丁公神、育河、陶河、熨斗泉、覆釜山、五里泉、七里熨、馬鳴泉、重泉、郡戒、安陽城。
南修武二漢屬河內,晉屬。有黃家、吳城、宜陽城。
汲二漢屬河內,晉屬,後罷。太和十二年復,治汲城。有比干墓、太公廟、陳城。興和二年,恆農人率戶歸國,仍置義州於城中。
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屬。有朝歌城、崔方城、大方山、淇水、白溝水、天井溝、苑城、新城、伏羲祠。
山陽二漢、晉屬河內,後屬。有沁陽城、南、北二武陽城。孝景二年置郡,初治共城,後移治山陽城,尋罷。
獲嘉二漢屬河內,晉屬,後省。太和二十三年復,治新洛城。有獲嘉城。

廣宗郡太和十一年立,尋罷,孝昌中復。



  
領縣三

戶一萬三千二百六十二
口五萬五千八百九十七

廣宗後漢屬鉅鹿,晉屬安平。中興中,立南、北廣宗,尋罷,後屬。有廣宗城、建始城、建德城。
武強真君三年並信都,太和二十二年復。有武城。
經後漢、晉屬安平。真君二行並南宮,後復屬。

東郡秦置,治滑台城。晉改為氵仆陽,後復。天興中置兗州,太和十八年改。

領縣七

戶三萬五百二十一
口十萬七千七百一十七

東燕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燕城、堯祠、伍子胥祠。
平昌孝昌二年分白馬置,治平昌城。
白馬二漢屬,晉屬濮陽,後屬。有朝溝、白馬、樊城、凡豪城。
涼城有涼城、南中城、西王母祠。
酸棗二漢、晉屬陳留,後屬。有酸棗城、肺山、白沙淵、望氣台、五馬淵。長垣二漢、晉屬陳留,後屬。真君八年並外黃,景明三年復。有平丘城、匡城、蒲城、子路祠、長垣城、衛靈公祠、龍城。
長樂武泰初分涼城置,有盤。

北廣平郡永安中分,廣平置。

領縣三

戶一萬六千六百九十一
口九萬一千一百四十八

南和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晉屬,後並任。太和二十年復。有左陽亭、沙陵、南和城一名嘉和城、安豐城。
任前漢屬廣平,後漢屬鉅鹿,晉屬。有廣平鄉城、如鄉城、豐城、張相祠。
襄國秦為信都,項羽更名。二漢屬趙國,晉屬,後並任。太和二十年復。有襄國城。

林慮郡永安元年置。

領縣四

戶一萬三千八百二十一
口五萬二千三百七十二

林慮二漢屬河內,晉屬汲郡。前漢名隆慮,後漢避殤帝名改焉。

真君六年並鄴,太和二十一年復。有陵陽河,東流為垣。
臨淇天平初分朝歌、林慮、共縣置。有王莽嶺。源河,東流為淇。有黎川、祜柏嶺、黎城、淇城。

共二漢屬河內,晉屬汲。天增中屬。有星城、凡城、舊水陂、柏門山。桓門水,南流名太清水。有檐山、白鹿山。
魏德天平二年分朝歌置。有累山、冷泉。

丘頓郡晉武帝置。

領縣四

戶一萬七千二十二
口八萬七千六十三

頓丘太和中並汲郡,余民在畿處者景明中置。有魚陽澤、帝顓頊塚、帝嚳塚。

衛國二漢屬東郡,晉屬。漢曰觀,後光武改。有衛國城、衛康叔塚、子路塚、蒯聵塚、孔悝塚、衛輒塚、衛靈公塚、武鄉城。
臨黃真君三年並衛國,太和十九年復。有宮城、黃城、衛新台、昌鄉水。
陰安二漢屬魏郡,晉屬。真君三年並衛國,太和十九年復。有陰安城。審食其塚。

氵仆陽郡晉置,天興中屬兗州,太和十一年屬齊州,孝昌末又屬西兗。天平初屬。

領縣四

戶一萬八千六百六十四
口五萬五千五百一十二

廩丘前漢屬東郡,後漢屬濟陰,晉屬。有羊角哀左伯桃塚、管公明塚。氵仆陽二漢屬東郡,晉屬。
城陽二漢、晉屬濟陰,後屬。有瓠子河、雷澤。
鄄城二漢屬濟陰,晉屬。

黎陽郡孝昌中分汲郡置,治黎陽城。

領縣三

戶一萬一千九百八十
口五萬四百五十七

黎陽二漢、晉屬魏郡,後罷,孝昌中復屬。有黎陽山。
東黎永安元年分黎陽置。
頓丘二漢屬東郡,晉屬頓丘,太和十八年屬汲,後屬。永安元年分入內黃,天平中罷。

清河郡漢高帝置。

領縣四

戶二萬六千三十三
口十二萬三千六百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