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299


作者:馬黃
頁數:299 / 471
類別:文學史

 

作者:馬黃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文學史

北宋的詩文革新運動是以復古為號召的文學革新運動。古文方面,在歐陽修、王安石和蘇氏父子的大力倡導之下,繼承了韓愈、柳宗元等的成就,進一步擺脫漢魏以來辭賦家的習氣,一直影響到明清的許多古文家。明代的唐順之、歸有光等,清代的方苞、姚鼐等,標榜唐宋古文,實際上受宋歐、曾諸家的影響更大。詩歌方面,王禹稱是最早繼承了杜甫、白居易的現實主義傳統的詩人。歐陽修、梅堯臣、蘇舜欽等繼起,創作了不少富有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詩篇,進一步把宋詩引向現實主義的道路。後來的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范成大等,或反映人民疾苦,或抒發個人感慨,或表現愛國熱情,或吟詠田園山水,從不同方面豐富了宋詩的題材內容和藝術風格,使從晚唐五代以來日見黯淡的詩壇,再一次放射出新異的光輝。兩宋詩人繼承唐人反對齊梁、力求創新的精神,更自由恣肆地馳騁他們的筆力和才情,值得我們借鑒;但是他們過于在用事造語上作意好奇,未能深入人民生活,汲取豐富的創作源泉,也為後人留下了歷史的教訓。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詩派以及步趨賈島、姚合的四靈詩,更明顯表現了這種脫離現實的傾向。

金末元好問的詩深刻反映金亡前後北方人民所遭受的苦難,成為金國最傑出的詩人。宋末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其他愛國詩人的作品更成為鼓舞人民熱愛祖國、反抗侵略的精神力量。每當民族危機深重的時期,他們的詩歌就特別贏得人們的愛好。



  
宋詞的思想內容不及宋詩豐富,藝術上卻表現了更多的創造性,對後來詞家的影響也比唐五代詞大。北宋初期詞家如晏殊、歐陽修,主要還是沿南唐詞人的道路發展,寫的多半是個人的離愁別緒。同時的柳永開始大量寫慢詞,表現比較濃厚的市民階層的思想意識,對後來的通俗文學的影響比較顯著。到蘇軾才把向來侷限于寫兒女柔情的曲子詞改變為可以多方面表情達意的新詩體,創立了豪放詞派。南宋辛棄疾繼承了蘇詞的革新精神和豪邁氣概,用詞來表現他的愛國熱情,並在他的創作影響之下形成了南宋愛國詞派,把宋詞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成就都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然而詞從晚唐五代以來一直帶有比較濃厚的脂粉氣味和感傷情調。這種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還有所發展,這就是適應北宋沒落王朝大晟府的設置而出現的周邦彥等大晟詞人,以及南宋中葉以後為這偏安小朝廷點綴昇平的姜夔、吳文英等格律詞派的形成。他們的影響遠及清初的浙西詞派和清末民初的封建遺老。從藝術表現看,北宋前期多即景抒情,情辭相稱,即間有鋪敘,也層次分明,氣局渾成。到了後期,顯然出現兩種不同傾向。一種是走清超豪邁一路,往往信筆揮灑,直寫胸臆,即偶有比興,也辭意顯豁。一種是走典雅工麗一路,一般是雕章琢句,音律諧協,還講求左右盤旋,迴環吞吐,好象有什麼深衷密意,欲言難言,實際不過個人名場或情場上的失意。南渡以後,前者由清超豪邁轉到悲憤激昂,有時還通過奇情幻想表現作者熱愛祖國的深心;其末流不免于粗獷叫囂,架空高論。後者更選調研辭,摹聲揣色,以消遣閒情,粉飾現實。但也有個別作者運用這種手法,迂迴曲折地表現他對現實的觀感,王沂孫在宋亡以後寫的詠物詞就是如此。

隨着創作的繁榮,文學的理論批評也有所發展。宋人詩論文論,散見各重要作家詩文中的,如梅堯臣之論情景,蘇軾之論辭達,陸游之論「躬行」,都是他們長期創作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對我們今天還有啟發。專門著作如嚴羽《滄浪詩話》,雖偏于風格、體制的探討,仍往往有獨到之見,其影響下及明代前後七子的詩創作和清王士禎的詩論。詩話這種文學評論的形式,元明以來繼作尤多,而且在詞、曲、駢文、小說等領域也出現它的支流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