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圍爐詩話    P 10


作者:吳喬
頁數:10 / 53
類別:文學評論

 

圍爐詩話

作者:吳喬
第10,共53。
崔珏《鴛鴦》,鄭谷《鷓鴣》,死說二物,全無自己,韓盧逐兔,‧契棒有分者也。禹錫詩,前人說破,見者易識,未說破者當以此意求之,乃不受瞞。不然,非落于宋,即墮于明,‧契棒未有了日在。」問曰:「唐人故意瞞人乎?」答曰:「祖師語豈曾瞞人,為人看不出,不得道祖師不瞞人。
唐人詩豈曾瞞人,為人看不出,不得道唐人不瞞人也。其瞞宋人者淺,瞞明人者深。」
優柔惇厚,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教也。唐人之詞微而婉。王建《宮詞》云:「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車駕六龍。」神堯以老聃為始祖,尊為玄元皇帝。「太平天子」,謂諸帝朝老聃也。禮,天子不乘奇車。「五色‧車」用漢武帝甲乙曰青、丙丁曰赤等事,刺天子乘奇車非禮也。
周伯[A102]謂之「具文見意」。此杜元凱《左傳序》語,謂不着議論而意自見。可見元人詩思深于明人多也。《宮詞》又有曰:「龍煙日暖紫瞳瞳,宣政門當玉仗風。


  
五刻閣前卿相出,下簾聲在半天中。」意刺君臣隔闊,辭則尊崇殿陛。又曰:「射生宮女宿紅妝,請得新弓各自張。臨下馬時齊賜酒,男兒跪拜謝君王。」刺服妖也,必是武宗王才人事。又曰:「千牛仗下放朝初,玉案旁邊立起居。每日進來金鳳紙,殿前無事不多書。」辭則慶幸‧平,意則譏刺矇蔽,皆措詞之可法者也。
元人詩思之深入者,如丁鶴年《題梧竹軒》,結云:「中郎去後知音少,共負奇才奈老何!」用一伯喈總收二物,有力量,語復有寄託感人。《聞元順帝殂于漠北》云:「仙家一笑乾坤老,誰禦瑤池八駿歸?」語不迫切而深于痛哭。明人誰有此耶?二百餘年,人才皆為二李粗浮聲色所錮沒,不知有此心路。
義山《龍池》詩云:「龍池賜酒敞‧屏,羯鼓聲高眾樂停。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龍池,玄宗潛邸南池,沉而為池,即位後以為瑞應,賜名龍池,制《龍池樂》。杜審言之《龍池篇》,即樂歌也。
開元、天寶共四十二年,賜酒于此者多矣,薛王侍宴自在前,壽王侍宴自在後,義山詩意非指一席之事而言之也。十四字中敘四十餘年事,扛鼎之筆也。玄宗厚兄弟而薄于其子,詩中隱然,入《三百篇》可也。苕溪漁隱謂楊妃時薛王之死已久。
呵呵!


  
義山《馬嵬》詩曰:「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敘天下大事而「六」「七」、「馬」「牛」為對,恰似兒戲,扛鼎之筆也。高‧秉謂義山詩對偶精切。呵呵!人欲開口,先須開眼,開口則易,開眼則難。
《離騷》若干言,只「椒」、「蘭」二字見意,謂子椒、子蘭,譖屈公于王者也。又雜于諸草木中,見者不覺。古人之立言溫厚如此。
明道非詩人,而刺新法君臣云:「未須愁日暮,天際是輕陰。」有道之言,乃爾蘊藉!求之明人,如「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宮禁有誰來」,「六宮處處秋如水,不獨長門玉漏長」,稀于晨星矣。「六宮」聯詠武宗巡遊。「小犬」聯,太祖破陳友諒,貯其姬妾于別舍,李善長兄弟有窺覘者,故詩云然也。
善長得罪以此事,季迪亦以此致重典,況于直出者乎?
詩苦於無意,有意矣又苦於無辭。如聶夷中之「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詩之所以難得也。
漢、魏也,晉、宋也,梁、陳也,三唐也,宋、元也,明也,不須看讀,遙望氣色,迥然有別。此何以哉。辭為之也,猶夫衣冠舉止,可以觀人也。有意無詞,錦襖子上披蓑衣矣。
詩貴活句,賤死句。石曼卿《詠紅梅》云:「認桃無綠葉,辨杏有青枝。」于題甚切,而無豐致、無寄託,死句也。明人充棟之集,莫非是物,二李為尤甚耳。
子瞻能識此病,故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其題畫云:「野雁見人時,未起意先改。君于何處看,得此無人態?」措詞雖未似唐人,而能于畫外見作畫者魚鳥不驚之致,乃活句也。詠物非自寄則規諷,鄭谷《鷓鴣》,崔珏《鴛鴦》,已失此意,何況曼卿宋人耶!梅詢退位而熱中,其侄女詠蠟燭以刺之云:「樽前獨垂淚,應為未灰心。」詢見之有愧色。視《紅梅》何如!
唐詩固有驚人好句,而其至善處在乎澹遠含蓄,宋失含蓄,明失澹遠。唐如李拯詩云:「紫宸朝罷綴‧鸞,丹鳳樓前駐馬看。惟有終南山色在,晴明依舊滿長安。」兵火後之荒涼,不言自見。
但此法唐人用之已多,今不可用也。
詩不可以言求,當觀其意。譏刺是人,不言其所為之惡,而言其爵位之尊,車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見其不堪,「君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師尹,民具爾瞻」是也。頌美是人,不言其所為之善,而言其容貌之盛,冠服之華,而民安之,以見其無愧,「緇衣之宜兮」,「服其命服」是也。喬謂漢、唐為黃河,《三百篇》為星宿海。
嚴滄浪云:「詩不可太着題,不在多使事。押韻不必有出處,有字不必拘來歷。下字貴響,造語貴圓。意貴透徹,不可隔靴搔癢,語貴灑脫,不可拖泥帶水。
最忌骨重,最忌趁貼。語忌直,意忌淺,脈忌露,味忌短,音韻忌散緩,亦忌迫促。」
唐人之命意,宋、明或有暗合者,至于措詞,則如北出開原、鐵嶺,五官雖同,迥非遼左人之語言矣。郡中即事,若宋、明人為之,必是直陳本意。羊士諤云:「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越女含情已無限,莫教長袖倚欄幹!」余友賀黃公曰:「是以思婦比孤臣,寓留滯周南之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