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文學史    P 323


作者:馬黃
頁數:323 / 471
類別:文學史

 

作者:馬黃 / 第1頁 / 共326頁

 大小:

 第頁   
  
FireFox、Edge瀏覽器可關屏朗讀
Chorme則需開屏朗讀。


中國文學史

鄭廷玉,彰德(河北彰德)人。今存雜劇《看錢奴》、《後庭花》等五種。《看錢奴》寫財主周榮祖家「福力所積,陰功三輩」,為「一念差池,合受折罰」。而平時不敬天地,「本當凍餓而死」的窮賈兒,因在佛像面前百般祈求福祿,神靈體念上帝「不生無祿之人」,遂將周家的福力借與他二十年。結果周榮祖受了二十年貧窮的折罰,窮賈兒享了二十年他人的富貴。人物就在自己不可知的命運中完成了神靈的安排,周家的財富二十年後又絲毫不差地回到了自己的手中。作品宣揚了神佛的威力和因果報應、富貴在天的迷信思想。但其中刻劃財主的慳吝與狠毒,揭示了階級社會中人們的精神面貌,仍有它的現實意義。

「雪中賣子」一場和賈仁病死時的描寫,突出地刻劃了一個守財奴的形象。他買周榮祖的兒子又捨不得「恩養錢」,咬幾次牙才出了兩貫錢。周榮祖不肯,他反賴人家反悔,要罰他一千貫錢。還把周榮祖硬推出門,嗾狗咬他。他自己說,一次走到街上,一個店裡正燒鴨子,他便推買鴨子,着實地撾了一把,油了五個指頭。回家吃飯,一碗飯咂一個指頭,一會瞌睡上來,剩下的小指頭被狗舌了,便一氣得病。臨死還囑咐兒子把他剁成兩截裝在馬槽裡,免得買棺材。流落叫化的周榮祖對財主的痛罵,也道出了窮人對不平社會的憤怒與詛咒:

……似這等無仁義愚濁的卻有財,偏着俺有德行聰明的嚼韭菜,這八個字窮通怎的排‧則除非天打算日頭兒輪到來。發背疔瘡是你富漢的災,禁口傷寒着你這有錢的害,有一日賊打劫火燒了你院宅,有一日人連累抄沒了舊錢債。恁時節合著鍋無錢買米柴,忍饑餓街頭做乞丐,這才是你家破人亡見天敗。……

——〈隨煞〉

武漢臣,山東濟南人。今存雜劇三種。他既寫出了竭力宣揚封建宗法觀念的《老生兒》,又寫出了有較好意義的《生金閣》。《生金閣》描寫一個「打死一個人如捏死一個蒼蠅」的龐衙內,強占了窮秀才郭成的寶物生金閣,還要霸佔郭成的妻子李幼奴。郭成不從,便被鍘死,而且因為嬤嬤同情幼奴,又害死了嬤嬤。這就比較尖鋭地反映了權豪勢要的橫行霸道,無法無天。但作者寫郭成的死是逃避不了的「血光災」,又在舞台上出現了提頭鬼和婁青勾鬼的場景,這就使作品籠罩了一種濃厚的宿命論思想和恐怖氣氛。


  



  
李行道的《灰闌記》、孟漢卿的《魔合羅》都是元人公案戲裡比較成功的作品,對倚強凌弱、虛偽欺詐的社會風氣和吏治的黑暗揭露比較深刻。《灰闌記》中包公用「灰闌拉子」斷案的事蹟,突出地體現了人民傳說中包公明斷是非的智慧。元代權豪勢要的橫行和政治的黑暗是產生公案戲的社會基礎。公案戲中清官的形象多少體現了當時人民的意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人民的鬥志。

此外,戴善夫的《風光好》是一部獨具特色的諷刺喜劇。作品成功地刻劃了陶學士偽善的精神面貌。女真族作家李直夫的《虎頭牌》頌揚了山壽馬法不徇私的精神,記錄了女真族的風俗習慣。代表了元雜劇不同方面的成就。

在元代前期也出現過大力宣揚富貴在天(如《降桑椹》)和反對男女自願結合(如《張天師》)的作品,它們和武漢臣的《老生兒》,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共同成為雜劇發展中的一股逆流。

第三節 拜月亭及其他

元末明初流行的《拜月亭》、《破窯記》等,繼承南戲的傳統,並吸收雜劇的成就,成為當時戲曲演出的主流。《拜月亭》的成就更高,影響也更大。

《拜月亭》相傳為元人施惠作,它根據關漢卿的同名雜劇改編,在長期演出過程中又得到不斷加工和提高,現傳《幽閨記》是它的較好的寫定本。

《拜月亭》寫「番兵」侵入金國的中都(今北京)時,金主聽信主和派大臣聶賈列的話,殺了主戰派大臣陀滿海牙。海牙子興福在逃亡中和書生蔣世隆結為兄弟。「番兵」入侵後,金主遷都汴梁,世隆和妹瑞蓮、尚書王鎮的妻子和女兒瑞蘭都在兵亂中失散。瑞蘭遇見世隆,在患難中結為夫婦。瑞蓮也為王夫人收養為義女。後王鎮出使回來,在旅舍中遇見瑞蘭,為了不肯把女兒嫁給窮秀才,硬把她逼走。在兩國議和、「番兵」退去之後,王鎮一家在汴京團聚,瑞蘭在拜月亭前對月禱告,透露了她對蔣世隆的心事,為瑞蓮所竊聽,並得到她的同情和支持。後來朝廷開科取士,世隆、興福分別考取文武狀元,王鎮奉旨為二女招親,全劇便以夫婦兄妹的大團聚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