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閲微草堂筆記    P 124


作者:紀昀
頁數:124 / 188
類別:手記隨筆

 

作者:紀昀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閲微草堂筆記

雖然,師忉利天中人也,知近我則必敗道,故畏我如虎狼。即努力得到非非想天,亦不過柔肌著體,如抱冰雪,媚姿到眼,如見塵矹,不能離乎色相也;如心到四禪天,則花自照鏡,鏡不知花,月自映水,水不知月,乃離色相矣;再到諸菩薩天,則花亦無花,鏡亦無鏡,月亦無月,水亦無水,乃無色無相,無離不離,為自在神通不可思議。師如敢容我一近,而真空不染,則摩登伽一意皈依,不復再擾阿難矣。僧自揣道力,足以勝魔,坦然許之,偎倚撫摩,竟毀戒體,懊喪失志,侘傺以終。

夫磨而不磷,涅而不緇,惟聖人能之,大賢以下弗能也。此僧中于一激,遂開門揖盜,天下自恃可為,遂為人所不敢為,卒至潰敗決裂者,皆此僧也哉。

*****

德慎齋扶乩,其仙降壇,不作詩,自署名曰劉仲甫,眾不知為誰。有一國手在側曰:是南宋國手,著有棋訣四篇者也。固請對弈,乩判曰:弈則我必負。固請,乃許,乩果負半子。

眾曰:大仙謙挹,欲獎成後進之名耶?乩判曰:不然,後人事事不及古,惟推步與弈棋,則皆勝古。或謂因古人所及,更復精思,故已到竿頭,又能進步,是為推步言,非為弈棋言也。蓋風氣日薄,人情日巧,其傾軋攻取之術,兩機激薄,變幻萬端,砃詭出奇,不留餘地。古人不肯為之事,往往肯為;古人不敢冒之險,往往敢冒;古人不忍出之策,往往忍出。



  
故一切世事心計,皆出古人上。弈棋亦心計之一,故宋元國手,至明已差一路,今則差一路半矣。然古之國手,極敗不過一路,今之國手,或敗至兩路三路,是則踏實蹈虛之辨也。問弈竟無常勝法乎?又判曰:無常勝法,而有常不負法,不弈則常不負矣。

仆猥以夙慧,得作鬼仙,世外閒身,名心都盡,逢場作戲,勝敗何關。若當局者,角爭得失,尚慎旃哉。四座有經歷世故者,多喟然太息。

*****


  

季滄洲言,有狐居某氏書樓中,數十年矣,為整理卷軸,驅逐蟲鼠,善藏砄者不及也。能與人語,而終不見其形。賓客宴集,或虛置一席,亦出相酬酢,詞氣恬雅,而談言微中,往往傾其座人。一日酒糾宣觴政,約各言所畏,無理者罰,非所獨畏者亦罰。

有雲畏講學者,有雲畏名士者,有雲畏富人者,有雲畏貴官者,有雲畏善諛者,有雲畏過謙者,有雲畏禮法周密者,有雲畏緘默慎重,欲言不言者。最後問狐,則曰:吾畏狐。眾嘩笑曰:人畏狐可也,君為同類,何所畏,請浮大白。狐哂曰:天下惟同類可畏也。

夫甌越之人,與奚狄不爭地;江海之人,與車馬不爭路。類不同也,凡爭產者必同父之子,凡爭寵者必同夫之妻,凡爭權者必同官之士,凡爭利者必同市之賈,勢近則相礙,相礙則相軋耳。且射雉者媒以雉,不媒以鷄鶩;捕鹿者由以鹿,不由以羊豕。凡反間內應,亦必以同類,非其同類不能投其好而入,伺其隙而抵也。

由是以思,狐安得不畏狐乎?座有經歷險阻者,多稱其中理。獨一客酌酒狐前曰:君言誠確,然此天下所同畏,非君所獨畏,仍宜浮大白。乃一笑而散。余謂狐之罰觴應減其半,蓋相礙相軋,天下皆知之。

至伏肘腋之間,而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鈎距之深謀,則不知者或多矣。

*****

老儒周懋官,口操南音,不記為何許人,久困名場,流離困頓,嘗往來于周西擎、何華峰家。華峰本亦姓周,或二君之族歟?乾隆初,余尚及見之,迂拘拙鈍,古君子也。每應試,或以筆畫小誤被貼,或已售而以一二字被落,亦有過遭吹索,如題目寫曰字,偶稍狹即以誤作日字貼;寫己字,末筆偶鋒尖上出,即以誤作已字貼,尤抑鬱不平。一日,焚牒文昌祠,訴平生未作過惡,橫見沮抑。

數日後夢朱衣吏引至一殿,神據案語曰:爾功名坎坷,遽瀆明神,徒挾怨尤,不知因果。爾前身本部院吏也,以爾狡黠舞文,故罰爾今生為書痴,毫不解事;以爾好指摘文牒,雖明知不誤,而巧詞鍛鍊,以挾制取財,故罰爾今生處處以字畫見斥。因指簿示之曰:爾以曰字見貼者,此官前世乃福建駐防音德布之妻,老節婦也,因咨文寫音為殷,譯語諧聲,本無定字,爾反覆駁詰,來往再三,使窮困孤嫠,所得建坊之金,不足供路費;爾以已字見貼者,此官前世以知縣起服,本歷俸三年零一月,爾需索不遂,改其文三字為五,一字為十,又以五年零十月移計,應得別案處分。比及辨白,坐原文錯誤,已沉滯年餘。

業報牽纏,今生相遇,爾何冤之可鳴歟?其他種種,皆有夙因,不能為爾備陳,亦不可為爾預泄。爾宜委順,無更嘵嘵。儻其不信,則緇袍黃冠行,且有與爾為難者,可瞭然悟矣。語訖揮出,霍然而醒,殊不解緇袍黃冠之語。

時方寓佛寺,因遷徙避之。至乙卯鄉試,闈中已擬第十三。二場僧道拜父母判中,有長揖君親字,蓋用傅弈表不忠不孝削髮而揖君親語也。考官以為疵累,竟斥落。

方知神語不誣,此其館步丈陳謨家名登廷,棗強人,官製造庫郎中,自詳述于步丈者。後不知所終,殆坎砆以歿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