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愛因斯坦傳    P 32


作者:布老虎
頁數:32 / 48
類別:傳記

 

愛因斯坦傳

作者:布老虎
第32,共48。
這些話是愛因斯坦對自己科學探索的真誠表述。從中可以看出他在創建相對論的思維過程有一種恆定目標和總體的思維特徵。那就是把握對立或相反的東西,從中追求趨于完善的統一。事實上,他對光量子理論和布朗運動的研究也是從形式上的不對稱出發,而以不對稱的消除和達到統一為目標。
引起愛因斯坦特殊關注的是那些對立和矛盾,他深深的理解,將這些對立和矛盾,將這些對立的或相反的東西統一起來就會產生奇蹟。他也同樣懂得將對立物合理地統一起來才能獲得偉大的成就,否則這一思維就具有「成為妄想的犧牲品的最大危險」。
證之於愛因斯坦的科學生涯,他的前半生在這樣一種致力於和諧統一的艱難探索中完成了相對論的創建,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物理的看法,勝利地進行了物理學的革命。而他的後半生,在致力於統一場論的探索中,正是一場艱難的冒險,至少迄今人們還不能承認他在這一探索中取得的成就,他自己也難免感到沮喪。
愛因斯坦的這樣一種兩面神思維方法實質上是一種在對立之中去把握統一的方法。這一方法在哲學上並不能說是新穎的,但在20世紀初葉,是愛因斯坦自覺地運用並在物理學領域使之具體化,是愛因斯坦首次賦予這種對立統一的方法以科學哲學的形式,並且,在他的科學實踐中,使這一思維方法具有了這樣一些具體的特性:1.使用對立統一方法必須從對立的東西出發,而以達到更普遍的新統一為直接目標。


  
2.在科學的探索中,對立的雙方或者為理論和實驗的對立,或者為一個命題與另一個命題的對立;而直接目標則是一種更加普遍的統一理論。
3.對立的東西除了已經清楚地顯現出來以外,還可以被發現出來;而且,有意識地發現出對立物,正是對立統一方法巧妙處之一。
4.在科學研究中發現對立的途徑之一是:先瞭解原來理論之中的對稱性或統一性之所在;然後明確這種對稱性或統一性所受到的限制,對立的另一個方面就存在於被限制的範圍之外。例如,從分析狹義相對論找到慣性系的對立面——非慣性系存在於被限制的範圍之外。


  
5.在科學探索中發現對立的另一條途徑是:依據所追求的直接目標發現對立面。在預想的更加普遍的統一理論中已假設有兩個對立面,由此可以發現與那兩個對立面相對應的另一對對立面。例如,預想建立一個使慣性系和非慣性系相統一的理論,為滿足這一需要,愛因斯坦找到相應的另一對對立面——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這是作為中介的對立。
6.從對立作為出發點,以求達到更普遍的統一,重要的中間環節在於:善於找出作為中介的對立例如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確定它們的等效性或對稱性或共同性例如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數值上相等,並由此引申出另一對立之間的等效性或對稱性或共同性例如由此引申出加速度和引力物的作用等效
上述六點是從愛因斯坦的科學生涯中的抽繹出的思維方法的特徵。
在愛因斯坦看來,全部自然界,尤其全部物理學,是統一的整體。他確信外部世界的存在以及世界的規律性和可能性。在這樣一個統一的整體物理世界中,出現的對立或發現的對立終究是可以由統一來加以解決的。他終生的理論目標就是追求統一、對稱、和諧和完美這樣一種自然界的普遍性質。
G.霍耳通評述說:「只要研究過科學理論的發展,在這裡就會注意到一個熟悉的論題:所謂科學『革命』歸根結蒂就是回到古典的統一性的一種努力。這不僅是對於愛因斯坦的貢獻的新評價的關鍵,而且指出了偉大的科學『革命』的一個相當普遍的特徵。」
霍耳通的話,在肯定愛因斯坦運用對立統一方法而言,是正確的;說這是一種努力向古典的統一性的回歸,則未必準確。愛因斯坦理論上的追求,根本不同於柏拉圖所嚮往的和諧和形式上的完美。如果要同古代先哲相比較的話,按照愛因斯坦自己的意見,可以舉出斯賓諾莎和萊布尼茲。愛因斯坦曾經宣稱,他的觀點與斯賓諾莎接近,那就是對我們只能謙卑地和不完全地瞭解的秩序與和諧之美,是欽佩的;對它們邏輯上的純樸,是信任的。
對斯賓諾莎的那個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諧中顯示出的上帝,愛因斯坦看作是世界的規律,他保持着崇高的信仰。萊布尼茲用來表示「單子」之間,尤其是事物之間的關係的術語,「先定的和諧」。愛因斯坦予以借用。他說:「渴望看到這種先定的和諧,是無窮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我們看到,普朗克就是因此而專心致志于這門科學中的最普遍的問題,而不使自己分心于比較愉快的和容易達到的目標上去。」愛因斯坦還被開普勒所吸引,那是因為開普勒相信宇宙之中有着一種和諧,連最小的星球也像在最大的星球一樣都由幾何學的秩序所支配。
愛因斯坦在科學的探索中自覺地創造性地運用這種對立統一的思維方法,這不僅表現在他具體地創建科學理論,而且正是他,將科學的秩序而引申的和諧的美與宇宙自然所在的真統一了起來,將理性與情感、邏輯與心理、經驗和理論這樣一些對立的東西按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協調地得到了統一。他的這一獨特的思維方法不僅表現在科學探索上,而且也表現在社會和人生上。似乎可以這樣說,愛因斯坦追求的那種統一、和諧,既表現在自然界的空間和時間領域,也同樣表現在人群社會和人體這一複雜的機體和個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