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309


作者:馬黃
頁數:309 / 471
類別:文學史

 

作者:馬黃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文學史

關漢卿在一套帶有自敘性質的散曲〈南呂·一枝花〉《不伏老》裡,一面誇說他擅長圍棋、蹴掬、打圍、歌舞、吹彈、篆籀、吟詩、雙陸等各種技藝;一面強調「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還要「向煙花路兒上走」。這所謂「煙花路兒」實際就是「躬踐排場、面敷粉墨……偶倡優而不辭」(臧懋循《元曲選序》)的書會才人的生活。賈仲名《書錄鬼簿後》說鍾嗣成「載其前輩玉京書會燕趙才人……自金之解元董先生,並元初關漢卿己齋叟以下,前後凡百五十一人」。就關漢卿雜劇創作的卓絶成就和深遠影響看,他無疑是玉京書會裡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析津志》還說他「生而倜儻,博學能文,滑稽多智,蘊藉風流,為一時之冠」。這與他在散曲和雜劇裡所表現的才能和性格是符合的。同時,由於他的長期書會才人的生活也不能不沾染一些封建落魄文人的浪蕩作風。他在《不伏老》散套裡以浪子風流自誇,就表現了這種思想傾向。

根據《錄鬼簿》和《輟耕錄》的記載,他和著名雜劇作家楊顯之,散曲作家王和卿是摯友,還和雜劇著名演員朱簾秀有交往。當時北方青年雜劇作家高文秀有「小漢卿」之稱,而南方戲劇作家沈和甫被稱為「蠻子漢卿」,可以想見他在當時戲劇界的地位和影響。

關漢卿寫了六十多種雜劇,現傳《感天動地竇娥冤》、《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包待制三勘蝴蝶夢》、《杜蕊娘智賞金綫池》、《望江亭中秋切會旦》、《溫太真玉鏡檯》、《錢大尹智寵謝天香》和《包待制智斬魯齋郎》等八種見《元曲選》,是臧懋循根據當時民間流傳的「坊本」選錄的。在傳刻過程中雖可能經過改動,但基本上保持關劇的精神面目。《關大王單刀會》、《關張雙赴西蜀夢》、《閨怨佳人拜月亭》和《詐妮子調風月》四種見《元刻古今雜劇三十種》,是現傳關劇最早的刻本,保存了元人雜劇的最初面目,可惜曲白都不全(註:現傳明鈔本《單刀會》曲白俱全。)。《山神廟裴度還帶》、《鄧夫人苦痛哭存孝》、《劉夫人慶賞五侯宴》、《狀元堂陳母教子》、《王閏香夜月四春園》五種見明趙琦美鈔校《元明雜劇》,除《哭存孝》、《四春園》外,其餘三種同其他現傳關劇風格相去較遠,有的還和《錄鬼簿》的記載不符,是否關劇是可疑的。此外還有人根據作品的內容和《錄鬼簿》的記載,懷疑《魯齋郎》不是關漢卿的作品,懷疑尚仲賢的《單鞭奪槊》就是關漢卿的《敬德投唐》。明人以《魯齋郎》為關漢卿作,是否別有文獻根據,已不可知,但從《魯齋郎》揭露現實的深刻、關目安排的巧妙和曲白的本色生動看,和關漢卿的作品更接近。《單鞭奪槊》裡雖有敬德投唐的情節,但不是全劇中心內容,因此我們仍以《魯齋郎》為關作,同時也不取《單鞭奪槊》即《敬德投唐》的說法。


  

關漢卿除雜劇外,還有部分散曲流傳。他的散曲更多的流露他的消極思想,成就遠不如雜劇。

第二節 關漢卿雜劇的思想內容



  
關漢卿雜劇不論是取材于現實生活還是取材于歷史故事,都熱情地歌頌被壓迫人民的鬥爭,多方面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殘酷,使他成為我國戲劇史上偉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