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周朝秘史    P 63


作者:余邵魚
頁數:63 / 192
類別:古典小說

 

周朝秘史

作者:余邵魚
第63,共192。
覊引公子至宅列坐,各敘往事,其趙衰、狐偃,皆拱手侍側。負覊之妻曰氏,聞重耳之聲,大如洪鐘,私從帝內窺之,見其眼目重瞳,儀容魁偉,又見其從者,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知其必然得國,乃私謂負覊曰:「晉公子賢人也!其從者亦屬豪傑,以眾傑扶一賢人,久後必能返國得志,若返國得志,則曹公今日不待之咎,誠屬難逃,子宜以重禮相待,可免久後之禍。」覊喜曰:「正合我意!」遂大排筵宴,以待重耳與其從者。酒至半酣,覊起告曰:「辱臨敝國,愧曹小邦,不能小駐車駕,聊具白壁一雙,黃金百標,粟麥五十斛,少供行李之助。」重耳答曰:「有勞大夫,何敢妄受?」負覊請之再三,趙衰告重耳曰:「承大夫厚賜,公子可取,以容再謝。」重耳拜受之而返壁。即日出曹,負覊遠送出城,重耳辭曰:「大夫請回!重耳返國,此恩決不敢負。」遂告辭而別。

後人有詩云:重耳周游不憚勞,出蒲避狄適于曹,曹襄聾鼓/耳輕英傑,衛文愚-慢俊豪。



  
受餒曾自介子肉,困饑行乞野夫郊。往來多有人難識,曾似覊妻眼力高。

重耳離曹,既與僖負覊相別,行不數日,車馬將至來國。

重耳問從者曰:「囊費將空,吾欲入城見宋公,以憩數年如何?」趙衰曰:「宋公雖異於曹侯、然國微土薄,恐不肯久留,臣聞來公之族名固者,與公子相識,為宋國右司馬,公子何不致書於固,問其可否?」重耳曰:「子余之言是也!」遂修書令人賫于公孫固,車馬停于驛舍。卻說公孫固得重耳之書,次日入朝,奏襄公曰:「晉公子重耳,出亡過宋,何不使人請入宋城,款之以禮。」襄公問于群臣,左司馬公孫目夷曰:「右司馬之言雖是,然宋小邦,不能久留,亦不可有慢,主公宜奉金帛,親自出城勞之,庶幾兩全其禮。」公曰:「子魚之言是也!」次日,宋公出城,來見重耳。

宋公曰:「公子遠遊,寡人本當延入敝城,奈邦微土薄,不足收納,謹備黃金百鎰,良馬二十乘,少壯行色之資,望公子笑而納之。」重耳問于從者,左趙衰、右狐偃皆曰:「承宋公厚賜,公子拜受其惠,待報可也!」重耳拜受,遂辭宋煥而去,宋公回城不提。

卻說重耳奔鄭,早有人報于鄭文公。公謂群臣曰:「晉重耳叛父而逃,列國不納,今至鄭國,吾捉之送於晉侯,以陷大國之利何如?」大夫叔詹進曰:「晉公子有三助,天既助之,豈可殺之!」文公曰:「何以見之外詹曰:」同姓為婚,其類不善,今重耳乃狐女所生,狐與姬同宗,而重耳多子,是一助也。晉自重耳逃出,國家不寧,豈非天意有在,待其返國而後安,是二助也。趙衰、狐偃皆當世英雄,重耳得而臣之,是三助也。


  

公子有此三助,焉可殺之?「文公不聽,曰:」重耳雖有三助,其父兄皆不能容,焉成大事?「遂令太子伯華,率甲士五百,伏于城下,待重耳入城而後擒之。伯華受命而出。 卻說重耳來至鄭城,將入見文公。趙衰曰:「鄭城狹小,豈足久淹,不如過鄭往齊,方可圖大事。」重耳遂不入城,昂昂然擁而過之。伯華在城上,見趙衰、狐偃輩皆有虎威,亦不敢追。重耳見鄭伯不理,車馬至齊。齊桓公令公子無虧出城迎接,既至,桓公與之宴,狐偃立於後,桓公問曰:「此子為誰?」 重耳對曰:「此吾舅氏狐偃是也!」公大悅,謂寧威等曰:「人言晉獻公有子九人,惟重耳出類。

今日觀之,語不虛傳,況其所從,皆勇而有禮之士。吾欲以宗女名美妹者妻之,汝等何如?」戚曰:「明公所處,無有不可?」桓謂重耳曰:「公子以亂出遊,倘不棄敝邑,願以宗女侍執巾櫛,不知盛意如何?」 趙衰進曰:「亡人得辱余愛,外連齊晉之好,內結骨肉之親,他日得志返國,皆荷盟主所賜也。」桓公曰:「子莫非晉大夫趙子余乎?」衰曰:「然。」桓公曰:「公子有臣如此,何憂晉位不至!」遂建大第于城中,將宗女嫁于重耳,賜舞女十數人,良馬二十乘,金幣彩帛一百抬。

重耳拜受就第,朝夕與姜氏飲宴,歌兒舞女,不絶管弦。重耳嘆曰:“人生快樂誰知其他?安居齊國,何必區區遠遊哉!」

一日,桓公有疾,召寧戚。易牙、賓胥無等入而謂曰:「寡人自得管仲謀謨,眾將齊力,九合諸侯,尊天子,攘夷狄,歷三十餘年,始成霸業,今日不幸,仲父與隰朋相繼而亡,寡人又將去世。汝等宜奉太子同位,務其勿替舊業,族立齊邦,寡人雖死,亦無恨矣!」群臣皆頓首受詔。又召太子昭近前,以錦囊小袋授之,且告曰:「他無所矚,但國家而有患,可拆此錦囊,便能保定。」太子再拜而受。是夕,桓公卒,年七十三歲。時,周襄王九年冬十一月乙亥也。潘淵讀史詩云:周室東遷綱紀亡,桓公九合眾朝王。

南征頑楚茅毛貢,西江山戎朔漠荒。

立衛存邢仁德著,攘夷尊夏義聲揚。

正而不譎聖人許,五霸之中業最強。

宋人有詩云:雖曰春秋無義戰,善於此者有齊桓,扶傾濟弱尊周室,免使民生左衽間。

史巨評曰:春秋亂世諸侯,皆以智力併吞。齊桓公能以貴而下賤,遂拔寧戚于村牧。寬而置怨,納管仲于俘囚。故能不動兵車,列國謹從。

雖其詐力仁義,-駁混用。仲尼亦曰:“正而不譎,使當世有能仗義尊王,免生民陷于夷狄者,舍齊桓吾誰歸哉!

況其知人善任,不念舊惡,專以德為綏服,又出五霸之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