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明治天皇傳    P 35


作者:布老虎
頁數:35 / 50
類別:傳記

 

明治天皇傳

作者:布老虎
第35,共50。
軍使程璧光又返回,告訴伊東,丁提督已在劉公島服毒自殺,把葡萄酒等物退回,並遞過去如下遺書:謹啟。祝安好。接答書,為能保全生靈,深表感激。所贈物品,從現今兩國關係看,不能拜受,現予奉還。
限期明日移交兵器炮台艦船,還望寬限數日。
丁提督視死如歸,氣壯山河,無人不讚嘆敬仰。
可嘆的是中國清政府。從一開始,就沒有戰鬥意志。


  
對於日本來說,失去朝鮮,就是喪失一切。而對於大清國來說,也許認為不過是失去廣大領土的一小部分。所以,當局的心境也許是:即使敗了也不在乎。
大清國相繼在平壤,海上和本國陸地接連敗北,早已對戰局絶望。
他們求德國和俄國充當媾和的中介人,但遭到了拒絶。
另一方面,英國從開戰前就對朝鮮局勢表示了關心,想擔任仲裁,但日本加以拒絶。在黃海海戰之後,英國再次提出調停,仍然遭到日本拒絶。
此外,大清國還通過美國提出媾和條件,又請天津海關長德國人德特林當使者,試探日本意向。對這些,日本都不予理睬。
大清國的媾和使節尚書銜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戶部左侍郎張蔭桓,與頭品頂戴署湖南巡撫邵友濂二人,于明治二十八年的一月三十一日,到達廣島。
但日本方面,以他們所攜帶的國書中,有很多不周全之點為理由,拒絶談判。
沒過多久,開始了陸海軍協同對威海衛的總攻擊。
北洋艦隊之所以把自己閉鎖在港內,一步也不外出,不單是害怕日本海軍,還因為到了政府間媾和談判的地步,是按照李鴻章的關照,節制軍事行動的。
可是,日本正在為意想不到的勝利而狂熱,他們不顧自己同胞繼續流血,也要繼續炫耀武威,目的是在將來的媾和談判桌上更為有利。


  
在這種情況下發動總攻擊,無異於背信棄義,不顧國際的起碼準則。
天皇的情緒好極了。
原本就喜歡顯示武藝而又性格粗野的明治天皇,每當捷報傳來時,越發龍顏大悅。
天皇「坐鎮」廣島的大本營以來,已經有半年多了。在這期間,僅僅外出過四次。
第一次是102日。那是在黃海海戰中,挨了清艦炮彈的幾艘軍艦,為了修理,駛回
了吳軍港的時候。天皇非常想去看看。
其中,特別想看看松島號。松島號是旗艦,是清軍集中攻擊的目標。
因此,它受的損傷也最大。天皇要看看其破損部位,想像一下激戰的樣子。
1010日,身在東京的皇后派來使者,送來了禦苑菜園裡收穫的青菜和果子。該使者回東京時,天皇則讓給皇后帶點鬆蘑去,因為廣島是松蘑的著名產地。
第九章
八國聯軍馬前卒1日俄爭韓戰結束,日本大獲全勝。清政府派李鴻章到馬關,與日本政府訂立關於結束甲午戰爭的條約。1895417日,這位「議和全權大臣」接受了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不平等條件,簽訂了包括11款內容的《馬關條約》。主要內容為:1.中國承認朝鮮完全「自主」2.中國割讓台灣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軍費二萬萬兩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5.允許日本人在中國通商口岸任便設立領事館和工廠及輸入各種機器6.片面的最惠國待遇7.中國不得逮捕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這樣的不平等條約,是此前的外國對中國的侵略內容所沒有的,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機。
賠款二萬萬兩銀子的數額是怎樣來的呢?當時中國的總人口是二萬萬,日本要求中國平均每人「賠」給它一兩銀子。當時日本人口不足三千萬。也就是說,日本每人可以得到七兩銀子。反過來說,如果中國人依靠侵略別國而每人能得到七兩銀子「賠款」的話,就是有十四萬萬兩的總數。
這對加速中國的資本積累將是一種什麼意義呢?當然,歷史就是歷史,不可能有什麼「如果」。當時封建統治下的中國,國弱民貧,只有挨打的份兒。
這時候,俄,德,法三國提出了抗議。
它們的意思是說,日本佔領了遼東半島,對東亞的和平不利,必須放棄。
怎麼個不利法?總之是不能讓日本獨家得利。因為,歷來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在中國得利,身為黃色人種的小日本殺了進來,這是它們不能容忍的。
恰似在癟三打架中,正在揚揚得意者忽然遇到了更為強大的三個頭目,他們出來說道:「年輕人,……不要得意忘形!」在這種情況下,無可奈何。日本意識到,如果不聽他們的,就會以這三個國家為對手發生戰爭。連以一國為對手都沒有希望,豈敢以三國為敵?再說,此刻日本在與大清國的戰爭中,也弄得精疲力竭了。
雖然窩火,在這兒只好耐着性子,夾着尾巴,聽從三國的。
日本向三個國家發出了照辦的通告。
明治二十八年1895五月十日,天皇向國民下達了敕語。說是一開始,日本就不是為了想擴大領土而進行戰爭的,如今即使聽從三國的要求,也不會傷害日本的光榮和威嚴。敕語說:朕乃採納友邦之忠言,朕命政府以其意照復三國政府。
把懷着敵意的三國稱為「友邦」,把威脅的語言稱為「忠言」,這種言不由衷,明治天皇還是頭一次體驗到吧。
日本又陷入新的困境。
這是指在朝鮮。
本來,日本打着幫助朝鮮從大清國的屬邦地位「解救」出來的旗號,實質是為了在朝鮮確立日本的支配權。
然而,朝鮮還是「獨立」了。大體可以說,這是多虧了日本。然而,朝鮮卻不喜歡受日本的統治。打敗了大清國的日本,對朝鮮進行了種種同化統治政策,使朝鮮覺得恰似變成了日本的屬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