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本論    P 633


作者:馬克思
頁數:633 / 772
類別:古典經濟學

 

作者:馬克思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資本論

(第5127號)「是不是常有這樣的事情,互相同意隨時重新開出匯票‧——{查普曼:}這件事他們對我們保密;我們是不會容許這種匯票的……當然,這樣的事情可能發生,但關於這類事情,我不能說什麼。<純潔的查普曼啊。>」——(第5129號)「如果出口大量增加,例如去年一年就增加了2000萬鎊,那末,要貼現那些代表這種出口的匯票,不是自然而然會引起對資本的巨大需求嗎‧——這是毫無疑問的。」——(第5130號)「既然英國照例為它603的一切出口對外國提供信用,那末,在信用延續的期間不是必定會吸收相應的追加資本嗎‧——英國提供巨額的信用;但它也為它的原料接受信用。
人們在美國向我們開出的匯票總是以六十天為期,另外一些地方開出的匯票是以九十天為期。另一方面,我們也提供信用;我們把商品運往德國時,就提供以兩個月或三個月為期的信用。」
威爾遜問查普曼(第5131號),是不是在這種進口原料和殖民地商品起運的同時,已經憑這些貨物對英國開出匯票‧是不是這種匯票會和提單同時寄到‧查普曼相信是這樣,但是他對這種「商人的」業務一無所知,建議我們去問內行的人。——查普曼說,在對美國的出口上,「商品在過境時被象徵化了」[第5133號];這種胡言亂語的意思應當是說,英國出口商人憑他的商品向倫敦的一家美國大銀行開出以四個月為期的匯票,這家銀行則從美國得到補償。
(第5136號)「同遠方各國的交易,不是照例由那些要等商品售出才有資本可用的商人經營嗎‧——一些商行擁有巨大的私人財富,它們能夠投下它們自己的資本,而不需要靠商品來獲得貸款;但這些商品大部分會通過某些著名公司的承兌而轉化為貸款。」——(第5137號)「這些商行設在……倫敦、利物浦和其他地方。」——(第5138號)「所以,無論工廠主是自己出錢,還是在倫敦或利物浦找到一個商人來提供這種貸款,都沒有差別;這不仍然是在英國作出的預付嗎‧——一點不錯。工廠主只是在少數場合<而1847年几乎在一切場合>這樣做。
例如,一個經營工業品的商人在曼徹斯特購買商品,並且通過倫敦一家可靠的公司把商品運走;當倫敦這家公司確信一切都已按照合同辦妥時,這個商人就會憑這批運往印度、中國或其他地方的貨物,向倫敦這家公司開出一張以六個月為期的匯票;然後銀行界參加進來,替他把這張匯票貼現;所以,當他必須對這些商品支付的時候,他已經通過匯票的貼現而擁有貨幣了。」——(第5139號)「那個人雖然有了貨幣,銀行家不是還得貸出這種貨幣嗎‧——銀行家有這張匯票;銀行家購買了這張匯票;他就是在這個形式上,即在商業匯票的貼現上,運用他的銀行資本的。」
{可見,查普曼也認為匯票貼現不是發放貸款,而是購買商604品——弗·恩·}


  
(第5140號)「這不仍然是對倫敦貨幣市場的需求的一部分嗎‧——毫無疑問;這是貨幣市場和英格蘭銀行的主要業務。英格蘭銀行和我們一樣樂於得到這種匯票,它知道這是很好的投資。」——(第5141號)「是不是出口業越發展,對貨幣市場的需求就越增加‧——隨着國家繁榮的增進,我們<查普曼之流>也得到好處。」——(第5142號)「所以,如果這些不同的投資範圍突然擴大,自然的結果就是利息率的提高‧——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5143號)查普曼「不很瞭解,在我們的出口額十分巨大的時候,金對我們竟會有這麼大的用處」。
(第5144號)尊敬的威爾遜問道:
「我們在我們的出口上提供的信用,是不是可能比我們在我們的進口上得到的信用多‧——我自己對這一點是有所懷疑的。如果有人憑他運往印度的曼徹斯特商品來要求承兌,您是不能以少於十個月的期限給他承兌的。在印度對我們支付以前的一些時候,我們必須並且確實要為美國的棉花而對美國支付。但是這件事的影響究竟如何,研究起來,卻是一個頗為微妙的問題。」——(第5145號)「如果我們象去年一樣增加工業品的出口2000萬鎊,那末,我們必須事先就大大增加原料的進口<這已經表明,出口過剩和進口過剩,生產過剩和貿易過剩是一回事>,以便生產這個增加的商品量嗎‧——這是沒有疑問的。」[第5146號]「我們必然要支付一個很大的差額;這就是說,在這個時期內,對我們來說一定是逆差,但久而久之,對美國的匯兌率就會對我們有利,並且較長時期以來,我們已經從美國得到了巨額貴金屬的輸入。」


  
(第5148號)威爾遜問那位高利貸大王查普曼,他是否認為他的高額利息是大繁榮和高額利潤的標誌。查普曼對這個獻媚者的天真顯然大吃一驚,他當然認為是這種標誌,但十分坦白地加上一句保留的話:
「有些人別無他法;他們要還債,他們必須償付,不管有沒有利潤;不過,只要它{高利息率}持續下去,它就會標志著繁榮。」605
他們兩人都忘記了,高利息率也可以標志著象1857年那樣的情況:到處奔波的信用騎士使國家陷于不安。他們能夠支付高額利息,因為他們是從別人的錢袋掏出錢來支付的(而這樣一來,他們就促使決定對一切人適用的利息率),並在此期間,靠預期中的利潤,過着闊綽的生活。同時,正是這件事情能夠給工廠主等提供實際上極為有利的營業。迴流由於這種借貸制度而成為完全不可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