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蘇東坡集 下    P 295


作者:蘇東坡
頁數:295 / 463
類別:古典詩

 

作者:蘇東坡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蘇東坡集 下

黃州守居之數百步為赤壁,或言即周瑜破曹公處,不知果是否?斷崖壁立,江水深碧,二鶻巢其上,有二蛇,或見之。遇風浪靜,輒乘小舟至其下,舍舟登岸,入徐公洞。非有洞穴也,但山崦深邃耳。《圖經》云:「是徐邈不知何時人,非魏之徐邈也。」岸多細石,往往有溫瑩如玉者,深淺紅黃之色,或細紋如人手指螺紋也。既數游,得二百七十枚,大者如棗慄,小者如芡實,又得一古銅盆盛之,注水粲然。有一枚如虎豹首,在口鼻眼處,以為群石之長。

◎志林四十六條·玉石

○辨真玉

今世真玉甚少,雖金鐵不可近,須沙碾而後成者,世以為真玉矣,然猶未也,特珉之精者。真玉須定州磁芒所不能傷者,乃是雲。問後苑老玉工,亦莫知其信否。

○紅絲石



  
唐彥猷以青州紅絲石為甲。或云:「惟堪作骰盆,蓋亦不見佳者。」今觀雪庵所藏,乃知前人不妄許爾。

◎志林四十六條·井河

○筒井用水鞴法

蜀去海遠,取鹽于井。陵州井最古,氵育井、富順鹽亦久矣,惟邛州蒲江縣井,乃祥符中民王鸞所開,利入至厚。自慶歷、皇以來,蜀始創「筒井」,用圜刃鑿如碗大,深者數十丈,以巨竹去節,牝牡相銜為井,以隔橫入淡水,則咸泉自上。又以竹之差小者出入井中為桶,無底而竅其上,懸熟皮數寸,出入水中,氣自呼吸而啟閉之,一筒致水數斗。凡筒井皆用機械,利之所在,人無不知。《後漢書》有「水鞴」,此法惟蜀中鐵冶用之,大略似鹽井取水筒。太子賢不識,妄以意解,非也。

○汴河斗門



  
數年前朝廷作汴河斗門以淤田,識者皆以為不可,竟為之,然卒亦無功。方樊山水盛時放斗門,則河田墳墓廬舍皆被害,及秋深水退而放,則淤不能厚,謂之「蒸餅淤」,朝廷亦厭之而罷。偶讀白居易《甲乙判》,有云:「得轉運使以汴河水淺不通運,請築塞兩河斗門,節度使以當管營田悉在河次,在斗門築塞,無以供軍。」乃知唐時汴河兩岸皆有營田斗門,若運水不乏,即可沃灌。古有之而今不能,何也?當更問知者。

◎志林四十六條·卜居

○太行卜居

柳仲舉自共城來,摶大官米作飯食我,且言百泉之奇勝,勸我卜鄰。此心飄然已在太行之麓矣!元三年九月七日,東坡居士書。

○范蜀公呼我卜鄰

范蜀公呼我卜鄰許下,許下多公卿,而我蓑衣箬笠,放蕩于東坡之上,豈復能事公卿哉?若人久放浪,不覺有病,或然持養,百病皆作。如州縣久不治,因循苟簡,亦曰無事,忽遇能吏,百弊紛然,非數月不能清淨也。要且堅忍不退,所謂一勞永逸也。

○合江樓下戲

合江樓下,秋碧浮空,光搖幾席之上,而有茅店廬屋七八間,橫斜砌下。今歲大水再至,居人散避不暇。豈無寸土可遷,而乃眷眷不去,常為人眼中沙乎?

○名西閣

元豐七年冬至,過山陽,登西閣,時景繁出巡未歸。軾方乞歸常州,得請,春中方當復過此。故有閣欲名,思之未有佳者。蔡廓,謨之子也,晉、宋間第一流,輒以似公家,不知可否?

◎志林四十六條·亭堂

○臨皋閒題

臨皋亭下八十數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飲食沐浴皆取焉,何必歸鄉哉!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閒者便是主人。聞范子豐新第園池,與此孰勝?所以不如君子,上無兩稅及助役錢爾。

○名容安亭

陶靖節云:「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故常欲作小軒,以容安名之。

○陳氏草堂

慈湖陳氏草堂,瀑流出兩山間,落于堂後,如懸布崩雪,如風中絮,如群鶴舞。參寥子問主人乞此地養老,主人許之。東坡居士投名作供養主,龍丘子欲作庫頭。參寥不納,云:「待汝一口吸盡此水,令汝作。」

○雪堂問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