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續資治通鑑 上    P 405


作者:畢沅
頁數:405 / 489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畢沅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續資治通鑑 上

庚子,永國公俊卒,年五歲。帝悲甚,廢朝五日,又不視事三日。封兗王,謚哀獻。太常禮院言準禮為無服之殤,詔特舉哀成服。

辛丑,遼主駐藕絲澱。

乙巳,復永靜軍阜城鎮為縣。

十一月,庚午,以西蕃邈川首領棟戩都首領青宜結果莊為廓州刺史,阿令骨為松州刺史。

甲戌,祀天地于圜丘。



  
遼蕭錫沙遷北院樞密副使,復為耶律伊遜陳陰害太子之計,伊遜從之。先是蕭達和克以奸險附於伊遜,遂見獎援,稍遷至旗鼓蘇拉詳袞。伊遜欲害太子,以達和克凶果可使,遣與近侍直長薩巴詣上京同留守蕭達德,夜,引力士至囚室,給以有赦,召太子,殺之,達德以病歿聞。太子死時年二十。遼主哀之,命有司葬龍門山;欲召其妃還,伊遜復遣人殺之。太子之子延禧及女延壽俱養于蕭懷忠家。伊遜之黨互相慶賀,聚飲數日。

耶律伊遜數薦引其黨耶律哈嚕,擢至北院大王,未幾,其弟烏頁亦至南院大王。然其黨又互相猜忌。蕭額都溫既尚趙國公主,後與伊遜議不合,伊遜銜之,旋以車服僭擬人主被誅。額都溫臨刑語人曰:「前誣告耶律薩喇事,皆伊遜教我,伊遜恐事彰,殺我以滅口耳。」

遼以蕭達和克為國舅詳袞,耶律伊遜引之也。達和克恐殺太子事泄,出入常佩刀,有急召,即欲自殺。然遼主昏暗不省,卒得無恙。

前同知太常禮院張載卒。載家居,與諸生講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體,以孔、孟為法,其家婚喪嫁祭,率用先王之意而傅以今禮。世稱橫渠先生。

十二月,丁丑朔,占城國獻馴象。

壬午,詔改明年為元豐。

詳定一司敕所以《刑部敕》來上,其朝旨自中書頒降者皆曰敕,自樞密院者皆曰宣,凡九門,共六十三條;從之。



  
甲申,手詔:「比楊琬、高靖檢河道回,具所見條上,可召審問,參質利害,庶被災之民不致枉有勞役。」

初,河決曹村,命官塞之,而故道已堙,高仰,水不得下。議者欲自夏津縣東開簽河入董固,護舊河七十里九十步,又自張村埽直東築堤至龐家莊古堤,袤五十里二百步,計用兵三百餘萬,物料三十餘萬。而琬等以為口塞水流,則河道自成,不必開築以縻工役。帝重其事,故令審問,仍詔侍御史知雜事蔡確同相視以聞。既而以確母病,改命樞密都承旨韓縝。後縝言:「漲水沖刷新河,已成河道。河勢變移無常,雖開河就堤及于河身創立生堤,枉費功力。欲止用新河,量加增修,可以經久。」從之。

丁亥,封皇子傭為均國公。

詔:「經制熙河路邊防財用司條上利害事,內有可行者,宜先行下,庶于田事未興,可及時經畫,以助邊費。」時以熙河用度不足,仰度支供億,於是命入內都知李憲領經制財用司。中書具憲所條上可施行者凡十四事,如所奏行之。

癸巳,韓縝等上與遼人往複公移及相見語錄並地圖,詔縝同呂大忠以耶律榮等賫來文字、館伴所語錄及劉忱等按視疆場與北人論議及朝廷前後指揮,分門編錄以聞。

甲午,知諫院黃履言:「近因陪侍郊祭,竊觀禮樂之用,以今準古,有未合者。伏望命有司並群祀考正其大略,而歸之情文相稱。」詔履與禮院官講求以聞。

辛丑,詔以諸路禁軍闕額數多,遣大使臣七員于開封府界、京東、西、陝西、荊湖路,與長吏及當職官招簡填補。

甲辰,詔鑄錢司並以「元豐通寶」為文。

遼以北面宰相遼西郡王蕭呼哩額知北院樞密使事,以左伊勒希巴耶律延格為契丹行宮都部署;耶律伊遜薦之也。

初,遼主從耶律伊遜之言,納蕭後,居二年,未有子。後有妹,嫁伊遜之子舒嘉。後言于遼主,稱其宜子,遂離婚,納于宮中。蕭呼哩勒即以女侄妻舒嘉,恃勢橫肆,至有無君之語,朝野側目。

遼預行正旦禮。

是歲,遼南京大有年。

續資治通鑒●卷第七十三

●卷第七十三


【宋紀七十三】 起着雍敦牂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神宗體元顯道法古立憲帝德王功英文烈武欽仁聖孝皇帝元豐元年遼太康四年。戊午,一零七八年

春,正月,庚戌,命河北轉運使令所在長吏分禱名山,旱故也。

乙卯,以王安石為尚書左仆射、舒國公、集禧觀使。

交趾郡王李乾德上表言:「奉詔遣人送方物,乞賜還廣源、機榔等州縣。」詔:「候進奉人到闕,別降疆事處分。」

戊午,始命太常寺置局,以樞密直學士陳襄等為詳定官,太常博士楊完等為檢討官。襄等言:「國朝大率皆循唐故,至于壇遺神位、法駕輿輦、仗衛儀物,亦兼用歷代之制。其間情文訛舛,多戾于古。每有規模苟略,因仍既久而重於改作者,有出於一時之儀而不足以為法者,請先條奏候訓,以為禮式。」至五年四月十一日成書。

甲子,審官東院言:「廣南兩路員闕,願就之人少。欲乞水土惡劣處為一等,繁難處為一等,其餘併為一等,令轉運司保明申奏。」從之。

乙丑,以太皇太后疾,驛召天下醫者。

權發遣三司使李承之言:「近年以來,朝廷寬假資格稍高之人,為其衰遲或不任事,未遽令休退,故置提舉、管句宮觀之職,優與俸祿,不立員數。而臣僚趨閒貪祿,或精神未衰,便私避事,亦求此職。條制既寬,初未厘革,今內外宮觀約百餘員,無纖芥職事,歲費廩食不下數萬緡。乞今後在京宮觀提舉、提點、句管官,共毋得過十五員,諸路倍之。如有除授,令依例待闕。所貴勤勞官守之人,有以區別,不虛費國用。」詔:「自今陳請宮觀等差人,年六十以上聽差,仍毋過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