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北史    P 166


作者:李延壽
頁數:166 / 521
類別:歷史

 

作者:李延壽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北史

長子道將,字祖業。應襲父爵而讓第八弟道舒,詔不許。道將引清河王國常侍韓子熙讓弟采魯陽男之例,詔乃許之。道將涉獵經史,風氣謇諤,頗有文才,為一家後來之寇,諸父並敬憚之。彭城王勰、任城王澄皆虛衿相待。勰為中軍大將軍,闢行參軍。累遷燕郡太守。道將下車表樂毅、霍原之墓,為之立祠。優禮儒生,厲勸學業,敦課農桑,墾田歲倍。卒於司徒司馬,贈太常卿,謚曰獻。所為文筆數十篇。
子懷祖,太學博士、員外散騎侍郎,卒。子莊,少有美名,位都水使者,卒官。
懷祖弟懷仁,字子友,涉學有辭。性恬靜,蕭然有閒雅緻。歷太尉記室、弘農郡守,不之任,卜居陳留界。所著詩賦銘頌二萬餘言,撰《中表實錄》二十卷。懷仁有行檢,善與人交。與琅邪王衍、隴西李壽之情好相得。常語衍云:「昔太丘道廣,許劭知而不顧;嵇生峭立,鐘會遇而絶言。吾處季、孟之間,去其太甚。」衍以為然。
子彥卿,有學尚,仕隋位御史。撰《後魏紀》三十卷。貞觀中位石門令、東宮學士。道將弟道亮,字仲業,隱居不仕。子思道。
思道字子行,聰爽俊辯,通侻不覊。年十六,中山劉松為人作碑銘,以示思道。思道讀之,多所不解。乃感激讀書,師事河間邢子才。後復為文示松,松不能甚解。乃喟然嘆曰:「學之有益,豈徒然哉!」因就魏收借異書。數年間,才學兼著。然不持操行,好輕侮人物。齊天保中,《魏史》成,思道多所非毀。由是前後再被笞辱,因而落泊不調。
後左仆射楊遵彥薦之於朝,解褐司空行參軍、長兼員外散騎侍郎,直中書省。文宣帝崩,當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擇其善者而用之。魏收、陽休之、祖孝征等不過得一二首,唯思道獨有八篇。故時人稱為「八米盧郎」。後漏泄省中語,出為丞相西閣祭酒。歷太子舍人、司徒錄事參軍。每居官,多被譴辱。後以擅用庫錢,免歸家。嘗于薊北,悵然感慨,為五言詩見意,世以為工。後為給事黃門侍郎,待詔文林館。
 周武帝平齊,授儀同三司,追赴長安。與同輩陽休之等數人作《聽蟬鳴篇》。思道所為,詞意清切,為時人所重。新野庾信遍覽諸同作者,而深嘆美之。未幾,母疾,還鄉。遇同郡祖英伯及從兄昌期等舉兵作亂,思道豫焉。柱國宇文神舉討平之。思道罪當斬,已在死中。神舉素聞其名,引出,令作露布。援筆立成,文不加點。神舉嘉而宥之。後除掌教上士。隋文帝為丞相,遷武陽太守。位下,不得志,為《孤鴻賦》以寄其情。其序曰:
 余志學之歲,自鄉裡游京師,便見識知音,歷受群公之眷。年登弱冠,甫就朝列;談者過誤,遂竊虛名。通人楊令君、邢特進以下,皆分庭致敬,倒屣相接,翦拂吹噓,長其光價。而才本駑拙,性實疏懶,勢利貨殖,淡然不營。雖籠絆朝市,且三十載,而獨往之心,未始去懷抱也。


  
攝生舛和,有少氣疾。分符坐嘯,作守東原。洪河之湄,沃野彌望,囂務既屏,魚鳥為鄰。有離群之鴻,為羅者所獲,野人馴養,貢之於余。置諸池庭,朝夕賞玩,既用銷憂,兼以輕疾。《大易》稱「鴻漸于陸」,羽儀盛也。揚子曰「鴻飛冥冥」,騫翥高也。《淮南子》雲「東歸碣石」,違溽暑也。平子賦「南翔衡陽」,避祁寒也。若其雅步清音,遠心高韻,鵷鸞已降,罕見其儔。而鎩翮牆陰,偶影獨立,唼喋秕稗,鷄鶩為伍,不亦傷乎。
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多緒,乃為之賦,聊以自慰雲。


  
開皇初,以母老,表請解職,優詔許之。思道恃才地,多所陵轢,由是官途淪滯。既而又著《勞生論》,指切當世。歲余,奉詔郊勞陳使。頃之,遭母憂。未幾,起為散騎侍郎,參內史侍郎事。于時,議置六卿,將除大理。思道上奏曰:「省有駕部,寺留太仆;省有刑部,寺除大理。斯則重畜產而賤刑名,誠為不可。」又陳殿庭非杖罰之所,朝臣犯笞罪,請以贖論。上悉嘉納之。是歲,卒於京師。上甚惜之,遣使弔祭焉。集二十卷,行于世。子赤松,大業中,位河東縣長。
道亮弟道裕,字寧祖。少以學尚知名,風儀兼美。尚獻文女樂浪長公主,拜駙馬都尉。歷位中書侍郎、太子中庶子、幽州大中正,卒於涇州刺史,謚曰文。
道裕弟道虔,字慶祖。粗閒經史,兼通算術。尚孝文女濟南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公主驕淫,聲穢遐邇,無疾暴薨,時雲道虔所害。宣武秘其事,不苦窮之。後靈太后追主薨事,黜道虔,令終身不仕。道虔外生李彧,尚莊帝姊豐亭公主,因相藉托。永安中,除輔國將軍、通直常侍。以議歷勛,賜爵臨淄伯。天平中,歷都官尚書、本州大中正,幽州刺史,加衛大將軍。卒官,贈尚書右仆射、司空公、瀛州刺史,謚曰文恭。
道虔好《禮》學,難齊尚書令王儉《喪服集記》七十餘條。為尚書同寮于草屋下設鷄黍之膳,談者以為高。昧旦將上省,必見其弟然後去。奴在馬上彈琵琶,道虔聞之,杖奴一百。公主二子,昌寓宇、昌仁。昌宇不慧,昌仁早卒。道虔又娶司馬氏,有子昌裕。後司馬氏見出,更娉元氏,甚聰悟,常升高座講《老子》。道虔從弟元明隔紗帷以聽焉。元氏生二子,昌斯、昌衡,昌衡最知名。
昌衡字子均,小字龍子。沈靖有才識,風神淡雅,容止可法。博涉經史,工草行書。從弟思道,小字釋奴,宗中稱英妙,昌衡與之俱被推重。故幽州語曰:「盧家千里,釋奴、龍子。」仕魏,兼太尉外兵參軍。齊受禪,歷平恩令。右仆射祖孝征薦為尚書金部郎。孝征每曰:「吾用盧子均為尚書郎,自謂無愧幽明。」始天保中,尚書王昕以雅談獲罪,諸弟尚守而不墜。自茲以後,此道浸微。昌衡與頓丘李若、彭城劉珉、河南陸彥師、隴西辛德源、王循併為後進風流之士。後兼散騎侍郎,迎勞周使。周武平齊,授司玉中士,與大宗伯斛斯征修《禮令》。
隋開皇初,拜尚書祠部侍郎。文帝嘗大集群下,令自陳功,人皆競進,昌衡獨無所言。左仆射高熲目而異之。陳使賀徹、周濆相繼來聘,朝廷每令昌衡接對之。未幾,出為徐州總管長史,甚有能名。吏部尚書蘇威考之曰:「德為世表,行為士則。」論之者以為美談。常行至浚儀,所乘馬為人牛所觸致死。牛主陳謝,求還價直。昌衡謂曰:「六畜相觸,自關常理,此豈人情也,君何謝焉?」拒而不受。性寬厚不校,皆此類也。轉壽州總管長史。宇文述甚敬之,委以州務。歲余,遷金州刺史。仁壽中,奉詔持節為河南道巡省大使。及還,以奉使稱旨,授儀同三司,賜物二百段。昌衡自以年在縣車,上表乞骸骨,優詔不許。大業初,征為太子左庶子,行詣洛陽,道卒。子寶素、寶胤。
道虔弟道侃,字希祖,沈雅有學尚,位州主簿,卒。以弟道約子正達為後。
道侃弟道和,字叔雍,兄弟之中,人望最下。位冀州中軍府中兵參軍,卒。子景猷,弘農太守。景猷子士彥,有風概,隋開皇中,為蜀王秀屬。以秀所為不軌,辭疾,終於家。
道和弟道約,字季恭,位司徒屬、幽州大中正。興和末,除衛大將軍、兗州刺史,在州頗得人和。卒,贈儀同三司、幽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