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靈魂甘泉,自由閱讀廣場

帳號    


池北偶談    P 34


作者:王士禎
頁數:34 / 140
類別:風土人文

 

池北偶談

作者:王士禎
第34,共140。
奉聖夫人客氏弟光先,介所知以名馬貽先生,以家貧不能具芻茭辭;光先再致養馬之需,以病軀不能乘辭。

先生常語門人曰:「讀有字底書,要識無字底理。」又曰:「予五十年始識得一貧字。」嘗有詩云:「為人百歲只為子,學道終身總學貧;定力原從貧處得,猿啼鬼嘯也成鄰。」



  
先生家祭儀注略云:晨起櫛沐後,入祠三揖。自入小學,便不可廢。朔望日,焚香拜。元旦昧爽設祭,四拜。四仲月,用分至日,各設祭,行四拜禮,子孫供職事。凡佳辰令節,寒食寒衣,皆拜,設時食。忌日設食,拜,子孫素食,不享客。有事出門,焚香拜。歸亦如之。吉慶事,卜期設祭。兒女婚姻,焚香以告。生辰彌月,設食以獻。新婦廟見,設祭,主婦率之行禮。凡祭,婦人另行禮,各如儀。

先生嘗題壁云:「人生最繫戀者過去,最冀望者未來,最悠忽者見在。夫過去已成逝水,勿容系也。未來茫如捕風,勿容冀也。獨此見在之頃,或窮或通,時行時止,自有當然之道,應盡之心。乃悠悠忽忽,姑俟異日,諉責他人,歲月虛擲,良可浩嘆!」

先生孝友堂家規云:「邇來士大夫絶不講家規身范,故子孫鮮克由禮,不旋踵而辱身喪家者多矣。祖父不能對子孫,子孫不能對祖父,皆其身多慚德者也。家中之老老幼幼,夫夫婦婦,各無慚德,此便是羲皇世界。孝友為政,政孰有大焉者乎?」

先生前後廬墓六年,常言少年妄意功名,自雙親見背後,哀痛窮苦中,認取本來面目,覺向來氣質之偏。

先生嘗言:「七十歲工夫,較六十而密。八十歲工夫,較七十而密。九十歲工夫,較八十而密。」湯孔伯斌云:「先生之學以慎獨為宗,以體認天理為要,以日用倫常為實際。」康熙甲辰,先生以大難錄一事,牽連北上,途中語門人曰:「憂患恐懼,最怕有所。一有所,則我心無主。古來忠臣孝子,義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張。學者正在此處着力。」先生病革時語學者云:「近得一語,實為要訣,但未敢拈以示人。許平仲能化老僧還俗,此語通徹,天德王道,一齊了貫。」

◎蘇門三賢



  
張果中,字于度,容城人。少從學于江村鹿公善繼,崇禎中殉難,贈大理寺卿,左浮丘、魏廓園罹禍被逮,皆主其家。牧齋贈以詩,所謂「夕陽亭下頻留客,廣柳車中每貯人」是也。後從孫征君入蘇門,高蹈遠隱,卒葬夏峰村北原,征君為之傳。彭了凡,蠡縣人,舊為諸生,甲申後游河朔,依征君以居。土人授粟不受,竟坐死嘯台旁。征君題之曰「餓夫墓」。理鬯和,字寒石,西華人,本姓李,恥與闖逆同姓,改今姓。有詩文若干卷,亂後散軼。征君嘗貽書西華左令,恤其老母幼孫,稱為魯連後一人。予嘗作蘇門三賢詩云。

◎王董兩烈婦

王貞烈孔氏,河南儀封人,進士貞壇女,適諸生王碧壺。碧壺,肅敏公七世孫也。乙巳七月,夫死,自縊以殉。死三日,父母往哭之,目忽開,移時而瞑。董烈婦孫氏,山東福山人,歸萊陽董樵子道廣,道廣死,亦自縊,將死,語其弟曰:「歸語父母,勿悲我。父母劬勞,無以為報,是所以報耳。」貞壇,先兄門人

◎刁蒙吉

刁蒙吉先生,祁州人,天啟丁卯舉人,隱居講學。曾見其《潛室札記》二卷,錄二條于左。

為蓋世豪傑易,為慊心聖賢難。

《易》言趨吉避凶,蓋言趨正避邪也。若認作趨福避禍,便誤。

◎左翼宸

左翼宸先生光圖,應州人。少失愛於繼母薄氏,以孝聞。後舉孝廉,為嵩縣令。闖賊寇其境,竭力拒守,城陷被執,將殺之。薄以身蔽先生,泣曰:「我,繼母也,兒事我孝,願以身代孝兒。」賊感而釋之。居鄉一介不取,冬常單衣。有老蒼頭世寶者,制絮衣以進,曰:「主人義不他受,此衣寶力所營,願主人安之。」竟力卻不受。所著有《知非集》。

◎范呂二公

範文忠公夢章景文甲申絶筆云:「坐臥小樓,竟亦難耐,故此決絶。」萬曆中,文忠為東昌府推官,時雒陽呂忠節公維祺為兗州府推官,後同入為吏部郎。天啟甲子乙丑間,同以忤歸。崇禎中,又相繼為南京參贊兵部尚書。文忠撰《忠節太翁墓誌》,謂「予與介孺生平、行徑、臭味,無一不同」。卒皆以大節著。呂公子兆琳,字敬芝,順治己亥進士;官御史,與予善。孫:履恆,康熙甲戌進士;謙恆,癸酉舉人。

◎長白先生

元張慎與,名臨,讀書長白山中,淹貫經史,生徒千里負笈。屢征不起,學者稱長白先生。元明善《完顏令去思記》云:「與齊處士張臨善。」楊廉夫撰《鮑孝子志》,又載先生至元間,由丘園官至祭酒。狀元張夢臣、中丞張樸、大參張誠等,皆先生門人。又鄒平縣北地名河溝,有先生為其父阡表,中自雲「為司業,貳上庠,僅半載」,與廉夫言相近。元太史與先生同時,記稱處士,不知何謂?今長白山五龍池上有三賢祠,祀伏生、範文正公及先生也。嘉靖中,鄒平丞朱仲恩夢一丈夫,冠服樸異,不類時人,自稱予有名無爵,世所稱長白先生者,乃太學生張松遠祖也。松嘗記其事,侄孫中丞仁軒公一元、曾孫尚書華東公延登,建先生祠于縣東七里,尚書為之記。

◎丘方山