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隋書    P 131


作者:魏徵
頁數:131 / 330
類別:歷史

 

作者:魏徵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隋書

又雍州置寧蠻校尉,廣州置平越中郎將,北涼、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置平戎校尉,寧州置鎮蠻校尉,西陽、南新蔡、晉熙、廬江等郡,置鎮蠻護軍,武陵郡置安遠護軍,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隨府主號輕重而不為定。其將軍施于外國者,雄義、鎮遠、武安同班,擬鎮、衛等三號。四撫同班,擬四征,四威同班。擬四安。四綏同班,擬四平。安遠、安邊同班,擬忠武等號。撫河、衛海、安沙、輔義同班,擬武臣等號。航海、寧沙、撫朔、平遠同班,擬鎮兵等號。龍幕、威河、和戎、拓遠、朔野、翊海同班,擬智威等號。梯山、寧寇、綏邊、安漠、威隴五號同班,擬智武等號。威漠、明義、昭信、綏河、寧境同班,擬輕車等號。候律、振朔、宣節、向義、安隴同班,擬寧遠等號。振漠、寧隴、陵海、安遠、平寇同班,擬威雄等號。懷德、執信、明節、橫朔、馳義同班,擬武猛等號。安朔、寧河、掃寇、靜朔、懷關同班,擬驍雄等號。度嶂、奉化、康義、超隴、揚化同班,擬猛烈等號。寧關、橫沙、雄邊、振隴、平河同班,擬忠勇等號。鑿空、浮遼、弘節、宣義、懷信同班,擬明智等號。明信、陵河、歸義、款塞、捍海同班,擬光烈等號。立義、仰化、弘信、守義、奉忠同班,擬飆勇等號。奉誠、立誠、建誠、顯誠、義誠同班,擬龍驤等號。尉遼、寧渤、綏嶺、威塞、通侯同班,擬折衝等號。掃荒、威荒、定荒、開荒、理荒同班,擬開遠等號。奉節、掃節、建節、效節、伏節同班,擬超武等號。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綏方同班,擬伏波等號。伏義、懷澤、歸誠、奉信、懷義同班,擬前鋒等號。凡一百二十五將軍,二十八班,並施外國戎號,準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爾硃仲遠來降,以為定洛大將軍,仍使其北討,故名雲。
陳承梁,皆循其制官,而又置相國,位列丞相上。並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並以為贈官。定令,尚書置五員,郎二十一員。其餘並遵梁制,為十八班,而官有清濁。自十二班以上並詔授,表啟不稱姓。從十一班至九班,禮數復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為之。從此班者,方得進登第一班。其親王起家則為侍中。若加將軍,方得有佐史,無將軍則無府,止有國官。皇太子塚嫡者,起家封王,依諸王起家。餘子並封公,起家中書郎。諸王子並諸侯世子,起家給事。三公子起家員外散騎侍郎,令仆子起家秘書郎。若員滿,亦為板法曹,雖高半階,望終秘書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為板行參軍。此外有揚州主簿、太學博士、王國侍郎、奉朝請、嗣王行參軍,並起家官,未合發詔。諸王公參佐等官,仍為清濁。或有選司補用,亦有府牒即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隨意。在府之日,唯賓游宴賞,時復修參,更無餘事。若隨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預催督。若其驅使,便有職務。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氣類者,唯利是求,暴物亂政,皆此之類。國之政事,並由中書省。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書吏不足,並取助書。分掌二十一局事,各當尚書諸曹,併為上司,總國內機要,而尚書唯聽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威勢。其庶姓為州,若無將軍者,謂之單車。郡縣官之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餉饋皆百姓出,並以定令。其所製品秩,今列之雲。
相國,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開府儀同三司,已上秩萬石。巴陵王、汝陰王后,尚書令,已上秩中二千石。品並第一。
中書監,尚書左右仆射,特進,太子二傅,左右光祿大夫,已上中二千石。品並第二。


  
中書令,侍中,散騎常侍,領、護軍,中領、護軍,吏部尚書,列曹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光祿大夫,已上並中二千石。左右衛將軍,御史中丞,已上二千石。太后衛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衛尉、司農、少府、廷尉、光祿、大匠、太仆、鴻臚、太舟等卿,太子詹事,國子祭酒,已上中二千石。揚州刺史,凡單車刺史,加督進一品,都督進二品。不論持節假節,揚州、徐州加督,進二品右光祿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書令下。南徐、東揚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國王世子,品並第三。
通直散騎常侍,員外散騎常侍,黃門侍郎,已上二千石。秘書監,中二千石。左右驍騎、左右游擊等將軍,太子中庶子,已上二千石。太子左右衛率,二千石硃衣直閣,雲騎、遊騎將軍,中書侍郎,已上千石。尚書左右丞,尚書、吏部侍郎、郎中,已上六百石。尚書郎中與吏部郎同列,今品同。太子三卿,太中、中散大夫,司徒左右長史,已上千石。諸王師,依秩減之例。國子博士,千石。荊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刺史,六州加督,進在第三品東揚州下。加都督,進在第二品右光祿下。嗣王、蕃王、郡公、縣公等世子,品並第四。
秘書丞,明堂、太廟、帝陵等令,已上六百石。散騎侍郎,前左右後軍將軍,左右中郎將,已上千石。大長秋,二千石。太子中舍人、庶子,六百石。豫益廣衡等州,青州領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領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寧等十五州,加督,進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進在第三品南徐州下。不言秩。丹陽尹,中二千石。會稽太守,二千石。加督,進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進在第三品南徐州下。諸郡若督及都督,皆以此差次為例。吳郡、吳興二太守,二千石。侯世子,不言秩。皇弟皇子府諮議參軍,八百石。皇弟皇子府板諮議參軍,不言秩。皇弟皇子府長史,千石。皇弟皇子府板長史,不言秩。皇弟皇子府司馬,千石。皇弟皇子府板司馬,不言秩。皇弟皇子公府從事中郎,六百石。品並第五。
通直散騎侍郎,千石。著作郎,六百石。步兵、射聲、長水、越騎、屯騎五校尉,並千石。太子洗馬,六百石。太子步兵、翊軍、屯騎三校尉,並秩同台校。司徒左西掾屬,並本秩四百石。依減秩例。皇弟皇子友,依減秩例。皇弟皇子公府屬,本秩四百石。依減秩例。五經博士,六百石。子男世子,不言秩。萬戶以上郡太守、內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諮議參軍,六百石。板者不言秩。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長史、司馬,並八百石。嗣王府官減正王府一階。其板長史、司馬,並不言秩。庶姓公府諮議參軍,六百石。與嗣王府同。其板者並不言秩。庶姓公府長史、司馬,並八百石。其板者並不言秩。嗣王庶姓公府從事中郎,六百石。皇帝皇子府中錄事參軍、板府中錄事參軍,中記室參軍、板中記室參軍,中直兵參軍、板中直兵參軍,揚州別駕中從事,皇弟皇子南徐荊江南兗郢湘雍州別駕中從事,並不言秩,品並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