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徐霞客遊記    P 72


作者:徐宏祖
頁數:72 / 338
類別:古典散文

 

徐霞客遊記

作者:徐宏祖
第72,共338。
先由石田涉石池,池兩崖石峽如門,池水滿浸其中,涉者水亦逾膝,然其下皆石底平整,四旁俱無寸土。入峽門,有大石橫其隘。透隘入,復得平洞,寬平廣博。其北有飛石平鋪,若樓閣然,有隙下窺,則石薄如板,其下復穹然成洞,水從下層奔注而入,即前爛泥諸河之上流也。洞中產石,圓如彈丸,而凹面有蝟同「蝟」紋,「楊梅」之名以此。然其色本黃白,說者謂自洞中水底視,皆殷紫,此附會也。

〔此洞所入水,即岩外四山,窪注地中者。此塢東為簫韶峰,西即斜岩,南為聖殿西嶺,北為馬蹄石,皆廓高裡降,有同釜底,四面水俱潛注,第不見所入隙耳。〕出洞,已薄暮,燒枝炙衣,炊粥而食,遂臥岩中。終夜瀑聲、雨聲,雜不能辨,詰朝起視,則陰雨霏霏也。



  
此岩之瀑,非若他處懸崖瀉峽而下,俱從覆石之底,懸穿竇下注,若漏卮漏斗然。其懸于北岩上洞之前者,二瀑皆然而最大;其懸于右岩窪洞之上者,一瀑而有數竅,較之左瀑雖小,內有出自懸石之端者一,出於石底之竇而斜噴者二,此又最奇也。

二十五日靜坐岩中,寒甚。閒則觀瀑,寒則煨枝,饑則炊粥,以是為竟日程。

二十六日雨仍不止。下午,持蓋往聖殿,仍由來路北逾嶺,稍東,轉出簫韶峰之北。蓋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兩歧,北盡即為舜陵矣。陵前數峰環繞,正中者上岐而為三,稍左者頂有石獨聳。

廟中僧指上岐者娥皇峰,獨聳者為女英峰,恐未必然。

蓋此中古祠今殿,峰岫不一,不止於九,而九峰之名,土人亦莫能辨之矣。陵有二大樹夾道,若為雙闕然,其大俱四人圍,廟僧呼為「珠樹」,而不識其字雲。結子大如指,去殼可食,謂其既枯而復榮,未必然也。

兩旁桫本甚巨,中亦有大四圍者,尋丈而上,即分岐高聳。由二珠樹中入,有屋三楹,再上一楹。上楹額雲「舞干遺化」,有虞帝牌位。下三楹額雲「虞帝寢殿」,列五六碑,俱世廟、神廟二朝之間者,無古蹟也。二室俱敝而隘,殊為不稱。問窆biǎn宮落葬之地何在?

帝原與何侯飛昇而去,向無其處也。


  

因遍觀其碑,乃詩與祝詞,惟慈谿顏鯨。嘉靖間學道。一碑已斷,言此地即古三苗地,帝之南巡蒼梧,此心即「舞干羽」之心。

若謂地在四岳之外,帝以髦期之年,不當有此遠遊,是不知大聖至公無間之心者也。蓋中國諸侯,悉就四岳朝見,而南蠻荒遠,故不憚以身過化。其說似為可取。李中溪元陽引《山海經》,謂帝舜煉丹于紫霞洞,白日上升。

《三洞錄》謂帝舜禪位後,煉丹于此。後儒者不欲有其事,謂帝崩于蒼梧之野;而道者謂其在九疑中峰。夫聖人之初,原無三赦之名,聖而至于神,上天下地,乃其餘事。及執儒者,三見而辨其事,不亦固哉。後其侄李恆顏宰寧遠,跋其後,引《藝文志》載蔡邕謂舜在九疑解體而升。書曰:「陟方乃死。」韓愈曰:「陟,升也,謂升天也。」

《零陵郡忠》載道家書,謂帝厭治天下,修道九疑,後遂仙雲。寧遠野史《何侯記》載,負元君家九疑,修煉丹藥功成,帝舜狩止其家。帝既升遐,負元君亦于七月七日昇去。是茲地乃舜鼎湖,非陵寢也。且言蒼梧在九疑南二百里,即崩蒼梧,葬九疑亦無可疑者。唐元次山之說似未必然,其說種種姑存之。惟寢殿前除露立一碑甚鉅,余意此必古碑,冒雨趨視之,乃此山昔為瑤人所據,當道剿而招撫之者。其右即為官廨,亦頽敝將傾,內有一碑已碎,而用木匡其四旁。亟讀之,乃道州九疑山《永福禪寺記》,淳熙七年庚子公元1180年道州司法參軍長樂鄭舜卿撰,知湖、梧州軍州事河內向子廓書。書乃八分體,遒逸殊甚。即聖殿古碑,從永福移出者,然與陵殿無與,不過好事者惜其字畫之妙,而移存之耳。然此廨將圮,不幾為永福之續耶?

舜卿碑中有云:「余去年秋從山間謁虞帝祠,求何侯之丹井、鄭安期之鐵臼,訪成武丁于石樓,張正禮于娥皇,與萼綠華之妙想之故跡,乃了無所寄目,留永福寺齊雲閣二日,桂林、萬歲諸峰四顧如指,主僧意超方大興工作,余命其堂曰徹堂。」

廨後有室三楹,中置西方聖人,兩頭各一僧棲焉,亦荒落之甚。乃冒雨返斜岩,濯足炙衣,晚餐而臥。

二十七日雨色已止,而濃雲稍開。亟飯,逾馬蹄石嶺,三里,抵玉琯岩之南,覓所期劉姓瑤人,欲為三分石之行。

而其人以雲霧未盡,未可遠行,已往他所矣。復期以明日。其人雖不在,而同居一人于山中甚熟,惜患瘡不能為導,為余言:玉琯乃何侯故居,古舜祠所在,其東南山上為煉丹觀故址。

《志》言在舜廟北簫韶、杞林之間,中有石臼,松穿臼而生,枝柯拳曲如龍。

余遍詢莫知其處,想鄭舜卿所云訪鄭安期之鐵臼,豈即此耶?

然宋時已不可征矣。

《志》又引《太平廣記》,魯妙典為九疑女冠,麓林道士授《太洞黃庭經》,入山十年,白日昇天,而山中亦無知者。九疑洞之西,地名有魯觀,亦無餘跡。舜卿碑所云玉妙,想豈即其人耶?舜卿《永福碑》又云:「訪成武丁于名樓。」樓亦無征矣。飛龍洞又名仙樓岩,豈即石樓之謂耶?

不然,何以又有此鎸也?由此東行五十里,有三石參天,水分三處,俗呼為舜公石,即三分石也。

〔路已湮。〕由此南行三十里,有孤崖如髻,盤突山頂,欲呼為舜婆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