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資本論    P 658


作者:馬克思
頁數:658 / 772
類別:古典經濟學

 

作者:馬克思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資本論

但是,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是高利貸的真正的、廣闊的和獨有的地盤。每一筆在一定期限到期的交款,如地租、貢賦、賦稅等等,都必須用貨幣來支付。因此,從古代羅馬一直到現代,大量放高利貸的都是包稅者,大包稅人,收稅人。然後,隨着商業發展和商品生產普遍化,購買和支付越來越在時間上分離。
貨幣必須在一定期限內付出。這一點會造成一直到今天還使貨幣資本家和高利貸者彼此混淆不清的那種狀況,這已由現代的貨幣危機所證明。但是,高利貸本身又是使貨幣充當支付手段的必要性得到進一步發展的主要手段,因為它使生產者越來越深地陷入債務,使他因背上利息的重負而不可能進行正常的再生產,從而使他失去了通常的支付手段。在這裡,高利貸產生於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而又擴大貨幣的這種職能,即擴大自己的本來的地盤。
信用制度是作為對高利貸的反作用而發展起來的。但是,我們對這一點不要誤解,決不要把它理解成象古代著作家、教父、路德或舊的社會主義者所說的那樣。信用制度的發展恰好就是表示生息資本要服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條件和需要。
總的說來,在現代信用制度下,生息資本要適應于資本主義生產的各種條件。高利貸本身不僅依然存在,而且在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國家,還擺脫了一切舊的立法對它的限制。對於那些不是
678或不能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意義上進行借貸的個人、階級或情況來說,生息資本都保持高利貸資本的形式。例如,在下列場合:或者出於個人的需要去到當鋪進行借貸;或者把錢借給那些享樂的富人,供他們揮霍浪費;或者借給那些非資本主義的生產者,如小農民、手工業者等等,即自己仍然佔有生產條件的直接生產者;最後借給那種經營規模很小,接近於自食其力的生產者的資本主義生產者。


  
就生息資本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重要要素來說,它和高利貸資本的區別,決不在於這種資本本身的性質或特徵。區別只是在於:這種資本執行職能的條件已經變化,從而和貸款人相對立的借款人的面貌已經完全改變。即使得到貸款的產業家或商人是沒有財產的人,那也是由於相信他會用借來的資本執行資本家的職能,佔有無酬勞動。他是作為可能的資本家得到貸款的。
一個沒有財產但精明強幹、穩重可靠、經營有方的人,通過這種方式也能成為資本家(因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每一個人的商業價值總會得到相當正確的評價),這是經濟辯護士們所讚歎不已的事情,這種情況雖然不斷地把一系列不受某些現有資本家歡迎的新的幸運騎士召喚到戰場上來,但鞏固了資本本身的統治,擴大了它的基礎,使它能夠從社會下層不斷得到新的力量來補充自己。這和中世紀天主教會的情況完全一樣,當時天主教會不分階層,不分出身,不分財產,在人民中間挑選優秀人物來建立其教階制度,以此作為鞏固教會統治和壓迫俗人的一個主要手段。一個統治階級越能把被統治階級中的最傑出的人物吸收進來,它的統治就越鞏固,越險惡。而馬克思、恩格斯、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這些人本來卻是屬於統治階級的。
因此,現代信用制度創始人的出發點,並不是把一般生息資本
679革出教門,而是相反,對它予以公開承認。
在這裡,我們不談那種企圖使貧民擺脫高利貸的措施,如公立當鋪(1350年設立於法蘭斯孔太的薩林士,後來1400年和1479年設立於意大利的佩魯賈和薩沃納)。這種公立當鋪所以值得注意,只是因為它表示了一種歷史的諷刺:虔誠的願望在實現時正好走向它的反面。按照審慎的估計,英國工人階級對當鋪這個公立當鋪的後繼者支付的利息為100%。【「因為在同一個月內不斷地典質和贖回,而且典質一物是為了贖回另一物,二者相抵後所得貨幣很少,所以當鋪的利息是非常高的。


  
領有執照的當鋪倫敦有240家,各地區約有1450家。所用資本估計約有100萬鎊。這筆資本在一年內至少周轉三次,每次平均取得331/2%的利息;所以,英國的下層階級,為了要獲得這100萬鎊臨時貸款,每年必須支付100%的利息。過期不贖所受的損失,還不包括在內。」(約·德·塔克特《勞動人口今昔狀況的歷史》1846年倫敦版第1卷第114頁)】這裡也不談例如那位休·張伯倫醫師或約翰·布里斯科的信用幻想,他們在十七世紀的最後十年,曾企圖設立農業銀行,以土地所有權為基礎,發行一種紙幣,使英國貴族擺脫高利貸的盤剝。【他們甚至在自己著作的名稱上也表明了自己的宗旨:「使土地所有者普遍得到福利,使土地價值大大提高,免除貴族和紳士等的賦稅,增加他們的年收入等等」。按照他們的說法,受到損失的,只會是民族的最可惡的敵人高利貸者,這種人給貴族和自耕農造成的危害比法國侵略軍所能造成的危害還大得多。】
十二世紀和十四世紀在威尼斯和熱那亞設立的信用組合,是由於海外貿易和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批發商業需要擺脫舊式高利貸的統治和貨幣經營的壟斷而產生的。如果說在這些城市共和國設立的真正的銀行同時是使國家以未來的稅收作為擔保取得貸款的那種公共信用機關,那末,不應當忘記,設立這種組合的商人自己就是那些國家的第一流的人物,他們一心要使他們的政府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