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歧路燈    P 94


作者:李綠園
頁數:94 / 323
類別:古典小說

 

歧路燈

作者:李綠園
第94,共323。
譚紹聞進後門,一家子都跟到樓上。王氏道:「誰知道官府是這樣厲害。我叫德喜、雙慶輪流打探,先說夏鼎挨了板子,又一回說那姓茅的也挨了,把我這心只如丟在涼水盆裡。只怕你挨打哩。」紹聞道:「豈有我挨打的道理。只是我在一旁跪着,三分羞,七分怕。下的堂口,真正發了昏,再不知天地東西,高一步低一步走回來。」王氏道:「吃了飯不曾?」紹聞道:「並不知饑,如何吃飯?」王氏忙吩咐趙大兒廚下整飯。

紹聞先要茶吃。冰梅將興官兒送與慧娘,掇上三盞茶來,遞與母親一杯,遞與夫主一杯,又遞與孔慧娘一杯。孔慧娘道:「茶熱,怕興官兒燒着,不吃罷。」紹聞又說了不幾句官司話,只見慧娘把臉漸漸黃了,黃了又白了,也顧不的興官兒,坐不住了,暈倒在地。王氏驚慌,急忙扶起。冰梅也顧不的興官兒啼哭,抱住慧娘撫胸捶背。紹聞忙叫趙大兒潑薑湯。遲了一大會,慧娘漸漸閃眼。王氏問道:「你怎的?」慧娘道:「不知怎的,只覺眼黑。」又吐了幾口清痰,方纔過來。王氏接住興官兒,叫冰梅、趙大兒就扶進內間床上睡下。王氏問道:「你在家有這病不曾?」慧娘道:「從來不曾。」紹聞道:「叫董橘泉撮一劑藥來吃吃。」王氏瞅了一眼,說道:「他來咱家一年了,藥是胡亂吃的麼?」趙大兒端上薑湯來,慧娘呷了兩口放下,說:「我不怎麼,娘休要慌。」



  
原來慧娘在家做閨秀時,雖說不知外事,但他父親與他叔叔,每日謹嚴飭躬,清白持家,是見慣的;父親教訓叔叔的話,也是聽過的。今日于歸譚宅,一向見丈夫做事不遵正道,心裡暗自生氣,又說不出來。床笫之間,時常婉言相勸,不見聽信。

今日清晨起來,見丈夫上衙門打官司,芳魂早失卻一半。一時德喜兒回來,說夏家挨了二十五板;一時雙慶回來,探的茅拔茹也挨了三十板,嬌怯膽兒只怕丈夫受了刑辱。及見丈夫回來那個樣子,心中氣惱。正經門第人家,卻與那一班無賴之徒閙戲箱官司,心中委的難受。兼且單薄身體,半天不曾吃點飯兒,所以眩暈倒地。定了一會,吃了半杯茶兒,自己回房睡去。

這王氏也知曉兒子打官司不是美事,卻不知那寄放戲箱,交遊棍徒,並不是正經子弟可染毫末的事。心裡只疑孔慧娘有了喜事。背地裡還私問了幾回月信,慧娘含羞不說,王氏一發疑成熊羆。況且慧娘連日吐酸懶食,也有幾分相似。王氏心中打算,以為指日含飴抱孫,連興官是一對兒。一日,紹聞與母親商量請醫立方,王氏道:「偏您家好信那醫生,不管是病不是病,開口就要吃藥!」紹聞只得住了。

只見德喜拿了一個封兒,紅簽上寫的「譚賢弟親手秘展」。紹聞拆開,原是夏逢若着人送來的書兒:


  

敬啟者:前與茅姓戲箱一詞,愚兄遭此大辱,想賢弟亦所不忍也。目今蒙羞,難以出門,家中薪米俱空,上無以供菽水,下無以杜交謫。兼之債主日夜逼迫,愚兄以賢弟慨賜,已定期于明日楚結。萬望賢弟念平日之好,憐目下無辜之刑,早為下頒,以濟燃眉。囑切!囑切!

此上

譚賢弟文右

忝兄夏鼎叩具

外:盛大哥前日順便過我,言指日為賢弟壓驚,為我澆臀,治酒相請,以春盛號王賢弟為陪容。可否往赴?乞賜回音。並及。

紹聞躊躇這宗銀子。又想這是經王中許過,卻該叫王中商量,是可以明做的。遂叫王中到樓門前,說道:「前日承許你夏叔那宗銀子,他今日寫書來要,怎的與他送去?可惜今日手中無這宗項。」王中道:「任憑相公酌處罷。」紹聞道:「這話難講。當初咱急了,你就請他去,親口承許他。今日事已清白,咱一毫沒事,就把他忘了,人情上如何過得去?即如不為咱的事挨打,朋情上也該周濟他。」王中說:「我沒敢說不給他。」

紹聞道:「你那腔兒,我心上明白是不想給他的。」王中道:「相公休要屈人,我實沒有不給他的意思。」紹聞道:「你既知該給他,但家中沒有銀子,你可以到街上,不拘那一家字型大小,就說是我說的,取他二十兩銀子,給了夏叔。若日後還不到時,就算揭的,每月與他三分行息。」王中道:「去問人家借銀子,我伺候老太爺以來,並不曾開過這樣口,我委實說不上來。」

這句話頗中了紹聞之忌。兼且疑王中見新打罷官司,自己難以街上走動,故意兒拿捏。方欲開言,只見德喜拿了一幅全帖,跑着說著:「盛爺請哩。」紹聞接帖一看,上面寫着:「明午一品候敘。恕不再速。愚兄希僑拜訂。」德喜道:「來人在前院候回信,說請明日早到。」紹聞心中含怒,便答道:「我還不定去不去哩,說什麼早晚!」王中便向德喜低聲道:「你回覆來人,說家中有事,明日未必走。」紹聞想起前日兌還賭賬之情,又見王中有阻撓之意,激的惱了,厲聲道:「喜兒,回來!你怎見得我明日不去?我的家你都替我當了麼?王中呀!我叫你街上問銀子,你說從來未曾開過這樣口,偏我面前,你是會開口的!」王中道:「大相公,委實這盛家、夏家我不想叫相公去,這也是真情。前日若不是與夏家有勾搭,怎的有了這場官司?大爺臨歸天時囑咐的話,相公難道忘了麼?不說書本兒漸次丟卻,這幾個人,那一個是正經人?相公近他,將來要吃大虧哩。」這句話已把紹聞激怒至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