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馬可波羅    P 1


作者:布老虎
頁數:1 / 61
類別:傳記

 

馬可波羅

作者:布老虎
第1,共61。
馬可·波羅,偉大的旅行家和亞洲文明的探索者,他以自己的親自經歷,使歐洲人認識了東方,認識了中國。他為歐亞兩大文明的溝通架起了一座橋樑。他在人類歷史佔有重要的地位。
馬可·波羅1254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260年,馬可的父親尼可羅和叔叔馬飛阿從君士坦丁堡到黑海沿岸經商,來到欽察汗國都城薩萊,後因戰亂影響,他們索性東行至不花剌,隨旭烈兀派去朝見忽必烈的使臣,于 1265年夏到達上都,又受忽必烈的派遣,作為蒙古使臣出使羅馬教廷。1269年,他們向教會覆命後回到威尼斯,此刻尼可羅從未見過面的兒子馬可已經15歲了。1271年,馬可隨父親和叔叔,奉教皇格里戈裡十世之命,再度開始了東方之旅。
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所走的路線大致就是古代東西貿易的交通綫——絲綢之路。他們爬山涉水,克服了無數難以想像的困難,先後穿越敘利亞和兩河流域,橫越伊朗全境,穿過中亞大草原,翻過帕米爾高原,經過羅布大沙漠和西域,終於勝利抵達上都。
他們此次在中國長達 17年。馬可曾奉忽必烈之命出使西南、江南、印度和緬甸等,並在揚州做過三年官,中國的許多地方留下了他的足跡。


  
馬可聰明好學、勇敢頑強,有着敏鋭的觀察力,他追隨忽必烈左右,狩獵、出征、執行秘密使命,深得忽必烈的寵愛。
1291年,尼可羅、馬飛阿和馬可得到一個天賜良機,他們借護送闊闊真公主遠嫁波斯之際得以返鄉。1295年,他們終於回到了闊別25年的威尼斯。
回國後,馬可又參加了威尼斯對熱那亞之戰,結果不幸被俘,遭禁二年。
1324年,馬可病逝于家中。他為我們留下了一部不朽的名著——《東方見聞錄》即《馬可·波羅遊記》


  
《東方見聞錄》記載的範圍極廣,從黑海到印度,從西伯利亞到東南亞,社會、政治、宗教、經濟、軍事、地理、交通、民俗風情、自然物產,無所不包。它為中世紀直至近代的旅行家、探險家提供了一部行程指南;它是研究中亞和元朝歷史的重要典籍;它讓西方人終於睜開雙眼,看到了東方,看到了古老而偉大的中國。
由於馬可的有關資料所存極少,在完成這部傳記時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惟一的依據,就是他的《東方見聞錄》。但是,在書中馬可很少提到自己,這更增加了難度。
《東方見聞錄》一書的譯本有拉丁語、法語、德語、英語、土耳其語等各種版本,共有 140多件抄本留傳後世。雖然這些抄本大同小異,但在譯成各國語言後,不免有譯者擅自加入的部分,相互比較之後,就會發現若干差異,有時讓人不知何為真,何為假。同樣的人名地名,幾個版本相距甚遠,令人不知所云。
惟一的辦法就是仔細研讀《東方見聞錄》,從中探索馬可·波羅的思想、個性、經歷,同時參照中外史書,像有關國家的通史、宗教史、交通史、民俗史等等,將馬可置於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加以研究,有些年代是多方考究,一點點加以推算出來的。
不少史學家,如日本的佐口透先生,都說過,以現有的資料,要寫出一部完整的馬可·波羅傳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寫作過程中,我越來越感到前輩們斷言的正確。馬可曾說他只講出了所見所聞的一半。這就給我們留下了無數難以解開的謎。在這部傳記中,這些謎依然存在,或許將永遠保留下去。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謎籠罩着馬可,更為他增添了幾分神秘的光彩。
關於馬可·波羅的研究,國外遠比國內要深入。因為漢文中沒有多少資料可供借鑒,古代的歐洲典籍難以讀懂,而且也不可能多方查閲,往往依靠二三手材料。所幸我的太太張蕾芳以其專業知識為我解決了許多困難,查找並翻譯了不少國外的研究資料,本書才得以較為順利地寫下去。另外,還要感謝郭鍔權先生在本書寫作過程中給予的關心、支持和具體的幫助。
馬可·波羅在西方几乎家喻戶曉。但在中國,很多人是從 1983年中意合拍的傳記影片《馬可·波羅》中才認識他的。希望通過這本書,能使普通讀者看到一個真正的馬可,從而對他有一個相對完整的瞭解。
總 序郭鍔權一個對人類充滿美好遐想和機遇的 21世紀正悄無聲息地向我們走來。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是高科技知識爆炸的世紀。競爭的關鍵是人才,人才的關鍵是素質。素質從哪裡來?有人說,3語文、數學、英語+X=素質。
素質=傳記人物的EQ情懷。這話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