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春秋列國志傳    P 124


作者:余邵魚
頁數:124 / 190
類別:古典小說

 

春秋列國志傳

作者:余邵魚
第124,共190。
吳王斬卻五人,自是無人敢諫,日夜遊玩六宮,及至一殿宮門閉而不出。王問嬪禦曰:「此殿何人所居?」嬪禦對曰:「此平王正富皇后伯贏之宮也!」王曰:「莫非無祥乎?」對曰:「然!」吳王素知伯蠃容貌,入宮之時,遍討不見,及游此宮,遂令左右打入宮門,搜出伯嬴。伯蠃出而問之曰:「爾等何人?安毀吾宮!」左右曰:「吾乃吳王駕前武土也!」伯嬴遂出見吳王,吳王欲處其官,伯嬴怒罵曰:「吾聞天子為天下之表,諸侯為一國之儀,天子失制則天下亂,諸侯失制則其國亡。夫婦固人道之始也,今汝覆人家國,便欲陷人妻室,既失儀表,匹夫不若,焉得為大國諸侯?敢有入吾宮者必仗劍斬之!」遂推閉宮門,吳王慚愧而出,退于別宮。

劉向頌伯贏曰:



  
闔廬勝楚,入其宮室,盡辱後宮,莫不戰憟。

俾嬴自恃,堅固專一,君子美之,以為有節。

吳王自此樂游忘返,伍員自思,欲報楚怨,吳王並不提平王之事。員泣訴吳王曰:「臣之逃宋過鄭者,皆為父兄之仇,今荷大王威福,五戰入郢,楚王遠遁,臣仇未報,臣料父兄之靈,必不自慰。」吳王曰:“平王已死,無忌亦斷棺斬首矣!

明輔尚欲何為?”員曰:「平王雖死,臣恨未消,乞大王許臣挖其塚墓,開棺斬首,方可少慰。」吳王許之。

子胥即引本部精兵,遍踏豹龍山,不見乎王之墓,子胥大怒,下令曉諭郢都百姓,限三日內,有能指引平王塚處者賞,三日不首,盡屠合城人民。過三日,百姓並無來首者。子胥大怒,將屠荊州百姓,忽報西門外有一老叟扶杖來謁子胥,召而問曰:「子何見吾?”老叟曰:「吾乃荊州城外野人,今聞明輔將屠全城人民,特來請問其故?」子胥曰:「吾乃楚之世家,與荊州百姓為親姻婚友,今抱大仇在身,令其指引平王之塚,三日內並無出首者,吾所以恨之也!」老叟曰:「將軍必欲見平王之塚如何?」子胥曰:「吾將挖其塚而斬其首,以消吾恨!」叟曰:「將軍差矣!吾聞君子不念舊怨,平王雖無道,將軍之祖父,皆北面稱臣,今既滅其宗族,覆其邦家,怨仇已報,冤恨已消,何必見咎于死者,而盡屠全城乎?」子胥叱曰:「平王棄子廢妻,殺忠聽佞,以致滅吾宗族,吾恨不能斫其屍,以伸此恨!汝乃村野之夫,焉敢相阻?」老叟曰:「吾特來試明輔之意如何耳。」子胥聞之,便降階長揖曰:「丈人念員乃負屈之徒,萬乞指示,沒世不忘!」叟曰:“王初死之時,恐明輔在吳借兵復仇,故將其棺沉于城東蓼台湖內,將軍必欲得之,須向此湖搜索,方可見也!」



  
子胥即引兵至湖口,見湖水茫茫,不知所向,乃命數百人尋其鎮所,搬起棺槨,子胥即令毀之,其中並無屍骸,但錦衣所裹一棺銅鐵而已。子胥以老叟之言為誣,叟曰:「此棺有二層,上設銅鐵,以疑後人,下層乃是平王之真屍耳!」子胥乃令搜棺下層,拽其屍視之,乃楚平王之真屍也!子胥一見平王之屍,怨氣衝天,手持九節銅鞭,踏于平王屍上,左足踐其腹,右手抉其目,即令左右取其屍,重鞭三百,悉毀其衣衾,棺木棄于原野。唐人胡曾先生詩曰:野田極目革茫茫,吳楚交兵兩岸旁,誰料伍員入郢後,大開陵寢撻平王。

又五言詩云:

棄疾昔為君,傷殘是不仁。

妒臣求美玉,殺直寵阿臣。

愛地侵侯國,貪淫奪子親。

鞭屍當受辱,天使報前因。

子胥既撻平王之屍,問老叟曰:「子何以知平王葬處及其棺槨之詳?」叟曰:「吾非他人,乃石家之匠工耳!平王令吾為匠,五十餘人砌造假塚,恐吾等泄漏,工成之後,將吾等盡殺于塚,吾之子弟亦被其禍,獨老夫私逃得免,今日此報,亦為吾子弟少申其恨耳!」子胥今取金帛酬謝而去。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八回

 申包胃號哭求救 伍子胥和楚班師

話說申包管匿于城外民家,聞伍員鞭屍抉兩目,使人謂員曰:「臣之於君豈可恥辱至此!」員對使者曰:「為我善謝申君,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也!」使者歸以子胥之言告包胥。包胥知員不肯東遊,必欲滅楚,遂西投秦國求救。既見哀公曰:「吳為封豕長蛇,久欲薦食上國,故先伐我楚國,寡君失守社稷,逃在草莽之中,使臣下告急,萬乞大王念秦楚之舊,代為興兵解厄。」秦哀公曰:「楚王無道,殄滅人倫,吳若不伐,別國亦將加征,吾何為助亂?」包胥曰:“吳人貪得無厭,楚與秦界相連,今楚遭傷而秦不救,楚亡秦安得獨保無患乎?

願大王思之,救楚之兵不專為楚,是亦秦國境界之利也!”哀公曰:「大夫姑就館驛安下,容孤與群臣商之。」包管對曰:「寡君已在草莽,未得所安,下臣何敢居館,亦且救兵如救火,寡君望大王之兵,如大旱望雲霄,焉得久待?」申包胥請命至急,哀公終不肯許。於是,包胥乃不脫衣冠,立於秦庭,晝夜號哭不絶,七日七夜,勺漿不入于口。哀公憫之曰:「楚國有臣如此,吳人不知天道,何可滅也!」乃為賦詩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賦罷,乃親慰包胥曰:「大夫不必痛楚,寡人代汝興兵矣!」申包胥聞哀公命,九頓首而出。哀公即日命子滿為先鋒,子虎率中軍,姬輦為元帥,大起秦兵五萬,從武關而出。胡曾先生有詩云:楚國君臣草莽間,吳王戈甲未曾閒,包胥不動咸陽哭,爭得秦兵出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