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317


作者:馬黃
頁數:317 / 471
類別:文學史

 

作者:馬黃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文學史

《西廂記》在藝術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它成為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傑作,為明清以來的戲劇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西廂記》在藝術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根據人物的性格特徵,展開了錯綜複雜的戲劇衝突,完成了鶯鶯、張生、紅娘等藝術形象的塑造。崔張故事裡的人物雖不多,但揭示的比較深刻。不僅在老夫人與鶯鶯、張生、紅娘之間存在着根本性的矛盾,而且由於階級地位、社會環境、生活經歷的不同,鶯鶯、張生、紅娘之間也不時引起誤會性的衝突。張生一見傾心地愛上了鶯鶯,但在封建禮教壁壘森嚴的社會裡,一個青年書生要和相國小姐接近是非常困難的,作為相國小姐自然也不容易突破封建禮教的藩籬自由地處理自己的愛情,所以他們只能用「酬韻」、「聽琴」等隱蔽的方式來相互傾吐彼此的愛戀;而在遭到重大阻力彼此隔絶時,便只有各自抒發自己的苦悶和相思。作者在這些描繪裡充分表現了封建社會青年男女對愛情的共同願望和追求。但由於封建社會中男女的社會地位不同,他們對待愛情的態度也不可能一樣。張生是個缺乏社會經驗的青年書生,在追求鶯鶯時不時流露出狂熱的態度,他的深情和弱點都呈露在外面;而鶯鶯卻儘可能地把追求幸福的熱情埋藏在內心的深處,表面上顯得十分矜持。張生和紅娘間也不是沒有矛盾的,張生在紅娘面前可以更坦率地表示自己的愛情,要求紅娘的幫助;但紅娘開始並不瞭解他,而張生身上某些軟弱、輕狂等書生氣,紅娘又看不慣,因此在他第一次遇到紅娘時就招致了她的搶白,以後還時常被她嘲弄,張生的那些弱點就在紅娘面前表現得更加突出。老夫人是張生獲得愛情的主要障礙,在和老夫人的鬥爭中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執着,也表現了他的軟弱。張生的形象就在這些人物關係中完整而豐滿地表現出來。作者也用同樣的方法塑造了鶯鶯的形象。鶯鶯熱戀着張生,但張生某些近乎輕狂的表現又不能不使她謹慎自己的行動;紅娘是鶯鶯身邊唯一可以替她傳書遞簡的人,但在鶯鶯還沒有瞭解紅娘的態度之前,也不能不提防三分。作品的第三本就以紅娘為中心,展開她與張生、鶯鶯之間一連串的戲劇衝突,充分揭示了作為相國小姐的鶯鶯如何克服封建禮教加在她身上的枷鎖的過程。作者用這樣的方法描寫人物,既可以使人物的性格特徵更加鮮明,而且加強了作品的戲劇性,適合舞台演出的要求。



  
其次,人物性格和情節開展得到了高度的結合,成功地表現了事件曲折複雜的過程。在情節上,就全部劇情發展看,一方面是波瀾壯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方面五本二十一折,一氣呵成,結構相當完整。崔張的愛情故事實際上有兩條互相關聯的情節線索,一是崔、張、紅對老夫人的矛盾鬥爭;一是崔、張、紅三人之間的誤會性衝突。崔張愛情的產生不能不衝擊着封建禮教的壁壘,隨着崔張愛情的發展,不但崔、張、紅與老夫人的矛盾進一步尖鋭起來,同時也引起了他們三人之間的誤會性衝突。作者掌握了現實生活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合理地安排了事件的主次矛盾,展開故事情節;同時又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突出了各種人物的不同性格。第一本寫崔張愛情的發生;第二本寫崔張愛情的趨向成熟,並由於老夫人的賴婚,展開了他們和以老夫人為代表的封建勢力的第一次激烈的衝突;第三本寫崔、張、紅三人之間的誤會性衝突,並在衝突的展開中克服崔張性格上的弱點,進一步突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第四本寫鶯鶯和張生最後獲得了自由的愛情,並在和老夫人第二次激烈的鬥爭中取得了勝利;第五本寫崔張的最後團圓。第一本、第三本裡所描寫的是崔張愛情的主綫,它們的展開又為第二本、第四本的情節發展作了準備,從而進一步完成崔張的愛情故事。另外,在全劇主要矛盾鬥爭的前前後後又交織着不同性質、時起時伏的矛盾衝突,例如在老夫人賴婚之後,鶯鶯和張生幾遭扼殺的愛情由於紅娘的幫助又進一步成熟。鶯鶯主動請紅娘去問張生的病,送去了約張生月夜相會的簡帖,張生滿心歡喜,但又意外地出現了鶯鶯的「賴簡」。作品就這樣根據人物的不同性格展開戲劇衝突,展現了崔張爭取愛情自由的曲折複雜的過程,使《賴簡》、《拷紅》等場面,具有很強的舞台生命力,獲得觀眾的長期喜愛。

第三,作者善於描摹景物、醞釀氣氛,襯託人物的內心活動,多數場次饒有詩情畫意,形成作品獨特的優美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