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P 264


作者:中科院
頁數:264 / 298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陸觀版

作者:中科院
第264,共298。
高於紐約的9,050人和東京的5,388人。10政府歷年控制人口出生,最終在1990年將出生率降低到了所希望的1.24%。1993年,生活在台灣的人口約有2,079萬。
1.3社會變化在迅速工業化的影響下,社會結構和家庭關係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中最顯着的是在最近二十年裡中產階級的迅速崛起,到1985年佔據了總人口的50%。他們是一些成分各異、流動性很大的人群,包括小商人、職業人士、技術和管理人員,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可觀的財富。比較突出的有律師、工程師、建築師、醫生、藥劑師、會計、公務員和商界經理等。
他們參與政治,對公共事務大膽發表見解。他們通過消費享受生活,而不是像傳統的老一輩中國人那樣一意省錢。他們達到了愜意的生活狀態,因此害怕急劇的社會或政治變動。他們不喜歡共產主義。
家庭關係也發生了具有深遠意義的變化。父母在有關子女婚姻和職業選擇等事務上的權威急劇衰落了。子女選擇他們自己的配偶,或通過朋友或媒人的介紹結識對方:在事後才徵求父母的同意,而且一般也只是做做形式。父母也失去了要求子女繼承祖傳職業的傳統權力。


  
大學教育和工業企業的眾多機會使年輕人比以往更獨立、更自信。他們通過努力工作而非家庭影響在社會上立足;接受調查的人中有74%表示對家庭繼承作為獲取社會承認的手段不感興趣。那些住在家裡的人也不像過去那樣自動將腰包上繳給父母,而那些住在外地的人只是象徵性地匯些錢給父母。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迅速讓位於快速工業化所樹立的新觀念;個人自由和更快的社會流動性是這些變化的標記。
11
財富的迅速積累對經濟行為和社會倫理產生了負面影響。長年的貿易盈餘和通常較高的儲蓄率(34%),使社會充斥着尋找用途的閒置資金。在股票、期貨、商品和房地產上的投機比比皆是,進一步哄抬了物價。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犯罪和欺詐伎倆到處肆虐,損害了社會的道德。
其它一些暴發戶行為有肆意揮霍、過度享樂和沉湎于舉辦選美比賽。12


  
當一個社會中舊的價值觀發生改變之時,就需要有認同和保證。美國政治漫畫家盧裡(Rarian R.Lurie)應邀創作一個台灣中國人典型的卡通造型。198512月,著名的「李表弟」誕生了
這是一個身穿功夫衫的小伙子,長下巴,大耳朵,粗眉毛,一頭蓬亂的黑頭髮,渾身散髮着決心、力量和活力。政府當局覺得這是代表台灣積極形象的造型,表示很滿意。
蔣經國在領導台灣經濟發展和應付美國與北京和解所引起的危急局勢中,功不可沒。他是一位能幹的行政領袖,周圍聚集着經濟、科學和管理各方面的專家。他熱切關心經濟事務和人民的生計。他在1973年擔任行政院長時發起了十大現代化建設,後來又發起了十二項更大的重點建設。
1975年蔣中正去世時,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蔣經國則當選為國民黨主席。嚴家淦在19785月任期結束,六十八歲的蔣經國在國民大會上几乎以全票當選為任期六年的總統。
蔣經國對父親保持着極端的孝順,但父子倆在受業、觀念、脾氣和生活方式上都迥然相異。老蔣的性格較刻板、嚴厲、冷淡,關心軍事;而小蔣較和善可親,關心經濟。蔣經國經常走訪農民、士兵和醫院的病人,他很平等自在地與知識分子、藝術家、作家和壘球手交往。他這樣做頗具「親民」的古風。
台灣人和在台灣的大陸人都一樣喜歡他,因為他象徵著團結、經濟發展和民生的改善。
蔣經國統治的特點是政治革新、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繁榮,以及整軍備武。他相信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過去,敦促所有人把他們最大的力量貢獻給建設美好的未來。他特別關注培養年輕人的才能,促進台灣本地人融入政府主流。副總統(謝東閔)、台灣省長、台北市長、多名內閣閣員、大批立法委員和議會議員都是台灣人。
蔣經國的統治表現出越來越強的自由主義,但他頑固地拒絶放棄國民黨對整個中國的統治權,拒絶與北京談判(除非它放棄共產主義);他也不容忍台灣獨立運動,不與蘇聯談判,不允許在台灣搞共產主義宣傳,或攻擊國民黨和三民主義。
1.4蔣經國(1910-1988年)的遺產蔣經國總統在1984年當選第二任總統,以台灣出生的農業經濟專家李登輝博士為副總統。雖然蔣經國繼續倡導大型的基本建設(如十四項重點建設),以鞏固台灣的經濟基礎,但他年事漸高,糖尿病越來越影響他的健康,因此他越來越多地專注于有關國民黨和台灣前途的較大和較基本的問題。
1986-87年,國際形勢和島內激烈的社會變化促使他相信,只有通過政治開禁和加強法治,台灣才能發展成真正的民主制度,具備經濟繁榮、政治成熟和社會穩定的特徵。他所想象的新秩序應該融西方民主制度的特性與中國的政治和文化遺産於一體,造就出一種獨特的政體,這種政體將可充當替代中國大陸之生活方式的樣板。
蔣經國的思維無疑受過去幾年國外和台灣主要發展趨勢的影響。民主化的浪潮已席卷了好幾個亞洲國家。在菲律賓,人民的力量已經在1986年推翻了馬科斯(Macros)政權;在南韓,反對全鬥煥總統獨裁統治的抗議持續不斷。在中國大陸,學生在1985-86年間抗議示威,要求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化。
蔣經國想要通過採取主動邁向自由化來使台灣免受類似情形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