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後漢演義    P 274


作者:蔡東藩
頁數:274 / 301
類別:古典小說

 

後漢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274,共301。
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頽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數語最關緊要,誰知後主他日,又用黃皓。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苟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此諸葛自述要語。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人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這表上陳,系在建興五年三月間,後主禪年已逾冠,立故車騎將軍張飛女為後,生男育女,年富力強;只是生性庸懦,未識大體,一切軍國重事,幸由諸葛丞相處理。諸葛既表請北伐,後王自然依從,當下催趲人馬,次第出發,振旅闐闐,伐鼓淵淵,由陽平關進兵,往駐漢中。寫得堂堂皇皇,不愧為北伐之師。小子有詩詠道:
三分鼎足早紆籌,受託討曹志更遒;


  
史筆煌煌稱北伐,紫陽書法足千秋。
蜀兵出駐漢中,當有探馬報達許昌。欲知魏主叡如何抵敵,且看下回說明。
欲承漢不得不伐魏,欲伐魏不得不和吳,諸葛公之所以出此者,全為時勢所迫,非真不欲報先主之恥也。為吳使則遣鄧芝,難吳使則命秦宓,折衝樽俎,用當其才,此尤為諸葛公之妙算。至若南征孟獲七縱七擒,蓋不如是不足以服蠻人之心。南蠻不服,終無由專心北伐耳。
然必如羅氏《演義》之荒誕成文,幾似諸葛公之具有神術,毋乃惑人?中國小說,往往談仙說怪,釀成近世義和團之亂;救國不足,病國有餘,羅氏其流亞也!《前出師表》一篇,內外兼顧,備極慇勤,錄此可見諸葛公之仗義,閲此益知諸葛公之效忠。
9十三回
 失街亭揮淚斬馬謖 返漢中授計戮王雙
卻說諸葛亮領兵伐魏,已出漢中,屯駐石馬城。魏主曹叡,甫經嗣位,改元太和,聞得蜀兵進攻,即欲親出禦敵。散騎常侍孫資,謂南鄭斜谷,險阻異常,不宜勞師進取,但命大將據守要害,自足震懾寇敵,靜鎮疆場,叡乃罷議。但進撫軍將軍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屯兵宛城,堵禦東西。
大將軍曹真,都督關右,專拒蜀兵。新城太守孟達,本來由蜀投魏,孟達降魏事,見
9十回
。與魏侍中桓階,將軍夏侯尚友善,尚階相繼病歿,達心不自安。事為諸葛亮所聞,囑中都護李嚴招達,達覆書如命;偏魏興太守申儀,與達有隙,時常偵伺,一聞達陰通蜀使,即報知曹叡,叡令司馬懿相機進討。
懿佯為慰解,暗中卻調動兵馬,潛赴新城。達得懿書,遲疑未決,因遣人訪問諸葛亮。亮令達趕緊加防,毋墮懿計。達尚覆書與亮道:「宛城距洛陽八百里,至新城且一千二百里,若司馬懿前來,亦當表聞魏主,往返須一月間事,達城池已固,自足拒懿,幸請放懷。」這書遞至石馬城,亮閲畢驚嘆道:「達必為司馬懿所擒了!」果然不到半月,便由達飛書乞援,內稱達舉事八日,懿兵即到城下,神速異常,請即發兵相救。亮又歎為無及,不得已派遣偏師,往援新城。兵方就道,孟達敗死的消息,便即傳到,亮乃將偏師調回,合力北向。行至南鄭,鎮北將軍魏延出迎,亮即使延為丞相司馬,統領前軍。
延獻議道:「魏令夏侯惇都督長安,楙系掯子,曾娶操女為妻,年少志驕,毫無謀略,延願得精兵五千,取道褒中,沿秦嶺東進,繞出子午谷,不過旬日,可到長安;楙聞延掩至,必不敢持久,棄城東走,丞相可從斜谷,進與延會合,併力一舉,咸陽以西,便可平定了。」計卻甚是。亮搖首道:「此計甚危,不如安從坦道,方保萬全。」延又說道:「丞相從大道進兵,彼必沿路防守,曠日持久,何時得取中原?」亮慨嘆道:「天若祚漢,何患不勝?」遂不從延計,延怏怏退出。
暗伏下文。亮佯言由斜谷取郿,卻使趙雲為鎮東將軍,鄧芝為揚武將軍,據住箕谷,作為疑兵;一面親率諸軍,進攻祁山,隊伍整齊,號令嚴肅。南安天水安定三郡,聞風請降。惟天水太守馬遵,正與參軍姜維,功曹梁緒等,案行屬縣,聞得蜀兵已至祁山,郡縣響應,料知無路可歸,擬往投上邽,維勸遵仍歸郡治,遵疑維有異志,夤夜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