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本論    P 589


作者:馬克思
頁數:589 / 772
類別:古典經濟學

 

作者:馬克思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資本論

「有些商行有巨額的資金,但這些資金不能流動。他們的全部資本都固定在毛裡求斯的地產或藍靛廠、製糖廠上了。當他們的債務達到5060萬鎊時,他們已經沒有流動資金來支付開出的匯票了;最後,他們只有靠他們的信用,而且必須是足夠的信用,才能支付他們的匯票。」(第81頁)469
前面提到的那位賽·葛尼說:
[第1664號]「現在<1848年>到處都出現了交易縮減和貨幣大大過剩的現象。」——(第1763號)「我不認為,利息率提得這樣高是由於缺少資本;這是由於驚慌,由於獲得銀行券的困難。」
1847年,英國為進口糧食至少向外國支付了900萬鎊金。其中,750萬鎊來自英格蘭銀行,150萬鎊來自別的地方(第301頁)。——英格蘭銀行總裁莫利斯說:
18471023日,國債券、運河股票、鐵路股票已經貶值114752225鎊。」(第312頁)
同一個莫利斯在答覆喬·本廷克勛爵時說:
[第3846號]「難道您不知道,投在各種證券和產品上的一切資本都同樣貶值了嗎,原料、原棉、生絲和原毛都以同樣的拋售價格運往大陸了嗎,砂糖、咖啡和茶葉都拍賣了嗎‧——為了對付由於大量進口糧食而引起的金的流出,國家必須忍受巨大的犧牲,這是不可避免的。——您是不是認為,與其忍受這種犧牲使金流回,還不如動用銀行庫存的800萬鎊呢‧——我不認為是這樣。」
下面是對這種英雄主義所作的註釋。迪斯累裡向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和前任總裁威·柯頓先生問道


  
1844年英格蘭銀行的股東得到多少股息‧——那一年是7%。——1847年的股息是多少‧——9%。——今年英格蘭銀行要替它的股東交所得稅嗎‧——是的。——1844年也是這樣嗎‧——不是。
這就是說,以前是先定股息,然後在付給各個股東時扣去所得稅;1844年以後,是先從銀行總利潤中交納稅款,然後在分配股息時「免扣所得稅」。因此,名義上相等的百分率,在後一個場合,就多了這個所得稅的數額。——弗·恩·——這樣看來,這個銀行法<1844年的銀行法>對股東非常有利了……結果是,從新銀行法實施以來,股東的股息已由7%增加到9%,此外,股東在以前必須交納的所得稅,現在由銀行交納了,是不是呢‧——確實是這樣。」(第43564361號)470


  
關於1847年危機期間銀行的貨幣貯藏,地方銀行家皮斯先生說:
(第4605號)「因為銀行不得不越來越提高它的利息率,人們普遍產生了憂慮;地方銀行都增加了自己手中的貨幣額和銀行券額;我們當中的許多人,平時也許只保留幾百鎊金或銀行券,現在都立刻在錢櫃和賬桌抽屜裡貯存了數千鎊,因為大家對於貼現和匯票在市場上的流通力都感到極不可靠;結果普遍都貯藏貨幣。」
委員會的一個委員指出:
(第469l號)「所以,不管過去十二年內原因是什麼,結果總是更有利於猶太人和貨幣經營者,而不是更有利於一般的生產階級。」
至于貨幣經營者曾經多麼厲害地利用危機時期,圖克說:
「瓦瑞克郡和斯泰福郡的金屬製品業,1847年拒絶了許多訂貨單,因為工廠主拿匯票去貼現時必須支付的利息率,把他的全部利潤吞掉還嫌不夠。」(第5451號)
我們現在再引用一個以前已經引用過的議會報告:《銀行法特別委員會1857年由下院向上院提出的報告》(以下題為:銀行委員會,1857年)。在這個報告中,「通貨原理」派的巨星,英格蘭銀行董事諾曼先生,受到了如下的質問:
(第3635號)「您說,您認為利息率不是取決於銀行券的數量,而是取決於資本的供求。您是否可以談一談,您所說的資本,除了銀行券和硬幣而外,還指什麼‧——我認為,資本的普通定義是:生產上使用的商品或服務。」——(第3636號)「當您談到利息率時,是否把一切商品都包括在資本一詞中了‧——生產上使用的一切商品都包括在內了。」——(第3637號)「當您談到利息率時,您把這一切都包括在資本一詞中了‧——是的。
假定有一個棉紡織廠主,他的工廠需要棉花。他大概會用這樣的辦法弄到棉花:他先從他的銀行家那裡獲得一筆貸款,帶著這樣得到的銀行券到利物浦去購買。他真正需要的是棉花;他需要銀行券或金,只是當作獲得棉花的手段。或者,他471需要資金,是為了給他的工人支付報酬;這樣,他又要借銀行券,用來支付工人的工資;而工人又需要食物和住所;貨幣就是對這些需要實行支付的手段。」——(第3638號)「但是對貨幣要文付利息嗎‧——當然,首先要支付利息;但是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假定他賒購棉花,沒有從銀行取得任何貸款;這時,現金價格和賒購價格在到期付款時出現的差額,就是利息的尺度。即使根本沒有貨幣,利息還是存在。」
這種洋洋得意的胡言亂語,只有「通貨原理」派的這個台柱才說得出口。首先是天才地發現了,銀行券或金是購買某種物品的手段;人們借銀行券或金,不是為了它們本身。由此要問,利息率是由什麼東西調節的‧是由商品的供求調節的,而我們以前只知道商品的市場價格是由商品的供求調節的。但是,完全不同的利息率,是和不變的商品市場價格並行不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