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東渡記    P 38


作者:方汝浩
頁數:38 / 240
類別:古典小說

 

東渡記

作者:方汝浩
第38,共240。
本智此時已回園與本慧三人方便,瞞過梵師。只有新園被公子帶到園中。他想有何面目見師父,把身一抖,騰空一路煙飛星馳去了。公子見沒有對證,不如不言,只得飲忍氣回衙。

後有誇眾道徒弄法虛幻真乃妙術七言八句:



  
道有法兮真玄幻,人有靈兮神萬變。

化羊跨鶴太史慈,籠鵝吐婦稱陽羡。

長房騎竹化條龍,隱娘神劍飛雙燕。

莊周夢蝶莫言虛,雙鳧化履人曾見。

按下梵志與徒弟在園中,只候左相一會,也知眾徒生事,賽新園逃走,進退正在無計。卻遇著東印度天氣亢旱,人民望雨。一日,國王坐殿,執事官奏王,國中無雨。王問:「無雨當作何事?」左相奏道:「當竭誠祈禱。」王曰:「祈禱上在予,下在各臣修省。」左相奏道:「我王固要修省,還須着令僧道祈禳。」執事官道:「近日國中僧道有道行的少,往年旱澇,畢竟是我王虔誠,祈求得雨。」王曰:「一面予自修省,一面出令,不拘遠近僧道,會祈禱的,令來求雨。」當下執事官朝散,寫一張榜文,令有遠近不論僧道,能祈求雨澤的,準來祈禱。榜文張掛,卻好巫師見了,到園與梵師說知。梵志大喜道:「大頭腦檀越,可相會也。」乃令巫師揭下榜文,傳入王內,執事官乃喚巫師,問其來歷,合用壇場器物。


  

巫師道:「俱各不用,只求我王,誠心朝天叩拜,焚一炷香,大雨隨到。」執事官聽得說道:「往日祈禱雨澤,僧人道士設壇行法,這個道人如何俱不用?」一時傳到國城內外,都來看道人祈雨。公子卻也到園中,看梵志師徒如何祈禱。只見巫師手執楊枝,口裡唸著經咒,從園門出去,遍走國城裡外街坊,頃刻雲霾蔽日,大雨淋漓。

那雨隨着巫師大下一日一夜。人民哪個不稱好道人。國王大喜。因此,公子在左相面前舉薦道:「趙一品薦來道家,果是道行不凡。」左相聽說,乃到園中相會梵志,請到衙內,大設齋供款待。因講些修煉丹汞工夫,說些保和性命的道理。原來這梵志是個旁門外道,口能講得天花亂墜,哪裡有半分道行,專靠着些障眼幻法,引動到處人心。這左相只聽得他講的合道,遂留他衙內,終日談論。

後有譏外道惑人五言四句。詩曰:

道原不可道,講論何所稽。

只因愚不悟,多被外旁欺。

按下梵志在左相衙終日談論內外事理不提。且說海島玄隱道士丹鼎已成,將證真仙,偶出洞門觀看,見白鶴形孤,青鸞影絶,乃想起道童久逃在外,心裡卻也知他誤入旁門,乃又憐他邪迷歸路。把慧眼一觀,嘆道:「這劣徒,原來在東印度國。我若不度他回島,豈不叫他入了邪宗?」乃將仙丹一粒,先度了白鶴,只見白鶴得丹,抖一抖羽毛,一翅直入雲端,頃刻把青鸞引歸。

玄隱正欲跨鶴來尋道童,只見毫光朗耀,一個童子從蓬萊仙境處來,坐于松蔭之下。玄隱道士看那童子,年紀不過十六七歲,頭輓着個小髻兒,身穿件百衲衣,項上掛一串纓絡,只疑是道童歸來,近前卻不是。乃問:「童子,何方來的?」童子便答道:「何方來的。」玄隱把慧眼一看,隨稽首道:「童子往何方去?」童子便答道:「往何方去。」玄隱也不問,卻把青鸞喚過來,道:「童子,我小道知你東方去,順便青鸞奉騎。只是一事敢求。小徒道童得度,乞度他回島,料童子慈悲,定然不拒。」童子只聽了一聲「慈悲」二字,也不問,也不辭,跨上青鸞,向東而去。

玄隱依舊洞中高臥。

這童子跨鸞直到東印度國中,遊行間裡,乞化齋供,昂昂氣象,不同塵俗,行路如飛。人問他姓名,答道:「與汝同姓。」人問他:「你行何急。」答道:「你行何慢。」人見他語言隨口而答,必要問他名姓。童子道:「何必苦苦詢名問姓?只我這纓絡,便是名姓。」人遂稱叫做「纓絡童子」。一日,梵志同着本智閒遊城中,童子見了本智,笑道:「這道童迷痴在腹,怎怪他忘卻舊境?」乃將手把本智腦後一打,說道:「玄隱道士尋汝。」本智聽了,陡然喚醒,道:「呀!我如何忘卻海島,只管浪游在此?」也不問童子來歷,把眼望空一看,只見一隻青鸞從天飛下,本智即跨上青鸞,飛騰霄漢,望海島而去。梵志見本智跨鸞飛去,知是日前光景,隨手路旁取樹葉化鸞,叫本定變做本智,依舊去趕。哪知纓絡神通廣大,把手一指,那海洋即現出一座海島,也有一個本智,跨只青鸞。真假渾攪海島空中。

本定眼看海島在前,越奔越遠。梵志見本定去久不回,心內疑惑,把幻法收來,只指望本定與假鸞飛回,哪知本定被假樹葉墜地,化作南柯一夢,脫胎換骨,又入了別姓人家去也。梵志見本定不回,悶悶不樂,回到左衙與巫師、本慧商議,說道:「新園走了,本智、本定無蹤,左相道心未見堅固,如今不如遠去名山,再作修行之計。」巫師道:「弟子祈了一場雨澤,功德及民,難道國王不加獎賞?」師徒正議,只見左相出得朝來,與梵志說:「國王要喚祈雨道人,想必有執事官來宣你。」梵志聽得,忖道:「除非這個施主,方纔算大。」果然執事官到了左衙,傳國王令旨,着梵志進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