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320


作者:馬黃
頁數:320 / 471
類別:文學史

 

作者:馬黃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文學史

《昊天塔》和《賺蒯通》都是無名氏的作品。《昊天塔》是描寫民間傳說的楊家將戲。作品譴責了奸臣的賣國罪行,歌頌了楊令公的壯烈殉國,並在楊六郎等盜取楊令公骨殖的過程中塑造了孟良、楊五郎等民族英雄的形象。孟良有着「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的神勇,當他們潛入敵境盜取骨殖,敵人發兵追趕時,他自請一人截後。楊五郎出家多年,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佛門弟子」,當楊六郎被敵將韓延壽追趕到五台山興國寺時,兄弟各不相識,曾引起一場誤會;後來弄清情況,弟兄協力,把韓延壽誘進興國寺內處死,表現了團結禦侮的精神。在藝術方面,根據劇情的需要,楊令公、孟良、楊五郎三人在不同場次分別擔當主角,更多地刻劃了幾位正面英雄人物,是打破元雜劇一人獨唱限制的一種變通辦法。

《賺蒯通》通過蒯通過蕭何的辯論,塑造了蒯通的策士形象。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蒯通在韓信被斬之後對漢高祖說的一番話,雖然也替韓信辯護,卻更多地為自己開脫。而《賺蒯通》則把秦漢之際一些策士的辯才和功臣被陷害的事實融化在蒯通同蕭何的辯論中,成功地表現了這場政治鬥爭,揭露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是元雜劇中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結合得較好的作品之一。

第三節 楊顯之 石君寶

楊顯之、石君寶是擅長描寫受壓迫婦女的反抗鬥爭的雜劇作家,作風同關漢卿相近。

楊顯之,大都人。《錄鬼簿》說他是關漢卿的「莫逆之交」,並說關漢卿的創作是經常跟他商量的。賈仲名弔他的〈凌波仙〉詞說:「麼末中補缺加新令,皆號為楊補丁。」麼末就是雜劇,可見他是當時修改雜劇的能手。今存雜劇《瀟湘雨》、《酷寒亭》兩種。《瀟湘雨》的舞台生命更長久,影響也更大。



  
《瀟湘雨》通過書生崔通的富貴棄妻,暴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趨炎附勢,負心忘本。崔通和張翠鸞結婚時,曾許下誓願:「小生若負了你呵,天不蓋,地不載,日月不照臨。」但當他中了狀元,試官願意招他為婿時,他便「寧可瞞昧神紙,不可坐失良機」,竟說「實未娶妻」,和試官的女兒結婚了。當翠鸞孤苦伶仃地找上門來,他竟誣衊她是偷了東西逃跑的奴婢,判罪解往沙門島,並陰謀在路上害死她。這就把崔通陰險毒辣的嘴臉和卑污的靈魂充分地展現出來,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作品對張翠鸞被遺棄、被迫害的冤苦也描寫的極為動人,但是出於作家「女不二嫁」的封建觀念,張翠鸞終於和崔通妥協,損害了人物形象的光輝,也削弱了作品的戰鬥性。


  

作品的語言本色而流暢。第三折通過張翠鸞帶枷走雨,寫出她悲苦的心情,相當動人。

則見他努眼撐睛大叫呼,不鄧鄧氣夯胸脯。我濕淋淋只待要巴前路。哎!行不動我這打損的身軀。我捱一步又一步何曾停住,這壁廂那壁廂有似江湖。則見那惡風波他將我緊當處,問行人蹤跡消疏。似這等白茫茫野水連天暮,你着女孩兒怎過去‧

——〈刮地風〉

他、他、他,忒狠毒;敢、敢、敢,昧己瞞心將我圖。你、你、你,惡狠狠公隷監束;我、我、我,軟揣揣罪人的苦楚。痛、痛、痛,嫩皮膚上棍棒數;冷、冷、冷,鐵鎖在項上拴住。可、可、可,乾支剌送的人活地獄;屈、屈、屈,這煩惱待向誰行訴‧……

——〈古水仙子〉

第四折臨江驛父女相逢一場,將翠鸞父親對女兒的思念,翠鸞的哭訴,驛丞和解子的吵閙,父女的會面等情節交織起來,組成了全劇的高潮,表現了作家在關目處理上的才能。

石君寶,平陽(山西臨汾)人。現傳有雜劇《秋胡戲妻》、《曲江池》和《紫雲亭》三種,都是描寫下層婦女的痛苦遭遇和鬥爭精神的。

《秋胡戲妻》事見劉向《列女傳》,後成為廣泛流傳的民間故事。劇中主角羅梅英剛結婚三天,丈夫秋胡就被勾去當兵。梅英在家堅貞自守,歷盡了千辛萬苦。十年後秋胡得官回家,在桑園偶然相會,夫妻已不相識,秋胡竟「倚強凌弱」,把她當人家的妻子調戲。當梅英知道這就是自己盼望多年的丈夫時,她氣憤極了,堅決要討休書,最後婆婆以自殺脅迫,她才認了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