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梁書    P 135


作者:姚思廉
頁數:135 / 193
類別:中國古代史

 

作者:姚思廉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梁書

張嵊,字四山,鎮北將軍稷之子也。少方雅,有志操,能清言。父臨青州,為土民所害,嵊感家禍,終身蔬食布衣,手不執刀刃。州舉秀才。起家秘書郎,累遷太子舍人、洗馬、司徒左西掾、中書郎。出為永陽內史,還除中軍宣城王司馬、散騎常侍。又出為鎮南湘東王長史、尋陽太守。中大同元年,征為太府卿,俄遷吳興太守。

太清二年,侯景圍京城,嵊遣弟伊率郡兵數千人赴援。三年,宮城陷,御史中丞沈浚違難東歸。嵊往見而謂曰:「賊臣憑陵,社稷危恥,正是人臣效命之秋。今欲收集兵力,保據貴鄉。若天道無靈,忠節不展,雖復及死,誠亦無恨。」浚曰:「鄙郡雖小,仗義拒逆,誰敢不從!」固勸嵊舉義。於是收集士卒,繕築城壘。時邵陵王東奔至錢唐,聞之,遣板授嵊征東將軍,加秩中二千石。嵊曰:「朝廷危迫,天子蒙塵,今日何情,復受榮號。」留板而已。賊行台劉神茂攻破義興,遣使說嵊曰:「若早降附,當還以郡相處,復加爵賞。」嵊命斬其使,仍遣軍主王雄等帥兵于鱧瀆逆擊之,破神茂,神茂退走。侯景聞神茂敗,乃遣其中軍侯子鑒帥精兵二萬人,助神茂以擊嵊。嵊遣軍主范智朗出郡西拒戰,為神茂所敗,退歸。賊騎乘勝焚柵,柵內眾軍皆土崩。嵊乃釋戎服,坐于聽事,賊臨之以刃,終不為屈。乃執嵊以送景,景刑之於都市,子弟同遇害者十餘人,時年六十二。賊平,世祖追贈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謚曰忠貞子。

沈浚,字叔源,吳興武康人。祖憲,齊散騎常侍,齊史有傳。浚少博學,有才幹,歷山陰、吳、建康令,並有能名。入為中書郎、尚書左丞。侯景逼京城,遷御史中丞。是時外援並至,侯景表請求和,詔許之。既盟,景知城內疾疫,復懷奸計,遲疑不去。數日,皇太子令浚詣景所,景曰:「即已向熱,非復行時。十萬之眾,何由可去,還欲立效朝廷,君可見為申聞。」浚曰:「將軍此論,意在得城。城內兵糧,尚支百日。將軍儲積內盡,國家援軍外集,十萬之眾,將何所資?而反設此言,欲脅朝廷邪?」景橫刃于膝,真目叱之。浚正色責景曰:「明公親是人臣,舉兵向闕,聖主申恩赦過,已共結盟,口血未乾,而有翻背。沈浚六十之年,且天子之使,死生有命,豈畏逆臣之刀乎!」不顧而出。景曰:「是真司直也。」然密銜之。及破張嵊,乃求浚以害之。

柳敬禮,開府儀同三司慶遠之孫。父津,太子詹事。敬禮與兄仲禮,皆少以勇烈知名。起家著作佐郎,稍遷扶風太守。侯景渡江,敬禮率馬步三千赴援。至都,據青溪埭,與景頻戰,恆先登陷陳,甚著威名。台城沒,敬禮與仲禮俱見于景,景遣仲禮經略上流,留敬禮為質,以為護軍。景餞仲禮于後渚,敬禮密謂仲禮曰:「景今來會,敬禮抱之,兄拔佩刀,便可斫殺,敬禮死亦無所恨。」仲禮壯其言,許之。及酒數行,敬禮目仲禮,仲禮見備衛嚴,不敢動,計遂不果。會景征晉熙,敬禮與南康王會理共謀襲其城,剋期將發,建安侯蕭賁知而告之,遂遇害。


  

史臣曰:若夫義重於生,前典垂誥,斯蓋先哲之所貴也。故孟子稱:生者我所欲,義亦我所欲,二事必不可兼得,寧捨生而取義。至如張嵊二三子之徒,捐軀殉節,赴死如歸,英風勁氣,籠罩今古,君子知梁代之有忠臣焉。



  
列傳第三十八 太宗十一王 世祖二子

太宗王皇后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連,陳淑容生潯陽王大心,左夫人生南海王大臨、安陸王大春,謝夫人生瀏陽公大雅,張夫人生新興王大莊 ,包昭華生西陽王大鈞,范夫人生武寧王大威,褚修華生建平王大球,陳夫人生義安王大昕,硃夫人生綏建王大摯。自余諸子,本書不載。

潯陽王大心,字仁恕。幼而聰朗,善屬文。中大通四年,以皇孫封當陽公,邑一千五百戶。大同元年,出為使持節、都督郢、南、北司、定、新五州諸軍事、輕車將軍、郢州刺史。時年十三,太宗以其幼,恐未達民情,戒之曰:「事無大小,悉委行事,纖毫不須措懷。」大心雖不親州務,發言每合於理,眾皆驚服。七年,征為侍中、兼石頭戍軍事。太清元年,出為雲麾將軍、江州刺史。二年,侯景寇京邑。大心招集士卒,遠近歸之,眾至數萬,與上流諸軍赴援宮闕。三年,城陷,上甲侯蕭韶南奔,宣密詔,加散騎常侍,進號平南將軍。大寶元年,封尋陽王,邑二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