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說唐後傳    P 18


作者:佚名
頁數:18 / 154
類別:古典小說

 

說唐後傳

作者:佚名
第18,共154。
蘇麟把刀架在旁首,馬打交鋒過去,絲繮兜轉回來,蘇麟迴首一刀,望懷玉頂樑上砍下來,懷玉把紫金槍攔在一邊,二人殺得九合,不分勝敗。正是:棋逢敵手無高下,將遇良材一樣能。

正戰個平交,這蘇麟手中刀,上使雪花蟠頂,下砍龍虎相爭,左邊風雲齊起,右邊獨角成龍。那一刀劈開雲霧漫,這一刀堵下鬼神驚,跨馬刀刀光閃電,連三刀刀耀飛雲。好刀法!懷玉那裡懼你,把手中槍緊一緊梅花片片,串一串槍法齊生,慢一慢槍光蔽日,案一案天地皆驚。好槍法,二人不分高下,大戰教場,我且不表。



  
還有那羅公子不到,他被羅安設個暗房之計,阻在房中,到底年紀還輕,不知細情,還在房中睡着。那個羅通公子在床榻上番身轉來,望外一看,原來烏黑赤暗如此,說:「這也奇了,為什麼今夜覺得這等夜長?睡了七八覺,還未天明,不免再睡一覺。”羅通安心熟睡,只聽遠遠鼓炮之聲,有那些百姓在羅府門前經過說:「哥哥慢走,兄弟與你同去看比武。」羅通睡夢中聽得仔細,連忙床上坐起身來,聽一聽看,只聽隱隱戰鼓發似雷聲,急得羅通心慌意亂,說:「不好了,為何半夜就在那裡比武,我還困懵懵在此睡覺,只怕此刻元帥必然定下了。」連忙穿了大紅褌褲,披了白綾跨馬衣,統了一雙烏緞靴,走到門首,把閂落下,扳一扳房門,外面卻被羅安鎖在那裡,動也不動。羅通着了忙,雙手用力一扯,括喇一聲響,把一扇房門連上下門楹多扳脫了。望旁首一撩跨出門來,說:「阿唷!完了。日頭正午時了。」那曉他們設此暗房之計,多用這些被單氈裘,衣服布絹,把那些門縫窗欞,多閉塞滿了。所以烏暗不透亮光的。這番氣得羅通面上變色,說:「好阿!你們這班狗頭,少不得死在後面。」說了一句,望外面走了。

牽過一騎小白龍駒,跨上雕鞍,把銀纓梅花槍拿在手中,好看得緊,也不包巾扎額,禿了這個頭,也不洗臉,出了兩扇大門,催開坐下馬,竟望教場中去了。羅安進內稟道:「夫人,公子爺去了。」竇氏夫人說:“羅門不幸,生了這樣畜生;不從母訓,身喪外邦,由他去罷。」

不表羅府之言,單講羅通來到教場中,見秦懷玉勝了蘇麟,正在那裡要掛帥印。羅通大叫:「秦家哥哥,留下元帥來與小弟做罷。」程咬金在台上一看,原來是羅通,說:「這小畜生又知道了。」秦懷玉笑道:「兄弟,為兄年長,應該為帥;你尚年輕,曉得什麼來。」羅通道:「哥哥,兄弟雖則年紀輕,槍法比你利害些,就是點三軍,分隊伍,掌兵權,用兵之法,兄弟皆通,自然讓我為帥。」秦懷玉說:「不必逞能,放馬過來,當場與你比武,勝得為兄的槍就讓你。」羅通攢竹梅花槍,緊一緊,直取懷玉,懷玉手中槍急架相還,二人戰了四合,秦懷玉槍法雖精,到底還遜羅家槍幾分,只得開口叫聲:「兄弟讓了你罷。」羅通大悅,說:「諸位哥哥們,有不服者快來比武。



  
若無人出馬,小弟就要掛帥印了。」連叫數聲,無人答應。羅通上前叫聲:「老伯父,小侄要掛帥印。」程咬金說:「你看看自己身上,衣服不曾整齊,像什麼樣,須要結束裝扮,好掛帥印。

家將過來,取衣冠與公子爺裝束。」那家將答應,忙與羅公子通身打扮好了,就在當場掛帥印。殿下李治親遞三杯禦酒,說道:「禦弟,領兵前去,一路上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救了父王龍駕回來,得勝班師,其功非小。」羅通謝恩。

這一首程咬金說:「殿下千歲,救兵如救火。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教場點起人馬,連日連夜走往番邦,救陛下龍駕要緊。」殿下道:「老王伯,這個自然。」李治上殿下就降旨意,這些各府公子爺回家,多要整備盔甲。

魏徵保住殿下,回到金鑾殿不必表。

單表羅通威威武武,回到家中,下了雕鞍,進入中堂說道:「母親,孩兒奪了元帥,明日就掌兵權,要起大隊人馬前去破虜平番了。”夫人大怒說:「呔!好不孝的畜生,做娘昨日怎麼樣對你說,你全然不聽做娘的教訓,必要前去奪什麼元帥,稱什麼英雄。自古說強中更有強中手,北番那些番狗,多是能征慣戰,你年輕力小,幹得什麼事!我且問你,你祖父、父親,為甚而死的?」羅通說:「阿呀!孩兒年幼,未知我祖父父親怎樣死的。」夫人大哭,叫聲:「我兒,你祖父、父親這樣英雄,多死於非命,也是為國捐軀的。」羅通大哭說道:“母親,我祖父、父親死在何人之手,遭甚慘亡?」

夫人大哭道:「阿呀,我兒!你若不領兵前去,做娘對你說明,後來好泄此恨;若要前去破關救駕,只恐畫龍不成,反類其犬,為娘到也難對你說明。」

羅通說:「阿呀,母親又來了。為人子者理當與父報仇,母親說與孩兒知道,此番領兵前去,先報父仇,後去救駕。」夫人說:「兒阿,你既肯與父報仇,不消問我。」羅通道:「母親叫孩兒問那一個?」竇氏說:「你明日興兵往北番,須問魯國公程老伯父,就知明白。

報仇不報仇也由你。」羅通說:「母親,孩兒問了程伯父,不取仇人首級前來見母親,也算孩兒真不孝了。」其夜羅通心中納悶。到五更大,有各府公子爺,多是戎裝披掛,結束齊整,齊到教場中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