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前漢演義    P 274


作者:蔡東藩
頁數:274 / 288
類別:古典小說

 

前漢演義

作者:蔡東藩
第274,共288。
尚書令唐林,看不過去,復疏稱丹罪甚微,受罰太重,中外人士,統說是宜復丹爵邑,使奉朝請,願陛下加恩師傅,俯洽眾心。哀帝乃復賜丹關內侯,食邑三百戶,特擢京兆尹朱博為大司空。從前朱博救免陳咸,義聲卓著。見八十九回。
咸起為大將軍長史,將博引入,為王鳳所特賞,委任櫟陽長安諸縣令,累遷冀州刺史,琅琊太守,專用權術駕馭吏民,相率畏服。嗣奉召為光祿大夫,遷授廷尉,博恐為屬吏所欺,故意召集屬吏,取出累年積案,意欲判斷,多與原判相符。屬吏見他明察,不敢相欺,隔了一年,得擢為後將軍,坐黨紅陽侯王立,免官歸裡。哀帝復征為光祿大夫,使任京兆尹。
適值傅氏用事,要想聯絡幾個廷臣,作為羽翼,遂由孔鄉侯傅晏,與博往來,結為知交,至師丹罷免,便引博為大司空。博平時專重私情,不務大體,此次與傅晏交好,也是這般行為,從此位置益高,聲名反減,居然變做傅家走狗了。一失足成千古恨!
傅太后既除去師丹,便要排斥孔光,因思孔光當日,曾請立中山王興為嗣,興已病死,興母馮昭儀尚存。從前為了當熊一事,留下慚恨,未曾報復,現已大權在手,不但內除孔丞相,還要外除馮昭儀。也是馮昭儀命數該終,一不加防,被他誣成逆案,致令一位著名賢妃,捨生就死,遺恨千秋。實是可惜!


  
原來中山王興,自增封食邑後,得病即亡。王妃馮氏,就是興舅宜鄉侯馮參女兒,生下二女,卻無子嗣。興乃另納衛姬,得產一男,取名箕子,承襲王封。箕子年幼喪父,並且多病,醫家號為肝厥症,不時發作,每發輒手足拘攣,指甲皆青,連嘴唇亦皆變色。
馮昭儀只此一孫,當然憐愛,因見他病根不斷,醫藥難痊,沒奈何禱祀神祇,希圖禳解。當熊俠婦,也要迷信鬼神,總之,不脫婦人性情。哀帝聞箕子有疾,特遣中郎謁者張由,帶同醫士,前往診治。既至中山,馮昭儀依禮接待,並不怠慢。


  
由素有瘋病,留居數日,見醫士調治未癒,不由得惹動愁煩,引起舊恙。喧呶了一兩天,竟命從人收拾行裝,匆匆回都,入朝覆命。哀帝問及箕子痊否,由答言未痊。惱動哀帝怒意,叱令退出。
另遣尚書責問,詰他何故速歸?由連碰釘子,倒將神志嚇清,瘋病好了一大半,暗想自己病得糊塗,無端遽返,若沒有回話手本,定要坐罪。事到其間,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可惡!乃即捏詞作答,只說中山王太后馮氏,私下囑令巫覡,咒詛皇上及傅太后,事關機密,所以匆匆回報。尚書得了口供,慌忙入宮告知。哀帝尚未着急,傅太后已怒不可遏,亟召御史丁玄入內,囑咐數語,叫他速往中山,盡法究辦。
丁玄是共皇后丁氏侄兒,與傅氏互相連結,奉命即往。一到中山,就將宮中吏役,以及馮氏子弟,拘繫獄中,統共得百餘人。由玄逐日提訊,好幾天不得頭緒,無從復奏。傅太后待了旬日,未見丁玄回音,再遣中謁者史立,與丞相長史大鴻臚丞,同往審訊。
史立星夜就道,馳至中山,先與丁玄晤談。丁玄因不得供詞,未免皺着眉頭,對立嘆息。立卻暗暗嘲笑,以為這般美差,可望封侯,乃丁玄如此沒用,讓我來占功勞,真是富貴逼人,非常僥倖。想到此處,躍躍欲試。
當日提齊案卷,升堂鞫訊,一班案中人犯,挨次聽審,平白地如何招供,自然一齊呼冤。立不分皂白,專用嚴刑拷訊,連斃數人,尚無供詞。立也覺為難,情急智生,竟令諸人一齊退下,獨將男巫劉吾提入,用了種種騙嚇手段,教他推到馮昭儀身上,供稱咒詛是實。劉吾竟為所賺,依言書供。
立得此供詞,再將馮昭儀女弟馮習,及寡弟婦君之,提到堂上,硬指她與馮昭儀通謀,馮習不禁怒起,開口罵立,立動了懊惱,喝令左右動刑,笞杖交下。一介弱婦,如何熬受得起,當堂斃命。史立殺有餘辜!立見馮習死去,也覺着忙,因習是馮昭儀妹子,比不得尋常吏役,處死無妨,當下命將君之返系獄中;想了多少時候,得着一計,遂去召入醫士徐遂成,與他密談一番,囑令承認。遂成是經張由帶去,未曾回京,此次受了史立囑託,便出作證人,依囑誣供道:「馮習與君之,曾對我密語云:『武帝有名醫修氏,醫好帝疾,賞賜不過二千萬。
今聞主上多病,汝在京想亦入治,就使治癒,也不得封侯,不如藥死主上,使中山王代為皇帝,汝定可得侯封了!』”立聽他說罷,佯作不信,經遂成指天誓日,決非虛誣。立越覺有詞可借,竟喚出馮昭儀,面加責問,馮昭儀怎肯誣服,自然與立對辯。立冷笑道:「從前挺身當熊,自甘拚死,勇敢何如?今日何這般膽怯呢!」馮昭儀聽了,方纔省悟,遂不屑與辯,憤然還宮。顧語左右道:“當熊乃前朝事,且是宮中語言,史立如何得曉?這定是內廷有人陷我!我知道了,一死便罷!」
語中已指傅太后。當即仰藥自盡。
史立已將馮昭儀等咒詛謀逆等情,謊詞奏報,有司即請誅馮昭儀。哀帝還覺不忍,只下詔廢為庶人,徙居雲陽宮,那知馮昭儀已死,史立第2次奏報,又復到來。哀帝以馮昭儀自盡,在未廢前,仍命用王太后禮安葬,一面召馮參入詣廷尉。參少通尚書,前為黃門郎,宿衛十餘年,嚴肅有威,就是王氏五侯,亦嘗見憚;後來以王舅封侯,得奉朝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