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治天皇傳    P 24


作者:布老虎
頁數:24 / 50
類別:傳記

 

明治天皇傳

作者:布老虎
第24,共50。
閔氏大權在握,隨時警惕、控制着親日派的動向。這種局面顯然對日本不利,就操縱親日派在宮廷陰謀搞了個「甲申事變」。雖沒能一舉推翻朝鮮政府,日本卻得到了有關朝鮮賠償的《漢城條約》。
「甲申事變」的另一結果,是親日分子金玉均、樸泳孝一夥人,在亂軍中逃亡到日本避難。暫時躲藏在福澤諭吉的宅邸內,制定再舉之計。
雖說想圖謀再舉,單靠這樣一夥人的力量,什麼也辦不到。他們惟有期待日本人的大力支持。
日本政府非常慎重。在朝鮮起事,分明是與中國為敵。這時候的大清帝國,雖然不敵西方列強,但在亞洲各國眼裡還是個巨人。老鼠雖久懷吞象的野心,時機未到終究不敢輕舉妄動。


  
朝鮮政府強烈要求引渡金玉均。日方予以拒絶;但日本政府也不大歡迎金玉均,這一來,只有依靠民間人士來包庇他了。過了一些時間,日本在朝鮮的勢力走向衰落,利用親日派在朝鮮搞政變的可能,變得渺茫無期。即使把個金玉均當寶貝豢養起來,就像手上拿着一張業績不良的公司的股票一樣——棄之可惜,用之無利。
金玉均在朝鮮是貴族身份,過慣了優越裕生活。日本主子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自毫不介意。既不深居簡出、謹言慎行,依然大把花錢醉生夢死,很讓人看不上。
他的支持者中,肯解囊的漸漸稀少。說實話,這些支持者好像買彩票。一旦得志抽中頭彩,可以把一個國家的財政賺回自己的掌握中。分明沒有中獎的希望,誰還願意掏腰包投資?
到後來只剩下福澤諭吉、後藤象二郎以及頭山滿幾個人繼續支持。
頭山滿是九州福岡人,玄洋社的首領。對於這位胸懷大志、口出狂言,企圖推翻本國政府,救民眾于水火的韓國貴族,給予經費支援是理所當然的。於是頭山去找副島種臣伯爵和三浦梧樓子爵。請他們幫助籌措兩萬元。
兩個人說:「兩萬元是筆巨款呀。我們的力量無可奈何。兩千元嘛,還可以考慮……”「兩千元,怎麼能顛覆一個政府呢?」他回來後,把金玉均叫了來說:“僅有兩千元,頂不了大事,我謝絶了。」
「可惜了的啦,兩千元也好嘛。」


  
頭山滿吼道:「別說那種小家子氣的話!」雖然有小家子氣的一面,金玉均還是個相當豪放的人。他時常關照那些比自己更困難的人。玄洋社的年輕人,几乎沒有人不從他的手上得零花錢的。
金玉均在日本流亡期間,用的是日本名,說的是日本話,穿的是日本衣。又是玩紙牌,又是下酒館,又是逛妓院,几乎完全日本化。不管怎麼自吹是復興亞洲的英雄,在外國白吃白玩許多年,光說些大話,關照者一方已經很不耐煩了。
朝鮮政府對在逃的金玉均並沒忘記。暗中派遣刺客到日本,想把他除掉。日本政府擔心出事,命金逃到第三國去。金不幹,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肯白養這只喪家之犬呢?
日本政府把他送到小笠原島管束起來,後又轉移到札幌。雖然躲開了刺客,但過的是受軟禁的生活。
四年後允許金玉均自由,他回到了東京。消息一傳出,朝鮮政府又派來刺客。
在金的住地周圍,不明身份的朝鮮人開始多起來。和他接近的同胞中,有李逸植、洪鐘宇兩個,使人覺得有些可疑。有一天,洪鐘宇帶來一個意外的好消息。中國的李鴻章與其子李經芳,因對朝鮮的現狀不滿意,打算換馬把政府推翻重建。
中國方面從反對派裡看中了金玉均,有意請金出山扮演重要角色。帶信問他本人,願不願意幹?
金玉均不禁飄飄然。頭山滿也曾提醒他,這消息可疑,貿然到上海去小心上當。
金玉均實在抵抗不住權利的誘惑,不管中國也罷,日本也罷,有奶便是娘。大清國擁有最大權力的中堂大人伸出手來,能拒絶嗎?
結果可想而知。和洪鐘宇同坐一艘輪船抵達上海的金玉均,第二天就被洪開槍射殺于旅館中。
屍體用大清國的軍艦運往朝鮮。朝鮮政府將他大卸八塊,作為重罪犯人曝屍荒野,任憑野狗和烏鴉胡亂果腹。
金玉均被殺,引進日本壯士們的憤慨。自己的座上貴賓給騙去處死,真是太丟人現眼。消息傳到日本的三個星期之後,有關人士舉辦了一個追悼演說會,大肆攻擊朝鮮和大清國的暴行。
三天後,在芝山公園內的紅葉館,召開了人數更多的「對外硬派大懇談會」。主旨已經不是悼念死者,而是譴責政府對外的軟弱。通過一項決議,要求政府對大清國採取強硬立場。是日與會者約百人,其中的骨幹分子有:近衛篤磨公爵、谷干城子爵、安達謙藏、大井憲太郎、末廣鐵腸、小久保喜七、箕浦勝人、大岡育造……2天皇可評說自從明治維新開放以來,日本在西方列強面前是弱者,但在中國和朝鮮面前,則擺出一副強者的傲慢姿態。
在西方損失的,到東方尋找彌補;通過簽訂不平等條約,從容易欺負的中國、「滿洲」、朝鮮獲得了巨大的利益。這種轉嫁補償論,成了日本的既定方針。補償所得的利益,為日本的發展源源不斷輸入營養。
正如當時日本思想界的權威人物吉田松陰所主張的:「我與美、俄的媾和,既成定局,不可由我方斷然背約,以失信于夷狄。但必須嚴守條約,惇厚信義,乘機養蓄國力,割取易取的朝鮮、『滿洲』、中國,在交易上失之於美、俄的,應以朝鮮和『滿洲』的土地求得補償。」
以日本天皇睦仁為首的明治政府,就是貫徹執行這一方針的。
睦仁不像以往的天皇那麼溫文儒雅,他對騎馬的興趣,幾近狂熱的程度。
明治十六年1883,這一年中騎馬共51次。有時在內廷,有時去馬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