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朱自清散文    P 73


作者:朱自清
頁數:73 / 189
類別:白話散文

 

作者:朱自清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朱自清散文

滂卑人是會享福的,他們的浴場造得很好。冷熱浴蒸氣浴都有;場中存衣櫃,每個浴客 一個,他們可以舒舒服服地放心洗澡去。場寬闊高大,牆上和圓頂上滿是畫。屋頂正中開一 個大圓窗子,光從這裡下來,雨也從這裡下來;但他們不在乎雨,場裡面反正是濕的。有一 處浴場對門便是飯館,洗完澡,就上這兒吃點兒喝點兒,真「美」啊。滂卑城並不算大,卻 有三個戲園子。大劇場為最,能容兩萬人,大約不常用,現在還算完好。常用的兩個比較小 些,已頽毀不堪;一個據說有頂,是夜晚用的,一個無頂,是白天用的。城中有好幾個市 場,是公眾買賣與娛樂的地方;法庭廟宇都在其中;現在卻只見幾片長方的荒場和一些破壇斷柱而已。

街市中除酒店外,別種店舖的遺蹟也還不少。曾走過一家藥店,架子上還零亂地放著些 玻璃瓶兒;又走過一家餅店,五個烘餅的小磚爐也還好好的。街旁常見水槽;槽裡的水是給 馬喝的,上面另有一個管子,行人可以就着喝。喝時須以一隻手按着槽邊,翻過身仰起臉 來。這個姿勢也許好看,舒服是並不的。日子多了,槽邊經人按手的地方凹了下去,磨得光 滑滑的。街路用大石鋪成,也還平整寬舒;中間常有三大塊或兩大塊橢圓的平石分開放著, 是為上下馬車用的。車有兩輪,恰好從石頭空處過去。街道是直的,與後世取曲勢的不同。 雖然一望到頭,可是襯着兩旁一排排的距離相似高低相仿的頽垣斷戶,倒彷彿無窮無盡似 的。從整齊劃一中見偉大,正中古羅馬人的長處。

(原載1932101日《中學生》第28號)

瑞士


  

瑞士有「歐洲的公園」之稱。起初以為有些好風景而已;到了那裡,才知無處不是好風 景,而且除了好風景似乎就沒有什麼別的。這大半由於天然,小半也是人工。瑞士人似乎是 靠遊客活的,只看很小的地方也有若干若干的旅館就知道。他們拚命地築鐵道通輪船,讓愛 逛山的愛遊湖的都有落兒;而且車船兩便,票在手裡,愛怎麼走就怎麼走。瑞士是山國,鐵 道依山而築,隧道極少;所以老是高高低低,有時像差得很遠的。還有一種爬山鐵道,這兒 特別多。狹狹的雙軌之間,另加一條特別軌:有時是一個個方格兒,有時是一個個鈎子;車 底下帶一種齒輪似的東西,一步步咬着這些方格兒,這些鈎子,慢慢地爬上爬下。這種鐵道 不用說工程大極了;有些簡直是筆陡筆陡的。



  
逛山的味道實在比遊湖好。瑞士的湖水一例是淡藍的,真正平得像鏡子一樣。太陽照着 的時候,那水在微風裡搖晃着,宛然是西方小姑娘的眼。若遇著陰天或者下小雨,湖上迷迷 蒙蒙的,水天混在一塊兒,人如在睡裡夢裡。也有風大的時候;那時水上便皺起粼粼的細 紋,有點像顰眉的西子。可是這些變幻的光景在岸上或山上才能整個兒看見,在湖裡倒不能 領略許多。況且輪船走得究竟慢些,常覺得看來看去還是湖,不免也膩味。逛山就不同,一 會兒看見湖,一會兒不看見;本來湖在左邊,不知怎麼一轉彎,忽然挪到右邊了。湖上固然 可以看山,山上還可看山,阿爾卑斯有的是重巒疊嶂,怎麼看也不會窮。山上不但可以看 山,還可以看谷;稀稀疏疏錯錯落落的房舍,彷彿有鷄鳴犬吠的聲音,在山肚裡,在山腳 下。看風景能夠流連低徊固然高雅,但目不暇接地過去,新境界層出不層,也未嘗不淋漓痛 快;坐火車逛山便是這個辦法。

盧參(Luzerne)在瑞士中部,盧參湖的西北角上。出了車站,一眼就看見那汪 汪的湖水和屏風般的青山,真有一股爽氣撲到人的臉上。與湖連着的是勞思河,穿過盧參的 中間。

河上低檔的一座古水塔,從前當作燈塔用;這兒稱燈塔為「盧采那」,有人猜「盧參」 這名字就是由此而出。這座塔低得有意思;依傍着一架曲了又曲的舊木橋,倒配了對兒。這 架橋帶頂,像廊子;分兩截,近塔的一截低而窄,那一截卻突然高闊起來,彷彿彼此不相 干,可是看來還只有一架橋。不遠兒另是一架木橋,叫龕橋,因上有神龕得名,曲曲的,也 古。許多對柱子支着橋頂,頂底下每一根橫樑上兩面各釘着一大幅三角形的木板畫,總名 「死神的跳舞」。每一幅配搭的人物和死神跳舞的姿態都不相同,意在表現社會上各種人的 死法。畫筆大約並不算頂好,但這樣上百幅的死的圖畫,看了也就夠勁兒。過了河往裡去, 可以看見城牆的遺蹟。牆依山而築,蜿蜒如蛇;現在卻只見一段一段的嵌在住屋之間。但九 座望樓還好好的,和水塔一樣都是多角錐形;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顏色是黯淡得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