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金史    P 252


作者:脫脫
頁數:252 / 384
類別:歷史

 

作者:脫脫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金史

子敬舉同知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兵部侍郎移剌按答,太子少詹事烏古論三合自代,上不許。子敬與同簽宣徽院事移剌神獨斡侍,上曰:「亡遼不忘舊俗,朕以為是。海陵習學漢人風俗,是忘本也。若依國家舊風,四境可以無虞,此長久之計也。」世宗將如涼陘,子敬與右補闕粘割斡特剌、左拾遺楊伯仁奏曰:「車駕至曷裡滸,西北招討司囿於行宮之內地矣。乞遷之於界上,以屏蔽環衛。」上曰:「善。」詔尚書省曰:「招討斜裡虎可徙界上,治蕃部事。都監撒八仍于燕子城治猛安謀克事。」
上與侍臣論古之人君賢否,子敬奏曰:「陛下凡與宰臣謀議,不可不令史官知之。」上曰:「卿言是也。」轉簽書樞密院事,同修國史,出為河中尹,請老。河中地熱,上恐子敬不耐暑,改興中尹。子敬女自懿州來興中省謁,遇盜途中,剽掠其行李且盡,既而還之,謝曰:「我輩初不知為府尹家也,尹有德於民,尚忍侵犯邪。」徙咸平、廣寧尹。二十一年,致仕,卒於家,年七十一。子敬嘗使宋,及受諸部進貢,所受禮物,皆散之親舊。及卒,家無餘財,其子質宅以營葬事。
贊曰:金制,尚書令、左右丞相、平章政事,是謂宰相;左右丞、參知政事,是謂執政。大抵因唐官而稍異焉,因革不同,無足疑者。《書》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隳哉。」宰相、執政,豈異道邪?蘇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肅皆當時之賢執政也。移剌綎、子敬有其才,適其時,而位不及者,亦命也夫。

列傳第二十八
列傳第二十八
○趙元 移剌道本名按 高德基 馬諷 完顏兀不喝 劉徽柔 賈少衝子益 移剌斡裡朵 阿勒根彥忠 張九思 高衎 楊邦基 丁暐仁


  
趙元,字善長,涿州范陽人。遼天慶八年登進士第,仕至尚書金部員外郎。遼亡,郭藥師為宋守燕,以元掌機宜文字。王師取燕,藥師降,樞密使劉彥宗闢元為本院令史。天會間,同知薊州事。有賊殺人橫道,官吏圜視莫知所為,路人耕夫聚觀甚眾。元指田中釋耒而來者曰:「此賊也。」叱左右縛之,遂伏。僚吏問其故,元曰:「偶得于眉睫間耳。」其後朝廷立磨勘格,凡嘗仕宣和者皆除名籍,元在磨勘中。
齊國廢,置行台省于汴,選名士十餘人備官屬,元在選中,授行兵部郎中。行台徙大名,再徙祁州,及宗弼再取河南,元皆攝戶部事,賦調兵食取辦。天眷三年,為行台右司員外郎,囚有殺人當死者,行台欲宥之,元不從,反覆數四,勢不可奪,乃仰天嘆曰:「如殺人者可宥,死者復何辜,何欲徼己福而亂天下法乎?」行台竟不能奪。改左司員外郎,攝吏部事。在行台凡十年,吏事明敏,宗弼深知之,行台或有事上相府,宗弼必問「曾經趙元未也?」其見重如此。為同簽汴京留守事,改同知大名尹,用廉遷河北西路轉運使,歷彰德、武勝等軍節度使,以老致仕,卒於家。
移剌道,本名按。宗室移剌古為山東東路兵馬都總管,闢掌軍府簿書,往來元帥府計議邊事,右副元帥宗弼愛其才,召為元帥府令史。補尚書省令史,特除監察御史,再遷大理丞,兼工部員外郎。海陵南伐,使督運芻糧,所在盜起,道路梗澀,間關僅至淮南。上謁,承問,具言四方盜賊狀,海陵惡聞其言,杖之七十,使督戰艦渡江,會海陵死,軍還。


  
大定二年,除工部郎中。奉詔招撫諸奚。是時,抹白猛安下謀克徐列等皆欲降,制於猛安合住,不敢即降。道發兵掩襲合住子婦孫男女甥,及謀克留住,及蒲輦白撒妻孥。是日,適窩斡遣白撒發抹白猛安軍,白撒聞其家人被獲,遂來降。改禮部郎中。從討窩斡,佩金牌,與應奉翰林文字訛裡也招降叛奚。
奉使河南,勸課農桑,密訪吏治得失。累遷御史中丞、同修國史,廉問職官殿最,還奏。上曰:「職官貪污罪廢,其餘因循以苟歲月。今廉能即與升除,無以慰百姓愛留之意,可就遷秩,秩滿升除。」於是,廉能官景州刺史耶律補進一階,單州刺史石抹靳家奴、泰寧軍節度副使尹升卿、寧陵縣令監邦彥、浚州司候張匡福各進兩階。貪污官同知浚州防禦使事蒲速越、真定縣令特謀葛並免死,杖一百五十,除名。同知睢州事烏古孫阿里補杖一百,削四階,非奉旨不得錄用。於是道改同知大興尹事。詔曰:「京師士民輻湊,犯法者眾,罪狀自實,毋為文所持,斷之以公可也。朕嘗諭執政矣,必不以小苛譴卿,勉副朕意。」
遷刑部尚書。尚廄局使宗夔、副使石抹青狗私用官芻,事覺。尚廄局隷點檢司,刑部當自問。點檢烏林答天錫屬刑部使輕其罪,刑部以付大興府鞫治,於是道及天錫、郎中丁暐仁皆坐解職。尋起為大理卿,兼簽書樞密院事,再遷西京留守,卒。
高德基,字元履,遼陽渤海人。皇統二年登進士第。六年,為尚書省令史。海陵為相,專愎自用,人莫敢拂其意,德基每與之詳辨。及篡位,命左司郎中賈昌祚諭旨曰:「卿公直果敢,今委卿南京行省勾當。」未行,會海陵欲都燕京,命德基攝燕京行台省都事。改攝右司員外郎,除戶部員外郎,改中都路都轉運副使,遷戶部郎中。
正隆三年,詔左丞相張浩、參知政事敬嗣暉營建南京宮室。明年,德基與御史中丞李籌、刑部侍郎蕭中一俱為營造提點。海陵使中使謂德基等曰:「汝等欲乘傳往邪?欲乘己馬往邪?銀牌可于南京尚書省取之。」籌乞先降銀牌,復遣中使謂籌曰:「牌之與否,當出朕意,爾敢輒言,豈以三人中官獨高邪?」遂杖之三十,遣乘己馬往,德基、中一乘傳往。轉同知開封尹。
大定三年,以察廉治狀不善,下遷同知北京路都轉運使事。是年秋,土河氾濫,水入京城,德基遽命開長樂門,疏分使入禦溝,以殺其勢,水不能為害。遷刑部侍郎。七年,改中都路都轉運使。九年,轉刑部尚書。有犯罪當死者,宰相欲從末減,德基曰:「法無二門,失出猶失入也。」不從。及奏,上曰:「刑部議,是也。」因召諸尚書諭之曰:「自朕即位以來,以政事與宰相爭是非者,德基一人而已。自今部上省三議不合,即具以聞。」為宋主生日使。及還,宋人禮物外附進臘茶三千胯,不親封署。德基曰:「侄獻叔,而不署,是無名之物也。」卻之。
十一年,改戶部尚書。德基上疏,乞免軍須房稅等錢,減農稅及鹽酒等課,未報。隨朝官俸粟折錢,增高市價與之,多出官錢幾四十萬貫。上使人諭之曰:「卿為尚書,取悅宰執近臣,濫出官錢。卿之官爵,一出於朕,奈何如此。」於是決杖八十,戶部郎中王佐、員外郎盧彥沖、同知中都轉運使劉兟、副使石抹長壽、支度判官韓鎮、左警巡使李克勤、右警巡使李寶、判官強鋭昌、姚宗奭、尼龐古達吉不,皆決杖有差。詔自大定十一年十一月郊祀赦後,尚書省、御史台、戶部、轉運司、警巡院多支俸粟折錢,皆追還之。德基降蘭州刺史,王佐降大興府推官,盧彥沖河北西路戶籍判官,劉兟東京警巡使,石抹長壽東京留守推官,韓鎮河東南路戶籍判官,李克勤通遠縣令,李寶清水縣令,強鋭昌、姚宗奭、尼龐古達吉不皆除司候。大定十二年,德基卒,年五十四。子錫。
馬諷,字良弼,大興漷陰人。國初以燕與宋,諷遊學汴梁,登宣和六年進士第。宗翰克汴京,諷歸朝,復登進士第,調蔚州廣靈丞,遷雄州歸信令。境有河曰八尺口,每秋潦漲溢害民田,諷視地高下,疏決之,其患遂息。召為尚書省令史,除獻州刺史。天德初,改寧州,民有告謀不軌者,株連數十百人,諷察其無狀,乃究問告者,告者具伏其誣,眾歡呼感泣。再遷南京副留守,入為大理少卿。是時,高楨為御史大夫,素貴重,繩治無所避,權貴憚其威嚴,乃以諷及張忠輔為中丞,欲有以中傷之者。諷、忠輔皆文吏巧法,不能與楨絲發相假借,楨畏其害己,因訴于海陵,海陵以楨太祖舊臣,每慰安之。諷改大理卿,歲余出為順天軍節度使。大定二年,復為大理卿,遷刑部尚書,改忠順軍節度使,致仕。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