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中國近代史    P 205


作者:中科院
頁數:205 / 156
類別:中國現代史

 

中國近代史

作者:中科院
第205,共156。
33毫無疑問,她在背後推動了毛澤東發起文化大革命。1965年,她陪同毛澤東去了上海,共同指示姚文元打響了文化大革命的第一槍;一年後,她被推到了中央文革小組第一副組長的位置上。她火箭式的上升當然是靠了毛澤東的支持。毛澤東在清洗他的高級同僚時,無意識地,也可能是故意地,為她和她的追隨者建立權力基礎鋪平了道路,而她則充分利用了這個機會。
當她被問及文化大革命是否牽涉到接班鬥爭、是不是一場內部權力爭鬥時,她很爽快地承認說:「這樣說有些道理」。34有人可能會說,無論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有其它什麼樣的動機,他肯定為把他的夫人推向政治前台打開了方便之門,使她有了最終爭取接班的條件。
回顧地看,文化大革命導致了十年的動盪和內部爭鬥,把國家推到了一片混亂和崩潰的邊緣。黨組織遭受了沉重的破壞,許多黨的領導人或被清洗,或被撤職。工農業生產出現了嚴重的倒退,教育系統的癱瘓致使國家損失了整整一代訓練有素的人材。實際上,不僅是年輕一代人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還有許多中老年的學者和科學家也被送往農村幹活,失去了好多年做研究和教學的時光。
這個損失影響了三代人。非常諷刺的是,文化大革命的結果竟然是反文化、反知識和反科學的,因為知識被看作是反動的資產階級思想行為的根源。無數官員和百姓被錯誤地斥責為摘反革命活動,被逼得自殺或遭囚禁。然而,對那些一心要革命的人來說,為了確保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改造進程永不變色,無論代價多高、犧牲多大都在所不惜。


  
1981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對文化大革命的權威性評價(參見第三十六章 )。第二十九章 林彪的垮台與後果
林彪在第九次黨代表大會上取得勝利,並且顯得戰無不勝的樣子。林彪作為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毛澤東的接班人,在中共黨史上佔據了獨一無二的地位。中共黨章 以前從來沒有規定過接班人的事項,新黨章的這一修改,反映了林彪的巨大影響和毛澤東對他的關愛。毛澤東信任地稱他為「最親密的戰友」,看起來已經選定林彪擔任中國日後的領導人。
林彪的顯赫權勢受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支持。解放軍曾在文化大革命中發揮作用,因此逐漸在中國的政治結構中佔據了關鍵性位置。在170名中央委員和109名候補委員中,44.1%是軍方人員。21名政治局委員中,有4位帥、6位將軍,還有林彪的夫人葉群


  
如果這些人在表決時投票一致的話,他們就達到了多數。
在各省,軍隊的發言權也同樣巨大。有19名省革委會主任和20名省革委會副主任是解放軍人,這樣就佔據了一半以上的省級最高職務。此外,部隊中省級和地縣級的司令和政委人數,往往比同一級別的黨組書記和政府負責人多出一倍。11.林彪的崛起
林彪出生於1907年,十幾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20歲不到就成了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長征時期,他一路打先鋒;內戰時期,他又統帥赫赫有名的第四野戰軍,橫掃東北,揮戈直搗華南華東,戰無不勝。1954年,林彪被任命為副總理,一年後又獲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軍銜,並當選為政治局委員,1958年當選為政治局常委。1959年,林彪接替彭德懷擔任國防部長,同時也成為中央軍委的實際負責人,這一職務意味着主管所有的武裝部隊。
他運用監督職權,改善部隊的戰備狀況及增強他們的政治可靠性。對全軍指戰員的思想教育,明確提出政治掛帥,黨「絶對指揮」槍。林彪保證部隊的政治委員掌握大權,享受特殊地位。林彪贏得了黨內同志的誇獎,被稱讀為「創造性地運用」毛澤東思想。
1961年他獲得了「林總」這個獨一無二的稱號。21962年對印度的自衛反擊戰的勝利,進一步提高了林彪與解放軍的威信和地位。
林彪每取得一點成就,就更加起勁地歌頌毛澤東,稱讚毛澤東思想是任何時候的精神指導。林彪的影響几乎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各個方面,軍人監督黨的活動,尤其是那些關係到生產和經濟管理的事務。這樣,軍隊一改中共滲透到軍隊的做法,反而將自己的影響擴大到黨政機關。核能力的開發進一步提高了林彪的地位和軍隊的威信。
196610第四次核試驗之後所發表的聲明,最引人注目,這份聲明強調,參加這次項目的全體人員都「熱情地」響應了「林彪同志的號召」。319659月,林彪發表了兩萬字的文章 《人民戰爭勝利萬歲》之後,聲望隨之陡然上升,儼然不再僅僅是一個軍人了。林彪巧妙地利用了毛澤東關於組織農民反抗資產階級的思想,並提出處在世界「農村」地區的不發達國家,可以包圍並打敗處在「城市」地區的資本主義工業國家。4由於這篇文章,林彪成為一名重要的理論家、毛澤東思想的解釋者和宣傳者。
5
文化大革命期間,毛澤東被進一步神化了。人們把毛澤東放到無產階級革命導師行列的第一位
比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都高
有意識地把毛澤東說成是創造性地將馬克思主義發展到新的高峰。1967年,林彪熱情地歌頌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