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宋詞鑑賞    P 244


作者:蘇軾等
頁數:244 / 521
類別:古典詞曲

 

作者:蘇軾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宋詞鑑賞

這首詞以穠艷著稱,但實際則極盡沉鬱頓挫之能事。上片結以情語,下片舊至比興,塑造了梨花無人可比的精神風致,音韻有不盡。

●蘭陵王·柳  周邦彥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

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



  
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閒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度。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天北。

淒惻,恨堆積!

慚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春無極。

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

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

周邦彥詞作鑒賞

此詞寫於作者最後一次出京時。詞中托柳起興,抒寫了傷離別恨之情和身世飄零的喟嘆。詞寫欲留不得,非去不可,以柳發端,以行為愁,回想落淚,極迴環往複之致,具沉鬱頓挫的風格。


  

「柳陰直,煙裡絲絲弄碧」寫的是作者此離開京華時隋堤上所見的柳色。所謂「柳陰直」,極類繪畫中的透視畫面:時當正午,日懸中天,柳樹的陰影不偏不倚直鋪地上,而長堤之上,柳樹成行,柳陰沿長堤伸展開來,划出一道直線。「煙裡絲絲草碧」轉而寫柳絲:新生的柳枝細長柔嫩,象絲一樣;它們彷彿也知道自己碧色可人,就故意飄拂着以顯示它們的美,而柳絲的碧色透過春天的煙靄看去,更有一種朦朧的美。這樣的柳色已不止見了一次,那是為別人送行時看到的。

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隋堤指汴京附近汴河的堤,因為汴河是隋朝開的,所以稱隋堤。」行色「,行人出發前的景象。柳」拂水飄綿“如送行色。

這四個字錘煉得十分精工,生動地摹畫出柳樹依依惜別的情態。那時詞人登上高堤眺望故鄉,別人的回歸觸動了自己的鄉情。

這個厭倦了京城生活的客子的淒惘與憂愁有誰能理解呢?隋堤柳只管向行人拂水飄綿表示惜別之情,並沒有顧到送行的京華倦客。

接着,將思緒又引回到柳樹上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古時驛路上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別的地方。詞人設想,長亭路上,年復一年,送別時折斷的柳條恐怕要超過千尺了。

這幾句表面看來是愛惜柳樹,而深層的涵義卻是感嘆人間離別的頻繁。

「尋」是尋思、追憶、回想的意思。「蹤跡」指往事而言。當船將開未開之際,詞人忙着和人告別,不得閒靜。而這時船已啟程,周圍靜了下來,自己的心也閒下來了,就很自然地要回憶京華的往事。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意思是:想當初寒食節前的一個晚上,情人為他送別。送別的宴席上燈燭閃爍,伴着哀傷的樂曲飲酒。

這裡的「又」字是說從那次的離別宴會以後詞人已不止一次的回憶,如今坐船上又一次回想到那番情景。「梨花榆火催寒食」寫明那次餞別的時間。寒食節清明前一天,舊時風俗,寒食這天禁火,節後另取新火。

唐制,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催寒食」的「催」字有歲月匆匆之感。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天北。」這四句是作者自己從船上回望岸邊的所見所感。「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風順船疾,行人本應高興,詞裡卻用一「愁」字,這是因為有人讓他留戀着。回頭望去,那人已若遠天邊,只見一個難辨的的身影。

「望人天北」五字,包含着無限的悵惘與淒惋。

第二疊寫乍別之際,第三疊寫漸遠以後。「淒惻,恨堆積!」「恨」這裡是遺憾的意思。船行愈遠,遺憾愈重,一層一層堆積心上難以排遣,也不想排遣。「漸別浦縈迴,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從詞開頭的「柳陰直」看來,啟程中午,而這時已到傍晚。「漸」字也表明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不是剛剛分別時的情形了。這時望中之人早已不見,所見只有沿途風光。大小有小口旁通叫浦,別浦也就是水流分支的地方,那裡水波迴旋。

「津堠」是渡口附近的守望所。因為已是傍晚,所以渡口冷冷清清的,只有守望所孤零零地立那裡。景物與詞人的心情正相吻合。再加上斜陽冉冉西下,春色一望無邊,空闊的背景越發襯出自身的孤單。

他不禁又想起往事:「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裡,淚暗滴。」月榭之中,露橋之上,度過的那些夜晚,都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宛如夢境似的,一一浮現眼前。想到這裡,不知不覺滴下了淚水。

「暗滴」是背着人獨自滴淚,自己的心事和感情無法使旁人理解,也不願讓旁人知道,只好暗自悲傷。

此詞構思和章法佈局上頗具匠心。全詞由實入虛,實虛不斷轉換。開篇景起,由堤上柳引出對往昔送別的回憶和久離京師的身世之感,又由回憶和久客淹留之感折回到目前的離席;由離席再生發開拓出去,預為行者設想別後愁思,又由預為行者設想為歸入現實中自己的別後之思;最後,又由現實引發出對昔日相聚時的回憶。未別之時,回憶離別之苦;己別之後,則又回憶相聚時的歡樂,而詩人的久客淹留之感,傷離恨別之情,完全這種迴旋往複的描敘中展示出來。

●六醜·薔薇謝後作  周邦彥

正單衣試酒,悵客裡光陰虛擲。

願春暫留,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

為問花何?

夜來風雨,葬楚宮傾國。

釵鈿墮處遺香澤。

亂點桃蹊,輕翻柳陌,多情為誰追惜?

但峰媒蝶使,時叩窗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